颈夹脊穴位注射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疗效及其ET、CGRP的影响

时间:2022-10-06 10:38:11

颈夹脊穴位注射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疗效及其ET、CGRP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位注射对缺血性中风患者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将7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取颈夹脊穴位注射和针刺治疗,对照组只采用针刺治疗,2周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治疗2个疗程、4个疗程后检测ET、CGRP的变化,并于4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颈夹脊穴位注射在降低ET的同时,可显著升高CGRP的含量;治疗组愈显率为88.6%,对照组为6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主题词]水针;脑缺血/穴位疗法;脑缺血/血液;内皮素类/血液;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液

文章编号:0255 2930(2007)02-0093-03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A

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对血液循环调节作用完全相反的两种血管物质,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以及某些器官组织中,与缺血性中风关系密切,能反映血管内皮损伤的程度,判断病情的预后。本研究观察了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颈夹脊对缺血性中风患者ET、CGRP的影响,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均为2005年11月一2006年4月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住院部和门诊病人。按入院先后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中男24例,女11例;平均年龄(63.69±11.46)岁;病程最短0.5个月,最长12个月,平均(4.59±3.16)月。对照组中男23例,女12例;平均年龄(64.00±10.47)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2个月,平均(4.96±3.03)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修订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由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并经头颅CT或者MRI证实为缺血性中风(脑梗死)。

1.3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在40岁以上、75岁以下者。

1.4排除标准

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妊娠或哺乳期的患者;针刺有不良反应或不愿接受针灸治疗;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1)穴位注射:选C5、C6夹脊穴,用5mL注射器抽取复方当归注射液(成分:当归、川芎、红花,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mL加入5%葡萄糖溶液3 mL,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直刺人穴位40 mm,回抽无血,缓缓推入药液,每穴1mL。

(2)针刺:采用国内公认的针刺方法,以患侧阳明经穴为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取肩髑、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丰隆、悬钟、昆仑、太冲。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0.30 mm×40 mm华佗牌一次性无菌毫针(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直刺进针约25~40 mm左右,得气后,每穴行平补平泻之提插捻转手法,留针30分钟,期间每10分钟行针1次。

2.2对照组

单纯针刺治疗,针具、选穴及操作方法同治疗组。

2.3疗程

穴位注射隔日1次,针刺每日1次,2周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共观察4个疗程。

3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改良爱丁堡加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标准,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恶化:功能缺损评分无减少或增多18%以上。

3.2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4个疗程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浆ET、CGRP含量的变化情况。

所有受检者取空腹静脉血4 mL,注入含1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0 μL和抑肽酶40μL试管中,离心10分钟(3 000 r/min),分离血浆于-20℃冰箱内保存待测。治疗2个疗程、4个疗程后再次取静脉血复查,方法同前。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ET和CGRP含量,药盒由总医院东亚免疫所提供,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检测。

3.3统计学方法

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

3.4 结果

(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经X2分析,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2)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4个疗程后ET、CGRP水平比较见表2。

由表2可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患者血浆ET、CGRP水平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4个疗程后血浆ET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CGRP的含量均较前升高,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患者ET、CGRP含量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穴位注射颈夹脊对ET、CGRP的改善有良好的作用。

4讨论

4.1 选穴依据

从经络理论来看,“督脉之别,名日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膀胱足太阳之脉……挟脊抵腰中”,说明督脉之别和膀胱经皆挟脊而行,而夹脊穴则位居二经之中,针之可通达二经经气,令全身气血流通,阴阳调和,而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又颈部夹脊靠近脑部,针之可疏导脑部经气。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颈夹脊穴深部有椎动脉,脊柱两侧有脊神经后支平行伴行,尽管此神经后支穿皮下处有高于或低于夹脊穴水平者,但神经纤维所支配的范围覆盖了穴区部位。颈夹脊穴促进椎一基底动脉系统血液循环,改善脑血流速度。同时由于脑干静脉和动脉伴行,所以静脉回流也同时加速,脑水循环也会加速,因而也会减轻脑水回流受阻造成的脑积水、颅内压增高症等。由此可以看出,颈夹脊穴对于脑血管的侧支循环的形成、病灶的修复、复活处于缺血缺氧麻痹状态的脑细胞、使其功能康复是非常有作用的。

4.2颈夹脊穴位注射降低ET、升高CGRP含量的可能机制

ET、CGRP是体内的重要血管活性多肽,ET具有强烈而持久的缩血管作用,过量释放可加重脑缺氧,加之能刺激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又加重了对缺血脑细胞的毒性作用。CGRP广泛存在于脑组织内,分布与ET相同,两者具有生物拮抗作用,可对抗交感兴奋性,并有扩血管作用,可改善脑梗死后脑缺血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血浆ET含量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血浆CGRP的含量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4个疗程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穴位注射颈夹脊对血浆ET、CGRP含量的改善有更好的作用。

穴位注射除具有针刺的作用外,包含有药物作用,穴位的特异性尤为关键,由于药物在穴位处存留的时间较长,增强并延续了针刺的效能和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充分发挥了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当归具有抗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和聚集、抗氧化、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缓解脑缺血后细胞的凋亡、改善缺血组织中的血液供应等作用。颈夹脊穴位注射对血浆ET、CGRP的作用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抗血小板聚集、黏附;促使纤维蛋白原溶解;降低局部凝血酶;增加红细胞的变形性,使血液黏度降低;改善脑缺血、缺氧状态,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抗自由基的损伤。

注:本文所涉及到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针灸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培养初探 下一篇:针刺少泽治疗产后乳汁分泌不足:多中心随机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