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P-2000F型桥面防水层施工及质量控制的探讨

时间:2022-10-06 10:32:06

AWP-2000F型桥面防水层施工及质量控制的探讨

摘要:本文介绍了AWP-2000F型桥面防水层的结构形式、材料指标、施工工序,及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为AWP-2000F型桥面防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AWP-2000F; 桥面防水; 施工技术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structure, the index of materials, construction processes of the AWP-2000F bridge deck waterproofing layer, and some of the problems that may arise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promotion of the AWP-2000F bridge deck waterproof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will provide some reference observations.Key words: AWP-2000F; bridge deck waterproof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6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桥梁在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建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10%~30%左右,要求设计使用年限比较长,至少要满足50年以上,有些长达100年以上。因此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是非常重要的。防水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桥面的正常使用甚至影响桥梁的使用年限。近年来,我国有许多新型的防水层材料问世,其中以AWP-2000F型(涂料)桥面防水层的防水效果较好,各项技术指标表现优异,作为一种水乳型防水涂料,既可以抵御130~160℃的摊铺温度,不影响防水层的防水性能,又具有低温柔韧性,在冬季-20℃低温环境下不脆裂,且粘结力强,可与桥面沥青混凝土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层,使桥面具有较好的抗剪强度。而且价格适中,施工便捷,对于大面积的桥面施工,具有较大的优势。本文将探讨AWP-2000F型桥面防水层的具体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

1.防水层的结构设计

AWP-2000F型防水层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逐次喷涂三遍,具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AWP-2000F型防水层结构层示意图

2.防水涂料的材料技术指标

表1 AWP-2000F型防水涂料材料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指标

1 外观 搅拌后为黑色或褐色均质液体,搅拌棒上不粘附任何明显颗粒

2 固体含量 ≥48

3 表干时间 2h

4 实干时间 4h

5 耐热度 160℃,加热5h,无起泡,无流淌和滑动

6 不透水性 0.3MPa,30min,不透水

7 低温柔度 -25℃冷冻2h,绕∮10mm弯板,无裂缝

8 拉伸强度 ≥1.0MPa

9 断裂延伸率 ≥800%

10 盐处理 拉伸强度保持率 ≥80%

断裂延伸率 ≥800%

低温柔度 -20℃,无裂纹

质量增加 ≤2.0%

11 热老化 拉伸强度保持率 ≥80%

断裂延伸率 ≥600%

低温柔度 -20℃,无裂纹

质量损失 ≤1.0%

12 抗冻性 -20℃,20次不开裂

13 耐酸碱性 耐碱 20℃的Ca(OH)2中浸泡15d无异常

耐盐水 20℃的3%盐水中浸泡15d无异常

14 抗硌破及渗水 暴露轮碾试验(0.7MPa,100次)后,

0.3MPa水压下不渗水

15 涂料与水泥混凝土粘结强度 ≥0.6MPa

16 人工气候加速老化 外观 无滑动、流淌、滴落

纵向拉力保持率 80%

低温柔度 -10℃冷冻2h,绕∮10mm弯板,无裂缝

3.AWP-2000F型防水层施工准备

(1)进行防水层作业时,防水基层混凝土的龄期应不小于4d,且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

(2)采用防水涂料时,混凝土防水基层表面的粗糙度应在0.5mm~1.0mm。对于局部粗糙度在2.0mm级以上的部位,可通过环氧砂浆进行处理(环氧树脂上撒布的石英砂粒径为0.2mm~0.7mm),同时应将环氧树脂上的浮砂清除干净;

(3)混凝土防水基层的平整度应为3m直尺不超过3~5mm;

(4)防水材料为聚合物改性沥青涂料时,混凝土基层的含水率应≤10%(质量比)。

4.基面处理施工工序与技术要求

基面处理有三个施工工序,依次是初步清理基面喷砂抛丸处理吹风机清理。

4.1砼表面预处理

(1)抛丸施工前检查砼表面外观,应确保桥面无露筋、暴牙等现象,若与之不符,则先应通过机械打磨予以清除,有较大坑洼处采用特制环氧砂浆先修补填平,以确保基面的整体平整度,保证抛丸设备的行走畅通性;

(2)抛丸前砼表面沾污的油脂必须清除干净(推荐用清洗剂进行清洗);

(3)抛丸过程中和施工后,砼表面必须避免油脂重新沾污。

4.2抛丸清理施工

(1)环境温度应高于大气露点3℃;相对湿度应小于或等于85%,遇下雨、结露等气候时,严禁进行桥面抛丸作业;

(2)抛丸机行走速度要调节适当,以保证在条件允许的工期内达到粗糙度和清洁度要求;

(3)清理完毕后,先进行人工清扫,再利用水车将桥面冲洗干净,并用吹风机吹走积水和残余的废料;

(4)抛丸处理后的表面应注意保护,避免二次污染。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应对检验合格的砼表面进行吹灰。

4.3基面抛丸清理的施工技术要求:

(1)基层必须干净。交验后基面应无油污、无灰尘、无暴牙、无杂物;

(2)基层必须平整。符合设计院提出的要求,基面上不能有钢筋等尖锐突出物,以确保基面的整体平整度;

(3)基层表面要基本干燥,含水率不大于15%,不得有积水;

(4)基层必须牢固结实;

(5)防撞墙嵌缝槽,必须将缝中浮浆、尘土、杂物,彻底清理干净,用压缩空气吹清;

(6)对于直线桥两侧泄水孔或曲线桥内侧泄水孔附近,抛丸机无法清理到位处,应逐一对泄水孔前后1米范围内(宽度5~10cm)进行人工或机械凿平,保证泄水孔正常排除层间或水泥混凝土与下面层层间水。

5.喷洒AWP-2000F防水涂料施工工序

喷洒AWP-2000F防水涂料共有四道工序,依次是底涂二涂面涂养生、交通管制。

(1)底涂(第一遍)。桥面清理干净后喷涂第一遍涂料,以保证涂料能渗入混凝土基面毛细孔,使其具有较强的粘结力。喷涂第一遍涂料时,在其中掺加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使涂料稀释,增加活性,便于渗入基层毛细孔隙,提高整个防水涂膜的粘结强度和抗剪强度;

(2)二涂(第二遍)。要待底涂实干(约4小时)后,才能喷涂第二遍涂料,以防止起鼓。第二遍喷涂时采用特制喷涂设备把纤维同步切割均匀喷射在喷枪的出料口,使得纤维和涂料同步均匀混合在一起,纤维用量大约控制在150g/m2左右。喷涂必须均匀,在桥面不能有涂料堆积现象,也不能漏喷;

(3)面涂(第三遍)。要待第二涂实干(约8小时)后进行。机械喷涂与人工滚涂相互配合,共同进行。施工结束后要检查防水层的厚度是否达到要求,防水层表面是否平整、均匀粘贴牢固,表面无空鼓现象;

(7)养生、交通管制。为防止摊铺机和大吨位运输车辆的轮碾对防水层的破坏,提出相应保障和及时修复措施如下:

a、喷洒涂料并养护完毕后,重载料车、履带机等车辆上路行驶时注意不得侧移、掉头或急刹车;

b、喷洒涂料并养护完毕后,重载料车等车辆驶入前应注意清除掉车轮上的杂物,使车轮保持干净;

c、保证施工完的涂膜表面无灰尘无砂石,防止车轮的碾压而使砂石破坏防水涂膜。

此外在整个防水层的喷涂过程中需要安排技术熟练的工人,注意每遍涂料和纤维的用量,以确保防水层总厚度在1.5±0.2mm左右;喷涂施工时要注意防止污染,防撞栏处要有挡板遮挡;防水涂膜必须涂刷防撞墙与桥面接触处向上5cm,以保证在桥面板与防撞墙接缝处不渗漏。同时检查桥面防水涂膜,发现个别不均匀或被破坏的地方应及时修补。

6.AWP-2000F型防水层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AWP-2000F型防水层最常见的病害有:纤维成团或漏喷、出现气泡、防水层破损。

1、纤维成团或漏喷现象。主要是纤维受潮或人工喷涂速度不均匀产生的。因此,禁止使用受潮的增强纤维,加强现场管理,及时处理成团或漏喷现象,确保喷涂增强纤维的均匀性;

2、气泡现象。气泡产生一般有以下几点原因:(1)砼桥面板没有彻底干燥,底涂后,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桥面板的水蒸汽无法排出,导致在防水涂膜表面形成气泡;(2)桥面板表面处理粗糙,开口孔隙较多,底涂后,当桥面砼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导致孔隙内的气体体积膨胀,形成气泡;(3)当进行面涂或二涂时,其下的涂层尚未实干,喷涂后水分蒸发时,水蒸汽无法排出,导致气泡产生。对涂膜表面气泡的处理可采用铁丝刷刷破气泡,然后相应地加喷一层涂料进行处理;

3、破损现象。防水层的破损现象主要出现在养护阶段和沥青摊铺阶段。养护阶段的防硌破措施见上一节的阐述。沥青摊铺阶段,为了防止防水层被硌破,热拌沥青的摊铺温度很关键。AWP-2000F型防水层与沥青面层混合料的粘结是依靠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摊铺时的高温(130-l60℃)将防水材料熔化至发粘(无流淌)状态,使之与沥青混合料连接牢固。如果面层施工时摊铺温度过低,则防水层与面层沥青混合料无法牢固连接,形成“两层皮”现象;若面层摊铺温度过高,则会导致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刺破防水层,加速防水层老化,最终丧失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要恰当地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

7.结语

AWP-2000F型桥面防水涂料属于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在施工过程中无毒害气体散发出,整个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安全无污染。与喷砂抛丸的界面处理相结合,能有效的去除桥面的浮浆、灰尘与油污,打磨出平整粗糙的良好结合面,使防水层与桥面板紧密啮合;此外,根据化学中“相似相亲”的原理,沥青混凝土面层与同是沥青基的防水层,在130~160℃的摊铺温度的作用下,相互融合,能够很好的完成桥面防水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涂料工艺编委会.涂料工艺(第三版)上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12 1-9

[2] 王朝锋.基于高聚物的桥面防水材料应用技术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6.5

[3] 傅若梁,李有成.掺加纤维改善桥面防水层使用性能[J].中国市政工程.2007.8

[4] 徐峰,张玉林.聚合物防水涂料的技木原理及其应用[J].新型建筑材料.2005.2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某斜靠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分析 下一篇:关于财务预算管理在房地产开发经营中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