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倡导文化竞争力教育

时间:2022-10-06 10:16:09

略论倡导文化竞争力教育

【摘要】加强文化建设,就必须坚持、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旋律文化,继承、创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批判地借鉴和吸收西方优秀文化,从而建设一个多元一体的文化和谐环境。这不仅是对当前文化现状反思的必然,也是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养、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伟大复兴的需要。

【关键词】文化竞争力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文化竞争力是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其表现为对受教育者文化核心技术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之形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易被对手所取代的综合实力。具有文化竞争力的人更利于将处于储存状态的文化转移至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去,呈现出参与人类活动的高度活跃状态。由一个个具有文化竞争力的人才构成的一个组织、一个国家,其文明才能得以传承和延续,并不断开创性地发展下去。

坚持、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旋律文化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之间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各个地区性的、集团性的、民族性的等一切特殊性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和认知方式、文化被“消解”,被“标准化”的思想、行为、文化等取而代之,于是在“全球普遍性”、“趋同论”、“普世伦理”等幌子的掩护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在输出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的同时,借助经济、军事优势,极力向发展中国家推行自己标榜为标准的、全人类的、全球性的、世界性的文化,淡化意识形态,极具诱惑性,在发展中国家产生消极影响,其实质在于推行霸权主义,企图实现资本主义全球化。特别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人本主义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信息社会”理论思潮、西方生态文化理论思潮、人权思潮、“第三条道路”以及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等依次冲击了中国文化界,也对我国国家的文化核心竞争力乃至整个综合国力产生了冲击,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强核心竞争力教育,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坚持文化建设中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旋律文化的主导地位。

倡导文化竞争力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既是历史的选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也是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的要求。因此,只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大力弘扬主旋律文化,才能提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世界文化发展潮流中的文化核心竞争力,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提高防御和抵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文化渗透和侵蚀,引领世界先进文化潮流。

继承、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倡导文化竞争力教育,同样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这不仅因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化的根源,而且因为它的许多因素,包括进步的与落后的、积极的与消极的,已经广泛地存在于中国现代文化之中,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关键是如何正确批判继承和发展创新。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以是否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竞争力为标准去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合理因素,进行核心竞争力教育。

当今世界,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批判意识、德才兼备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教育者们把目光投向东方文明,试图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寻出具有深刻社会价值的因素,使之成为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重要因素。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将有助于培养信息科技中的人文价值取向,为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几千年的积淀,为核心竞争力教育提供了文化背景和可能,如崇尚道德理性、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关注社会群体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注重人的整体实力的培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尊、自立、自强的品德和独立人格,坚忍不拔、顽强进取的精神;勤俭刻苦、强本节用、艰苦奋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穷则思变、变法图强等的优良传统。①但纵观现实,这些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中国道德发生裂变,重德主义的传统受到冷落,物欲膨胀,道德滑坡,价值尺度混乱,精神的崇高缺失等等。面对这样的状况,核心竞争力教育应该而且能够完成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摒弃传统文化糟粕的重任。

迈克尔在《擒获未来》一书中指出,没有任何外部力量能保证人类不断进步,也没有任何事物能规定人类可以继续生存。实际上,历史上就有许多消逝得无影无踪的种族和文明。发展的规则证实,为了生存,任何国家和种族都必须从物质和智力两个方面求得发展。这个时代,一个民族希望更好地存在,就必须不断更新发展自身文化。使文化的特质能够从储存形态转化为现实活跃形态,这也称之为“文化活化”的过程。②任何一种文化只有通过教育完成了从储存形态到现实活跃形态的转化,才能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表现出它的生命力和价值。教育应承担起对整个文化的保存、承传、改造、创新的作用。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要求教育对优秀传统文化加以继承与创新,并促使文化转化为现实活跃的形态。

批判、借鉴和吸收西方优秀文化

当今时代是一个中西方文化大冲撞、大交融的时代,文化在全世界范围的交流更是前所未有的频繁与迅捷,实现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中进行,因此积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成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展文化竞争力教育的必经之路和重要条件。西方的文化传统和近现代科技、思想文化为核心竞争力教育提供了资源和需求。

首先,从理论思维形态上看,西方偏向于外在的客观系统分析,注重主观与客观、时间与空间、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等范畴和关系的分析;注重理论的体系性和逻辑性分析。这种理性思辨的思维模式导致西方人普遍存在追求真实和智慧的科学理性色彩。因此,将西方的理性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探求结合起来,就能够提高受教育者的内在素质,使之能够适应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大冲撞、大交融的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其次,尽管西方现代人文精神、人道主义有其局限性,但它提出了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理想等思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的文化建设中,我们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批判继承其合理因素,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用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和原则进行改造,赋予其新内涵,创造出更进步、更科学的社会主义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进而促使公民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人际关系。

再次,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和国民创新水平,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发展和取胜的法宝。现代“创新”概念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后扩展到其他领域。因此,文化竞争力教育需要吸收西方创新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和弘扬创新精神。

同时,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以我为主,即在外来文化的引进中,必须以我们的民族文化为接受主体,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为我所用,即引进外来文化必须择善而从,批判地借鉴,要引进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因此,我们进行文化竞争力教育,以能否和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在文化交流和碰撞中吸收外来文化的先进因素,抵制消极因素,从而提升我们的文化竞争力。

建设一个多元一体的文化和谐环境

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交汇的激流中,中华文化陷入了困惑,中国人面对着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异的挑战以及巨大冲突,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产生救亡图存的危机感。从整个世界来看,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已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我们应试图在这一碰撞中寻求中西文化互补、沟通、融会乃至重构之路。必须要在全球的脉络中,透过与其他文化的对话与冲突来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以完成自身文化的民族化,否则就有被全球化浪潮吞没的危险。

中华文化源头的多源性使它在文化传统中有别于西方,其发展态势也应当有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接一个全局性思潮的嬗变模式。这就决定了中华文化应当呈现一种新型的“多元化”“拓展性”倾向,以其多姿多态、生机创意丰富中国人的多维视野,建构灵活多变的思维模式。只有建立起属于本民族的多元一体的文化环境,才能够加速经济的发展,实现民族的振兴与强盛。当今社会文化的承续与发展呼唤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核心竞争力教育能够促进多元化民族文化的建构。核心竞争力教育作为改变文化的主要力量,不仅对传统的价值观、生活态度、行为方式都产生了影响,而且开辟了国际交流的新的广阔道路。

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我们唯有以综合中西文化的人文向度的整合,贯注以具有现代特色的核心技术的能力的教育,培养年青一代的文化竞争力,建立起多元化的文化境域,才能解救陷于困境的中华文化。(作者为南京工程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袁玉立:“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阐释――儒学与当代中国的人文价值”,《江海学刊》,2007年第2期。

②[美]迈克尔・G・泽伊:《擒获未来》,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35页。

上一篇: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下一篇:基于生活视阙下的哲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