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藏心里 易得心脏病/别事事都觉得“亏”

时间:2022-10-06 10:08:27

委屈藏心里 易得心脏病/别事事都觉得“亏”

委屈藏心里 易得心脏病

文/江大红

碰上不顺心的事儿,你是选择憋在心里还是一吐为快?77岁的刘女士就为老憋着不说付出了代价。她和儿子儿媳一块生活,平时独来独往,也不愿和街坊邻居一块热闹。由于和儿媳的生活习惯不同,加上性格内向,不爱沟通,刘女士把一些小问题在心里积成大疙瘩,睡眠常常不好,精神也受影响。最近她老觉得胸闷,儿子带她检查后,发现她得了冠心病。

像刘女士这种情况的并不鲜见。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压力研究所此前的一项研究发现,将委屈藏在心里的人,心脏病发病率更高。研究人员从20家专业医疗机构筛选出2755人,询问他们在工作中遇到上司或同事不公正待遇后的反应。这些被调查者最初均无心脏病。通过11年的跟踪调查后,研究人员发现,经常选择“默默忍受”或“径自走开”,将委屈藏在心里的人,与选择“针锋相对”的人相比,心脏病发病率高一倍。研究人员认为,心中怨气如果不及时宣泄出来,会导致身体紧张,进而引发血压上升,最终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

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兼老年心脏科主任郭艺芳说,受了委屈长期憋在心里确实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很多研究表明,不良情绪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风险因素之一。发病机制还不太清楚,医学界认可度比较高的观点是:委屈、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增加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活性,从而增加疾病风险。

郭艺芳提醒,委屈等不良情绪排解的方式有很多种,最不推荐吸烟、喝酒,两者均会侵害人体的心脑血管。他建议大家选择绿色健康的排解方式,比如中青年人心烦的时候,可以唱卡拉OK、在封闭的小空间里大声放音乐听、做做运动等。

老年朋友则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要学些沟通的技巧,主动化解不愉快,也可以找人宣泄,做些心理疏导。二是晒太阳。明亮的环境能促进人们心情愉悦,尤其适合不爱跟别人念叨的男同志。三是多点兴趣爱好。感觉到心里不舒服时,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些都能将不良情绪及时排解出去。

别事事都觉得“亏”

文/王小雷

“前段时间金价大跌,华尔街金融大鳄准备做空黄金。没成想‘中国大妈’半路杀出,华尔街卖多少黄金,大妈们照单全收,金融大鳄大败。”

看到这个段子时,刚好遇到隔壁刘阿姨带着抢购的金首饰回来。我笑着恭喜刘阿姨成为“大妈”的一员,谁知她眉头一皱:“真怕金价再跌,那就亏了。”听了她的回答,我心想,刘阿姨的“亏本思维”又来了。

出门旅行,若逢雨天,她便觉得亏了,一路闷闷不乐;送孙子学琴,若孙子哪天想偷懒,她便教育孙子“学费都交了,不去就亏了”;儿子当交警老加班,她就觉得儿子吃亏受欺负。由于这些零零碎碎的“亏本思维”,家庭美满的刘阿姨总是眉头紧皱。她儿子每每见我都忍不住要问:“怎样才能让我妈活在当下,开心点呢?”

刘阿姨的问题是长期否定当下所造成的。想摆脱这种困境,她首先要把注意力放在过程上,而不是难以预知的结果上。例如在旅游时,不以看阳光下的风景为目的,而要享受旅行的过程,是否下雨就没那么重要了。

其次,接受一些训练能帮你关注过程。如走路时关注自己的步伐、动作和呼吸;洗手时倾听水的声音,感受手的感觉、闻肥皂的气味等。

最后,重新定义当下。你应有意识地问自己“我需要的是什么?”“我对当下的否定,能帮我获得所要的吗?”“我能不能对现在的情况做出积极解读?”比如对孙子练琴这件事,刘阿姨只是心疼报班花的钱,却忽视了孙子作为孩子的天性。若能想,孙子玩一天没什么大不了,劳逸结合学习更高效,多这样积极地看问题,她才能慢慢地体会到当下的快乐。

上一篇:浅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支持 下一篇:拯救男孩 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