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应对宝宝的饮食小毛病

时间:2022-10-06 10:06:48

巧妙应对宝宝的饮食小毛病

现在的家长很重视在餐桌上给宝宝加营养,可是,在百般呵护下,宝宝仍然养成了很多小毛病,如挑食、浪费、喜欢垃圾食品等。

其实,喂养宝宝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在此教你四招,巧妙应对宝宝吃饭的一些小毛病。

第一招:为豆腐编个小故事

很多孩子不喜欢吃豆腐,感觉里面有豆腥气,一吃就反胃。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将豆腐拟人化,和宝宝一起编一个“豆腐宝宝”的小故事,让故事中的“豆腐宝宝”介绍自己的营养价值,可以制成哪些美味菜肴,消除宝宝对豆腐的排斥心理。然后家长再精心烹制,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一定会吸引宝宝的眼球。再鼓励宝宝尝试吃,由少到多,让孩子在表扬、肯定中爱上豆腐。

第二招:训练“不吃鱼宝宝”

有些宝宝在幼儿园不肯吃鱼,这时候,家长应该认真回忆、好好分析,是因为孩子怕卡刺还是因为他们对鱼过敏。如果宝宝在家吃得过于精细,鱼刺都是由大人挑出,那他去了幼儿园就手足无措了。因此,家长不妨给孩子设计一堂“挑鱼刺训练课”,教幼儿掌握正确的剔鱼刺方法,家长可以先从鱼刺少的带鱼开始,一旦孩子挑出了鱼刺,别忘了给他小奖励。

有些家长经常带孩子吃生鱼片等生冷海鲜,认为海鲜很有营养,结果孩子患上慢性胃炎,甚至造成胃肠功能紊乱。谨记,孩子的肠胃还未发育健全,应忌生冷。

第三招:超市游戏,辨别“真假奶”

牛奶对幼儿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可是,一些“某某快线”“某某果奶”等奶饮料口味好,宝宝更爱喝,有些家长就“顺其自然”,将其代替牛奶给孩子当早点,导致孩子越来越瘦,最后造成营养不良。

化解方法很简单,节假日,家长可带孩子到附近的超市,让宝宝认识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有牛奶(小房子、大房子、枕装);有奶饮料(某某快线、某某果奶)等等,让宝宝选一选哪种更有营养,再告诉他正确答案。宝宝对包装外形有强烈的认知欲和好奇心,巧妙引导,可以改变幼儿爱喝奶味饮料的不良习惯。

第四招:小鸡也爱盘中餐

三岁左右的宝宝自己进食时,总会将饭粒弄得到处都是,这时,妈妈可以形象地说:“小鸡走来了,要吃宝贝桌上的饭粒,宝宝应该怎么办啊?”宝宝一定会把饭粒拾起,这会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平常,家长可教孩子朗诵古诗,让宝宝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由于学龄前儿童咀嚼和消化能力仍有限,远低于成人,这一时期不应给予他们成人膳食。此外,孩子的注意力易分散,无法专心进食,在食物选择上有自我做主的倾向,且模仿能力强。这一时期家长应更重视孩子的营养均衡,注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上一篇:孩子冬季喂养的三个关键词 下一篇:复合式补钙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