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解析

时间:2022-10-06 09:44:07

日本“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解析

在日本的产业政策中,技能人才的培养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就是日本近来推出的又一个新制度。该制度在如何建立国家、企业、行业团体、教育机构联手机制方面颇有特点,值得借鉴。

一、“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

“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被概括为“以雇用关系为基础的、通过企业实习和在教育机构的理论学习培养技术人才的职业技能训练制度”。即企业要与参训者签订雇用合同,参训者作为企业雇员参加现场实习和理论学习。该制度建立于2006年,由管辖劳动事务的“厚生劳动省”负责实施,被列进了《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成为了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制度之一。在这个制度之前,2004年日本借鉴德国双元制的经验建立了名为“日本版双元制”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意在培养技术人才和增加就业。

企业可以向厚生劳动省提交包括培训计划等在内的申请资料,获准后,就可通过广告、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等招募培训生,与其签订有期限的雇用合同和培训合同。之后,与教育机构合作。按照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培训包括企业现场实习和教育机构的理论学习。具体时间分配以及实施模式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企业负担现场实习费用,培训生负担教育机构学习费用。培训结束后,企业对培训生进行能力考核,与符合条件的培训生签订正式雇用合同。培训生的资格为Ⅱ5岁至35岁的青年,培训期间为6个月至2年,总培训时间最低为850小时/年,企业现场实习时间占总培训时间的20―80%。法律规定,培训生的身份是劳动者,所以,企业必须按照《劳动基准法》、《最低工资法》等法律法规,向培训生支付工资、加班工资以及社会保险费。

二、政府的作用

“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立项,首先建立在对以往政策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分析结果对社会公开,并且不收费。厚生劳动省在《有关日本版双元制的未来形态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原有的“教育培训机构主导型”的双元制在调动企业积极性方面存在局限性,应该创造条件建立企业主导下的双元制。以这一分析为基础,经过国会讨论裁定,在《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中确立了新措施的法律地位。其次,政府将“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项目的金额、用途向民众公开,以确保国民税金得到公平合理的使用。如2007年用于新参加“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行业团体的补助金预算是4亿日元。政府的资金具体用在四个方面:企业、行业团体、教育机构、培训生。

对于企业。政府补助有以下形式。

第一,通过“职业生涯形成促进助成全”制度,对实施“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的企业提供资金补助。具体补助标准如下:对工作中的培训(OJT),按照培训生每人海小时600日元的标准提供补助,每人补助金额总计最高可达到408000日元。对工作之外的培训(OFF-JT),按照培训费用的一定比例提供补助,大企业的补助比例是1/3,中小企业是1/2。企业向培训生支付工资,也能得到国家的补助,大企业的补助比例是工资的1/3,小企业是1/2。

第二,通过《中小企业劳动力确保法》,对实施该项目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补助。补助政策有三个。①“试行雇用奖励金”政策。企业从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录取未满35岁的青年,作为技能传承对象来培养,每雇用一个人可以获得4万日元/月、最长不超过3个月的奖励。②“中小企业雇用创造”等能力开发补助金政策。实施该项目的中小企业可获得相当于其培训费用50%的补助,最高补助金额可达到500万日元。补助项目包括:培训经费(培训生每人20万日元,培训时间未满600小时的,补助10万日元)、企业内培训所需费用(外部讲师的酬金、设施设备租赁费、教材费)、教育机构的学费、培训期间的工资(每人不超过1200小时)。③改善中小企业劳动环境政策。实施该项目的中小企业将容易申请到改善劳动环境融资,并扩大中小企业金融金库对信用担保协会的再保险范围。

对于获得项目参与资格的行业团体。根据它们在编制培训计划、组织及调查企业实施状况等的工作量,支付委托费。对于培训生,除了对其工资给与补助之外,政府还允诺对培训学费补助一半。

目前“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正处于试验实施阶段,参与的“机构”基本上都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团体(如行业协会等)、官办教育机构(如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等)。为了保证“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实施,厚生劳动省在选择委托教育的机构时,采用了“培训计划书竞争”的方式:用公告形式将招募事项公开,应募者将填好的培训计划书在指定日期提交给厚生劳动省。厚生劳动省通过专家审查从中选择最适当的机构。尽管这种竞争仅是在官方及半官方的组织间进行,但考虑到官方组织的不均衡性的存在,这样的方式对保证制度的顺利实施、促进官方组织改进工作还是有意义的。

三、企业、行业团体、教育机构及培训生的参与

企业培养技能工人需要费用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开发费用。“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培训的直接费用、开发费用和培训生的培训费用,而且还提供进行理论教育的机构,这符合企业利益,因此可激发企业参与该制度。在现实中,大企业大都有自己培养技能工人的机制,而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往往受资金、规模、技术力量、设备条件等约束,不能独立地进行培训。“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援助那些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中小企业。从实际情况看,该制度也确实受到了中小企业的认可。

由于职业学校教育,往往重视普遍性的技能,难以把各企业所需的特殊性技能纳入教学计划中去,而“实践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需要为企业提供具有特殊性技能的人才。因此,积蓄在行业团体及官办培训机构中的教育资源成为了该制度所需要的教育机构。从制度实施的情况看,也正是官办的“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和一些行业协会等承担起了教育机构的功能。

上述团体被要求调查本行业或本地区的培训需求,或与经验丰富的职业学校、公共职业训练机构合作,或独立制定出教学大纲及实施计划。然后,吸收企业派培训生参加理论学习。这样能减少企业在寻找教育机构、与教育机构沟通上花费的时间和人力。另外,企业在制定实施计划时,可以参照行业组织等的实施计划模型以及通过调查总结的经验,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少走弯路,降低成本。开设理论课程可以由团体自行组织也可与官办的教育机构携手合作。

培训生通过该制度可以获得赖以谋生的技能,得到稳定的职业,在培训期间不仅可以有工资,还可以得到国家对培训学费的补助。目前日本的失业率约为3.9%,面对如此困难的就业局面,该制度为众多求职者提供就业方面的保障,将受到广泛的欢迎。

我国政府在职业教育方面做了大量投入,出现了大量的民间职业学校。但这些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往往落后于企业实际,特别是一部分民间职业学校过于重视招生赢利,疏于治学,更使得职业教育满足不了企业的实际需求。“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是政府、企业、行业团体和教育机构联手培养技能人才的制度,由企业和行业团体来决定培训内容,可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我国现正处于技能人才短缺的时期,随着技术竞争力的作用日益增大,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因此,我们应该借鉴该制度的有益经验,促进我国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

此外,该制度援助的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不论是就业人数还是产值都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规模等条件的约束,它们独立培养技能工人的力量不足,比起大企业更需要国家的援助。从发达工业国家的经验来看,很多技术革新都是从中小企业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应该尽快地建立包括技能人才培养在内的中小企业政策体系。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上一篇:陈超贤:十次出国,“收获”甚丰 下一篇:从金融救援和三鹿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