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baqus的压电材料裂缝数值模拟

时间:2022-10-06 09:05:26

基于abaqus的压电材料裂缝数值模拟

摘要:压电材料为横观各向同性材料,有5个独立的弹性常数、3个独立的压电常数,2个独立的介电常数。不同于各向同性材料,压电材料需要在建模时指明材料方向。用abaqus建立4cm4cm的压电材料模型,中心有一个微小裂纹,利用mcci方法计算出在荷载作用下裂纹尖端的应变能释放率,与解析解相比较,发现结果吻合良好。

关键词:压电材料、常数、数据处理

中图分类号:C3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有限元法的发展,绝大多数工程问题都可以通过其得到令人满意的解答,abaqus作为通用有限元软件,强大的求解器能够很好的处理各种非线性问题。

压电材料是受到压力作用时会在两端面间出现电压的晶体材料。1880年,由法国物理学家P.居里和J.居里兄弟发现。把重物放在石英晶体上,晶体某些表面会产生电荷,电荷量与压力成比例。这一现象被称为压电效应。随即,居里兄弟又发现了逆压电效应,即在外电场作用下压电体会产生形变。利用压电材料的这些特性可实现机械振动(声波)和交流电的互相转换。因而压电材料广泛用于传感器元件中,例如地震传感器,力、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元件以及电声传感器等。这类材料被广泛运用,举一个很生活化的例子,打火机的火花即运用此技术。

压电材料本构关系

压电材料的本构方程有基于应力和基于应变两种形式,其在垂直于极化方向的平面上是各项同性的。Yang[1]的文献中基于应力给出本构方程如下:

其中为电位移分量,为压电常数,为介电常数,场强分量。

上述方程是以z轴方向为极化方向。本文的计算模型以y轴为极化方向,所以需要调整各系数矩阵中参数的位置。调整之后如下

mcci计算应变能释放率

Rybicki[2]文献中介绍了MCCI方法,利用裂纹尖端区域的节点力以及节点位移可以很方便的计算出应变能释放率。I型裂纹的应变能释放率给出如下:

应力强度因子与能量释放率的关系

无限大板I型中心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解析解表达式为:,首先计算出应力强度因子,再根据其与应变能释放率的关系即可得压电材料无限大板中心裂纹的应变能释放率解析解,Z.Suo[4]文献中详细推导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现直接给出结果如下:

其中,为Irwin矩阵,由材料的弹性参数,压电参数以及介电常数通过复变函数求解得到。当裂纹垂直于极化方向时Kuna[3]根据Z.Suo的结果,计算出了具体的Irwin矩阵,由此所得到表达式如下:

其中、、、、为材料常数。

由于本文针对的是I型裂纹并没有考虑电场对裂纹尖端的影响,所以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数据处理

利用abaqus软件建立4cm4 cm的压电材料平面试件模型。如图1所示,分别在左边界和下边界建立和的边界条件。上边界给定1mpa的应力边界条件,

图1

材料参数根据Kuna文献中给出的:

,,,,,,,,

,

,,,,。

分别计算了荷载为0.2mpa、0.4mpa、0.6mpa、0.8mpa和1mpa时裂纹尖端的应变能释放率数值解和解析解,如下表:

对比MCCI结果以及解析解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5.8%左右的误差,这是由于电场的影响导致的,所以很有必要针对电场对压电材料裂纹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参考文献

[1]Fuqian Yang. Fracture mechanics for a Mode I crack in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38(2001):3813-3830

[2]E.F.Rybick , M. F. Kanninen. A Finite Element Calulation of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by a Modified Crack Closure Integral.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1977, Vol. 9: 931-938

[3]Meinhard Kuna.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of crack problems in piezoelectric structures.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13(1998):67-80

[4]Y.E. Pak. Linear electro-elastic fracture mechanics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 54(1992):79-100

[5]Z. Suo. Franture mechanics for piezoelectric ceramics. J.Mech, phys. Solids Vol.4, NO. 4:739-765

上一篇: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预防及防治措施研究 下一篇:论旧城复兴中的历史传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