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威:誓死秉承人艺传统

时间:2022-10-06 08:08:05

顾威:誓死秉承人艺传统

由顾威导演、改编自美国百老汇的同名话剧《大酒店套房》将于今晚(19日)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再度上演。无论是执导《总统大套房》这样的新戏,还是《雷雨》、《旮旯胡同》、《骆驼祥子》这样的经典大戏,顾威都有讲不完的故事。

2010年,顾威离开人艺舞台,最后一个戏是演《蔡文姬》的曹操,从那以后便宣布不再登台了,但是退休15年来却一直没休息过,因为他导的戏年年都在演。“客观情况决定我不能放下。像《龙须沟》《雷雨》《天下第一楼》,都是剧院拴在我身上的戏,所以我年年都得回来复排啊。即使不给剧院排戏,我在外面也一直排着戏,关键是人家找你排戏,证明瞧得起你,只要身体允许我就能干一天是一天。”

记者第一次见到顾威,是在北京人艺的排练厅。整个排练过程,顾威少有言语,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握在手中的烟斗飘出缕缕白烟。正式采访还是在北京人艺,一个昏暗的吸烟室里,顾威仍然叼着那个“标志性”的烟斗,开始了这次谈话。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已经是满头蓬松的银发,额上的皱纹斑驳得异常沧桑,但眼神异常清亮,总是透过袅袅的白烟睥睨着这个世界。

明末顾炎武有诗云: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他认为“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顾成年已“七十古来稀”,他也有―个坚定的信念:至死都要秉承人艺的传统。

“我到死也坚守传统”

言谈间,不难发现老爷子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人,语带机锋,想必年轻时候是有点脾气的,当然这总归是出于对戏剧的执着。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艺术家总是有点性格的。“一个导演,要是不把戏排明白,您不叫有功夫,也不叫好导演。更何况现在有的导演是故意不把戏排明白,导演把观众忽悠得糊里糊涂,还有一帮观众越看不明白越觉得好,这是一种不正常的风气。”顾威永远记得夏淳导演生前对他说过的一句话,那就是要把戏排明白。“当时我没觉得有多深刻,但是后来当我看过一些戏,自己也排了一些戏之后,才发现这确实是至理名言。”

对于一个自幼热爱戏剧,又深受老一代艺术家影响的戏剧工作者,传统这两个字已经像种子一样在他心田里扎根、发芽、成长。即便退休多年,顾威仍然倾尽心力投身戏剧,坚守人艺传统已经成为他自觉担负起的重任。“对于人艺的传统,我坚决得要死。老一代在我身上的影响是对戏剧正面的理解,而不是歪七扭八的理解。我记得跟欧阳山尊学导戏,印象最深的是,舞台行动是台上人物心理的美学表现。而我看现在的某些戏,是丑学表现,怎么恶心怎么来,还以这个为创新。我认为戏剧传统很简单,就是要给观众正常的娱乐、洗涤、教育。我不否认戏剧就是有高台教化的作用,一切文艺形式如果脱离了高台教化,艺术就不存在。你说我保守也好,说我不合时宜也罢,我认为戏剧就应该是这样的,这些都是老一代在我身上留下的。”谈到戏剧文化的发展,顾威目光坚定,最后甚至拿出了几分跟人叫板的气势,“我到死也坚守传统!”

从演员到导演――其实是“赶鸭子上架”

直到47岁那年,顾威才导演了第一部戏。他直言,做导演其实是赶鸭子上架。“当年我写了一个关于巴黎公社的剧本,叫作《巴黎人》。本来是想请欧阳山尊和方德二位同志导我这个戏,结果筹备过程中方德老师病了。后来欧阳山尊提出来让我来排这个戏。我认为在北京人艺做导演,应该从场记、助理导演、副导演、联合导演这样一步步来。再说面对北京人艺这堆老艺术家,我哪儿做得了导演?于是拒绝了,结果欧阳山尊找我谈了两个小时,说北京人艺现在缺中年导演,我在剧院工作二十多年了,导我自己写的戏,是有优先条件的。而且他也会天天到排练场。不会做甩手掌柜,这么着,我导了第一个戏。欧阳山尊等于就是把我扶上马,又送了整个一程。”

除了欧阳山尊的无私栽培,剧院党委书记赵起扬的挟持,也令顾威感恩不尽。“《茶馆》第一次出国演出,其中有法国那一站,赵起扬同志希望我去巴黎实地考察一下,于是想把我塞进这个组。但是实际情况是,您塞进去一个名额,就得撤出去一个名额,这是非常尖锐的问题。我后来听说,起扬同志为了这个事儿是拍了桌子的,说如果剧院解决不了,就从文化部增加一个名额,顾威也得跟着去。所以说对于剧院这些领导,我是感恩不尽,虽然我起步晚,但是有他们一直栽培我、扶持我。”

因《雷雨》爱上戏剧 却一度拒演周朴园

一部《雷雨》培育了几代话剧人,无论是剧作家、导演、演员,都在成长的过程中受过《雷雨》的恩惠,顾威也不例外。“我上高中的时候在北京人艺看了《雷雨》,当时给我激动坏了,没见过这么抓住我心灵的戏,后脊梁起鸡皮疙瘩当时。说明书都舍不碍叠,托着回家的。后来高考,我同时被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和中戏表演系录取了。我父亲是农业电影制片厂搞新闻的,当然希望我选广播学院,但是由于《雷雨》给我的冲击,我还是选择了中戏。毕业之后,到了剧院工作,也看了几次《雷雨》的演出。到了1989年,夏淳老师要再排一次雷雨,全部换新人,选了我来演周朴园。我谢绝了,我说郑榕老师演到这种程度,我演不出一枝花来了。夏淳老师说你先别拒绝,你先参加建组会,先听听我现在对周朴园怎么解释,这一版的《雷雨》摆脱了以前阶级斗争的影响,当时很吸引我,于是我接了周朴园这个角色,一演就演了十多年。”顾威说。

2004年,《雷雨》全新改版,这次是由顾威担任导演。“那时候夏淳老师已经不在了,于是由我来排。演员全换了,景基本上都没有动,所以《雷雨》我署名是重排导演。”顾威告诉记者,他比夏淳导演更进一步的地方是“人性的挣扎与呼号”,并把第一主角从周朴园变成繁漪。“曹禺先生白纸黑字说过《雷雨》不是社会问题剧,他23岁写这个剧的时候,就是人性愤怒的进发。因此我认为04版《雷雨》是更接近曹禺先生原著的精神,也得到了曹禺先生家属、行内外、国内外的一些肯定。所以我认为戏剧的与时俱进应该是往里走,挖掘文本真正的含义,努力贴近文本精神。而不是弄花样、整舞美、讲究外在形式上的与时俱进,是违背戏剧宗旨的。”

上一篇:陈乔恩 生活中向往平淡爱情 下一篇:足球改革必须重新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