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穿上唐装的样子很上镜,怎么看都让人觉得面善,总好像曾几何时在某个电视剧里见过似的。
他经营的“上海滩”也是世人所接触到的最早的唐装品牌。
走进“上海滩”,我们看到一个本色的上海男人。
“上海滩”是件奢侈品
一件缀有施华洛世奇水晶的T恤1400多元,一只小巧的皮质的零钱包200多元,走进“上海滩”,满眼都是令人咋舌的标签,每件东西都不便宜。
其实,“上海滩”在香港出现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它的商品在那里以旅游纪念品的面目出现。到了上海,经了朱虹的手,摇身一变,按照奢侈品的定位设计制作了。朱虹介绍说,来这里买东西的百分之八十都是老外,还有一些文艺圈的艺人和金领人士。
说话间,只见一位金发碧眼的老妇人走进店堂,匆匆在一面挂着各色围巾的货架上挑出两条围巾来,动作神情毫不犹豫。再看她自己的装束,最惹眼的是脖子里一条大红底子的中国传统图案的围巾。很快,老妇人结了账离去。那模样让人相信她已是这里的熟客,今天来此定是为朋友挑选礼物。
曾是外语最差的员工
朱虹从小在少体校踢足球,少体校的日子培养了朱虹对体育的热爱。直到现在,他都保持着体育锻炼的习惯。在他进行锻炼的时候,没有会议,没有谈判,什么工作都被彻底抛开。体育是朱虹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
他说,自己在中国纺织大学度过大学生涯,学的是环保专业。大学毕业后,进入外服公司,成为其最早的员工之一,后来又成为了那里工资最高的一个员工。学理工科的朱虹原先外语并不怎么样,找工作时他发现一同前去应聘的人中,十个里头有九个都是外语学院毕业的,而他就是那第十个外语底子最差的。面试时,他对老板说,如果你要求英语好,我马上就走,我的英语没法和专业院校出来的人比。老板笑了,说看你模样很聪明,这样吧,我出学费让你去学英语,半年以后我再考你。
半年后老板并没有特意考查朱虹的外语水平,但是朱虹的外语,尤其是口语进步却非常神速。他说,那是环境逼出来的。
朱虹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经常要去欧洲出差,即便是回到国内,收到的传真、接到的电话也大半是英文的。
“当时我收到英文传真,拿起来一看,除了介词都是生词。每次要写传真,我都会请一位当时在广播电台里教英语的老师先替我把关,后来那个老师对我说,朱虹,你的传真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你直接用中文告诉我,我替你写成英语得了。老师觉得改我写的传真还不如直接替我写一份来得省力。”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朱虹的英语练出来了。他说自己是从国外的广告牌开始一个一个单词地学起。现在,朱虹自豪地说,自己的口语水平已经可以做翻译了。
上海男人与“上海滩”
因为有着十几年在外服公司的工作经验,有着在上海最早做投资咨询的职业背景,“上海滩”向中国大陆进军的时候,朱虹成了一个理想的人选。朱虹笑称是自己的崇洋心理和中国文化底蕴使他成为最合适的人选。
“上海滩”在新天地的门店,是在朱虹的带领下一手设计并完成的。后来,这店堂内部的设计成了 “上海滩” 内部的设计手册上的范本。
朱虹改变了“上海滩”的同时,自己也在与“上海滩”的这段缘分里改变了自己。从以前只梳三七分头到知道要改变发型,换个形象也不错。从像一个BUSINESSMAN那样发胖到有了减肥的目标。从开奔驰到开保时捷。朱虹说,在“上海滩”的熏陶下,自己变得时尚了。
随着改换门庭,现在的“上海滩”已经从最初的作坊,发展成了与LV、卡地亚等相同的世界顶级品牌了。
最想再要个女儿
说起目前朱虹的愿望,没想到他最想的是再能生个女儿;朱虹已经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了。“可是,儿子跟老爸没有女儿来得亲。”他说,出于自己对体育的喜爱,也一直培养儿子进行体育锻炼。现在,儿子游起泳来,姿势比他都漂亮。朱虹说,儿子现在特别崇拜他,因为他每天都给儿子讲007的故事,而且所有的故事都是他现场原创。
朱虹在家最模范的样子是吃烧烤的时候。每到那时,从一早起来买菜朱虹就忙开了,所有人都看着他把东西收拾好,烤熟了,什么都不用做,等着大快朵颐好了。
这个山羊座的上海男人其实很特别。他不是传说中那种买淘烧全包的家庭“煮男”,也没有星座谱上最容易变成工作狂的山羊特性。朱虹说自己现在的状态是,
每年都可以做一些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事情。这样的从容应该是许多人向往的。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举报文章
上一篇:“柏林派对”亚洲人更会玩 下一篇:恬美清新 浓彩重饰(等)
发表评论 快捷匿名评论,或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