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IT新生对学风认识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10-06 07:39:00

大学IT新生对学风认识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1999年7月,是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也是全国首家按新型模式办学的独立学院,面向本省和全国十多个省份在第三批本科(民办本科)中招生,生源情况一向良好。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二级分院计算机与计算科学学院(简称“计算学院”)目前设有信息与计算科学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和信息管理系等三个系,2006/2007学年在籍学生四个年级共1322人。

为分析和研究独立学院新生的基本状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对新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大学英语等课程的教学改革,计算学院除了做好新生始业教育之外,还针对其2006级新生设计并组织了这次问卷调查。调查分新生对学风问题的基本看法和对英语学习的需求两个方面。

这次问卷调查得到了计算学院2006级新生的积极响应,问卷回收率为89.4%。鉴于本次问卷调查在2006级新生入学初期就以不记名方式进行并完成,可以认为相关数据能够代表大一新生的真实看法,对开展新生思想教育工作和大一学风建设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限于篇幅,本文主要介绍新生对学风问题的基本看法。

1 录取志愿情况

在返回的346份问卷中,分专业录取志愿情况与分析如表1和图1所示。

2 关于转专业

我们以计算机专业为例来分析转专业情况。在返回的171份问卷中,明确表示不转专业的106人,占61.99%;有机会希望转专业的62人,占38.01%,如图2所示。

在希望转专业的回答(62人)中,转去的目标专业分布情况见表2所示。

3 关于学习动力

对于自己的“学习动力”是什么,分专业回答情况与分析如表3和图3所示。

4 关于学习目的

对于“你认为学习的目的应该是什么?”问卷给出的选择答案是:

A)提高个人乃至全民的素质;

B)掌握一技之长,找个好工作;

C)满足考试要求,为了获得文凭;

D)没有想过。

对于此问题,分专业回答情况与分析如表4和图4所示。

5 是否准备考研

分专业对于“报考研究生”的意向情况与分析如表5和图5所示。

6 良好的学风表现在哪里

对于“你认为良好的学风应该表现在哪里?”问卷给出的选择答案是:

A)按时上课,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

B)考研、考托福等蔚然成风;

C)班级同学间比、学、赶、帮、超,课外活动精彩纷呈;

D)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和进度;

E)不清楚。

对于此问题,分专业回答情况与分析如表6和图6所示。

7 与高中相比,大学学习生活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对“与高中相比,大学学习生活的最大特点是什么?”问卷给出的选择答案是:

A)课程科目多,考试频率低;

B)课程时间安排较轻松;

C)强调自学能力,注重个性发展;

D)其他。

对于此问题,分专业回答情况与分析如表7和图7所示。

8 部分学生被“退学试读预警”或“责令退学”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你认为部分学生被‘退学试读预警’或‘责令退学’的原因是什么?”问卷给出的选择答案是:

A)学校当局心太“硬”;

B)学分制度不完善;

C)学生自身问题(学习态度、目标);

D)不清楚。

对于此问题,分专业回答情况与分析如表8和图8所示。

9 如何看待大学里流行的“一个月读书原则”

对于“你如何看待大学里面流行的‘一个月原则’(即考前一个月才读书)”的问题,问卷给出的选择答案是:

A)很有效率,足够应付考试;

B)短期效益,不利于真正掌握知识;

C)应该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

D)其他。

对于此问题,分专业回答情况与分析如表9和图9所示。

10 电脑和网络进寝室,你将如何利用

对于“如果电脑和网络进入学生寝室,你将如何加以利用?”,问卷给出的选择答案是:

A)积极投身于网络游戏;

B)浏览各大网站(BBS)获取最新信息;

C)作为学习的延伸,查找相关的资料;

D)其他。

对于此问题,分专业回答情况与分析如表10和图10所示。

11 如何体现良好的个人修养

对于“你认为良好的个人修养应该表现在哪里”,问卷给出的选择答案是:

A)举止谈吐得体;

B)待人有礼貌;

C)衣着整洁;

D)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

对于此问题,分专业回答情况与分析如表11和图11所示。

12 职业的兴趣志向

对于“你的职业兴趣是什么?”问卷给出的选择答案是:

A)专业相关的管理与服务(例如计算机的信息管理人员等);

B)专业技术人员(例如计算机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等);

C)公务员;

D)自己开公司经商等其他。

对于此问题,分专业回答情况与分析如表12和图12所示。

13 简单分析与思考

下面,我们根据问卷调查收集来的数据,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1)在经历了多年的招生(第一志愿率)滑坡之后,计算机专业的人气正得到回升,其第一志愿率达到了75.4%。结合各专业的第一志愿率和实际招生情况可见,尽管我们正在积极发展IT新专业,但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的认同度要明显高于其他IT专业。积极培养高素质、厚基础,适应强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积极发展计算机专业高年级的专业方向,仍然应该是计算学院专业建设的主流之一。

2)对计算机专业希望转专业新生的愿望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经济管理类专业是转专业的主要目标,占了53.2%(包括经济管理、国贸和金融管理);另一方面,希望转专业但尚不清楚转向何方的学生人数也不少。

3)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七成以上)认为读大学主要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有许多学生(三成以上)认为自己的学习维系着家人的幸福;许多同学(40%)认为学习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乃至民族的素质;多数同学(57%)认为读大学主要是为了获得一技之长,而只有极少的同学才认为读书就是为了通过考试和获得文凭。

4)从统计数字看,有将近90%的新生想过要考研究生,并且有将近30%的同学明确要考研究生。在强调应用性的独立学院教学组织中,如何引导好新生的这部分积极因素值得我们认真考虑。另一方面,对于什么是良好的学风,学生大都有着积极的想法:30%以上的学生认为良好的学风应该具有良好的课堂规范;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良好的学风应该包括学习攀比和精彩纷呈的课外活动;近3成的学生认为良好的学风应该体现在为自己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上;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学生并不认为考研和出国是好学风的必要成分。

5)对于部分学生被“退学试读预警”甚至因成绩极差而被“责令退学”,大多数同学(70%以上)认为这是这些学生自身在学习态度上存在的问题所至,但也有不少同学(近30%)认为这中间也存在着制度不完善和处理过严等问题。

对于某些学校严格的“考试作弊取消学籍”的处理,半数以上的学生表示认同,认为是“严肃学风”和“道德教育”,但也有不少学生(40%)认为“处理过严”、“做法欠妥”,认为这和考试制度的不完善也有关系。

6)对于大学学习生活的特点,绝大多数同学认为主要体现在“强调自学能力,注重个性发展”上。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这些学生是在“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背景下“考”上大学的,但刚进大学突然遭遇“课程科目多、考试频率低”,新生大都在自己的学习安排上存在不少问题,我们的新生教育和引导应该在这个方面多做工作。例如,有些班主任引导学生为自己制定个性化的“个人课表”,建议新生把课堂教学和自修学习一比一配套,强调自学也是大学学习的一个主要方面等,这样的组织和引导对于新生的养成教育颇具好处。

7)绝大多数同学都不赞成考试前一个月才读书的学习态度,他们认为“应该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学习上的“短期行为不利于真正掌握知识。对于“电脑和网络进寝室”,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这是“浏览信息”、“学习延伸”的契机,但为什么每每好的动机(电脑和网络进寝室)总造成不好的后果(网络游戏严重影响学习),这是网络时代我们需要积极面对的一项系统工程。

8)对于“如果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不能吸引自己,你该如何对待”的问题,半数(49.4%)的学生选择了“加倍集中精力,试图跟上老师的思路”,但也有半数的学生选择了“随便应付”(20.5%)、“干脆不听,自己看书”(26%)和“翘课”(2.9%)。独立学院是以教学为主的大学,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9)对于“良好的个人修养应该体现在哪里?”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应该主要体现在“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上,他们认为:“举止谈吐得体”、“待人有礼貌”和“衣者整洁”等都是良好个人修养的一部分。

10)对于“最理想的职业”新生有着各种理解,但其中“个人发展空间大”被认为最重要;对于个人的职业兴趣志向,大家也有着各自的憧憬:有60%以上的学生愿意成为专业人员,有14.7%的学生想考公务员,但也有不少学生明确表示自己的志向是经商当老板。在今天“就业率”是用“签约率”来代替的,那么这些年轻“老板”们该如何体现其“就业”?

14 后记

在完成上述问卷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后,突然想到了“人之初 性本善”的话语。尽管今天独立学院面临着严峻的学风建设问题,但这些统计数字表明,我们的大学新生曾经是如此之可爱,如此可圈可点。“因材施教”,积极进行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我们任重而道远。

长期起来,我们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主要停留在定性方式上,而重视对学生,尤其是新生基本数据的收集,是学生管理科学化和信息化的基础。这样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还需要系统化,在不同年份的新生之间和同一批学生在不同年级之间的情况进行长期的跟踪和对比,以探索和总结教育管理工作中带规律性的内容。

上一篇:网络教育系统在大学中的发展前程 下一篇:协同化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