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警惕饮水安全!

时间:2022-10-06 07:26:40

大旱,警惕饮水安全!

百年一遇,超过5100万人受灾,2000万人遇到饮水困难――2010年的这个春天,我国西南5省区市正在遭受历史罕见的大旱。云南、广西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的程度,贵州省秋冬连旱,出现80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旱情。

大旱之际,难免“渴不择水”,饮水的卫生与安全就越显得愈发重要。本期“热点关注”,我们特地邀请到水资源与环境卫生方面的专家,与大家共同关注――

为探访西南大旱期间居民饮水的现状,记者走进云南重旱区一个普通的村庄。在村民李绍荣的家,他和老伴正吃午饭,上次喝汤的时间是三四个月前了,他们每天每餐只吃简单的米饭、腌菜和几小片萝卜。屋子里布满灰尘,毛巾又干又硬,像硬纸板。老人舍不得浪费有限的“生命水”,每天只用几滴水湿润一下眼睛。

洗菜、刷碗、喂牲口……水在这里要经过数次使用,家家户户都配备了各式各样的盛水工具。在平班镇岩晚村腊岩、胆红两屯共用的一处泉眼,密密麻麻摆放了35只水桶,排队等候舀水。在村庄另一头的一个山坳里,许多居民正在一个快要干涸的泥塘里舀水。但村民们舀出的,基本都是浑浊的泥水,在记者看来,这样的水是根本不能饮用的。

上面引用的,是《长江商报》的一篇报道。可以看出,旱区的饮水已经到了十分危急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旱区群众想尽一切办法找水,山泉水、地下水、溶洞水、沟渠水、堰塘水……无暇顾及水质的好坏,凡是能找到的水,都成为宝贵的饮用水。然而,旱灾造成水源减少,生活饮用水匮乏,清洁、消毒条件受限,水质易受到污染,易引起痢疾、甲肝、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的暴发!因此,大旱期间,与找水同样重要的,是饮水的安全!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的一份统计报告指出,印度每年有将近80万人死于不干净的饮水和恶劣的卫生条件。其中因霍乱、伤寒和痢疾等相关疾病引发的腹泻死亡人数就超过40万,最为严重;其次是饮水和卫生不洁间接造成的营养不良,死亡人数超过21万人。报告还指出,孟加拉和阿富汗的情况更为恶劣,居民因饮水和卫生不洁而死亡的比例超过印度。

水是生命之源,水的卫生状况与人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

如何变“脏水”为饮用水

干旱地区的灾民由于饮用水奇缺,往往“渴不择水”,一切能找到的水源都能成为灾民的饮用水。那么,如何将达不到饮用标准的“脏水”变成安全、放心的饮水呢?

首先一定要避免直接喝生水,煮沸(把水烧开)是最常见并且非常管用的水消毒方法。

煮沸消毒法:是一种最简便而有效的消毒方法。一般细菌在水温80℃左右就不能生存,将水煮沸几分钟后,可以将水中绝大部分细菌、病毒杀死。

如需要远距离运水时,要注意防止运水过程造成饮水的污染。送水工具在使用前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如果是很浑浊的水,需要先经过沉淀处理,可采用3罐(缸)储水法。有条件的地方,可往水中投加适量的碱式氯化铝、明矾等混凝剂促进沉淀。水的过滤也可以有效改善水质,最好能修建沙滤池,让水通过沙子和石砾的过滤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也可使用纱布、毛巾等物品进行简易过滤。

3罐储水法:第1罐中的水经过1天的沉淀后,取上面清水转至第2罐中,再经过1天的沉淀后转入第3罐储存备用。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优氯净、漂白粉等消毒剂进行水的消毒。

氯化消毒法:常用的氯制剂有漂白粉、漂白粉精片(有效氯60~70%)等。方法是先将漂白粉精片捣碎,调成糊状,倒入水中,半小时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对桶水、缸水消毒,一般使用含氯消毒片(如漂白粉精片)等进行消毒,投药量按每50千克水加入漂白精片1片或漂白粉1~2克。对井水消毒,投药量为每立方米(1000千克)井水加漂白粉精片10片或漂白粉10克;公用井水投药每日2~3次,家庭井每日1次。

即使采取了各种措施,干旱造成生活饮用水匮乏,还是很容易引起痢疾、霍乱、甲型肝炎、伤寒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等疾病的传播。因此,如出现身体不适,应请及时到当地医院诊治。

节水,随时随地

如今,水资源节约利用的呼声响彻地球的每个角落。节约用水是缓解是水资源缺乏的重要措施,在干旱缺水地区,更应该重视节水。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窍门可以节约水的使用。

(1)一水多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水得到充分利用,节约大量的生活用水。比如洗脸水再用来洗脚;清洗蔬菜时,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进行清洗,应将水放入到盛水容器中,先清洗叶类、果类蔬菜,再清洗根茎类蔬菜。在家里放置一个废水桶,将各种生活用水(洗菜水、洗衣水、洗脚水)收集起来,用来冲厕所或浇灌蔬菜和花草。

(2)减少水的白白流失。洗手、洗脸时应在打肥皂时关闭龙头。刷牙时,应在杯子接满水后,关闭龙头。洗澡时不要长时间开启喷头,应先打湿身体和头发,然后关闭喷头,再使用浴液和洗发水,最后一次清洗。衣物要集中洗涤,且尽量减少洗衣的次数;小件、少量的衣物提倡手洗;洗涤剂要适量投放,过量投放会造成水的大量浪费。

水源珍贵,怎样选择与防护

常见的水资源包括降水(雨水、雪水等)、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水库水、山泉水、池塘水、沟渠水等)和地下水(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水源选择的原则主要是水质良好、水量充足并且便于防护。

一般情况下,来源于地下水的井水水质较好,是优先选择的水源;其次是流动性比较好的山泉水和江河水,湖泊水和水库水的水量比较充足,也是经常可采用的水源;在干旱缺水地区,雨雪水、池塘水和沟渠水也可充分利用。

此外,要树立保护水源的意识,避免水源周围的污染,将人畜饮用水源分开,水源点要设立保护区,禁止排放有毒物质,如废水、废渣、垃圾、粪便等污染物。水井、池塘、沟渠等取水点周围100米范围内不能有粪坑、垃圾堆等污染源,河流取水点上游1000米和下游100米内不能有工农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

上一篇:心律失常应如何治疗等 下一篇:丙肝抗体您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