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

时间:2022-10-06 06:38:24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内在的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外在的要求转化成内在的需求。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 如果对所学数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创设各种情境,营造愉快的气氛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

1 通过培养学生自身行动,激发兴趣

教育之父赫尔马特说过,任何个体在获取知识时,其兴趣都要发生四个阶段的变化即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可见最后要真正获取和巩固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行动。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出发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我通过开设数学活动课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完《年、月、日》知识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2008年的年历。通过实践数学活动使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消除了对数学的厌倦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巧设练习性情境,激发兴趣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思维品质、实施因材施教、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教学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新、好奇、好强、好胜等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练习,对练习的层次、方式、题型等作科学的安排,适时适当安排一些游戏、竞赛、开放性练习等,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升华学习兴趣。

3 创设操作性情境,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少不了动手,探求新知识,更离不开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是一种特殊的反映其内部思维的认知活动。我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并通过他们自己动手测量、演示和操作来获得学习成效的情境。这种情景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使他们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4 营造“竞争”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经常在课堂中创设一个竞争的情境,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大多数学生,恰当地开展一些游戏竞赛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把新知识寓于游戏竞赛活动之中,通过游戏竞赛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教学中做到,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用竞争来消除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好胜、好强的特点,在课堂练习中,开展“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夺红旗比赛”、“谁是小能手”、“小组对抗赛”等竞争活动。这种竞争,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有效的发展。实践表明“竞争”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5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我们经常说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但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我们尽量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能从生活中引入的,尽量从生活中引入。如:在学到有关比较分数大小时,教师先由学生讲出生活中的分数有哪些,再要根据学生所举例子中的两个生活中的分数直接引入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虽然使用的不是课本给出的两个分数,但这样却让学生感觉到这是我们身边的“数学”,而不是老师的“数学”。这样的引入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着浓厚的生活色彩,有着学生乐于参与的空间,让学生们去思考、去想象、去创造。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感到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

6 通过做游戏游戏,激发兴趣

游戏是儿童最熟悉,最乐意参加的活动。儿童是在游戏中成长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符合儿童的游戏活动,启发学生在喜悦中理解和掌握概念、规律,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把单调,重复,类同的数学知识游戏化是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好方法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其注意力和观察力都有明显的加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容易被调动起来。

小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其中不乏许多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无法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惧怕数学。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方面,教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时侯,必须要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走近数学、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做到快乐地学、主动地学,越学越爱学。

总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十分重要,是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生物探究性学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为了明天最美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