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思念的骊歌

时间:2022-10-06 06:30:4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是巴金老人的两篇短文《日》、《月》,其中《日》比较浅显,学生读了也能够马上理解文章的主旨,而对于《月》,教参的解读是:

“与千百年来吟月的诗不同。”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里的娥和飞蛾、夸父是相似的,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只不过飞蛾和夸父是追求光和热,而娥却妄想去改变这个冰冷的星球,改变那冰冷的月光。但是他们的精神都是值得赞颂的。他们都是作者的理想的化身。”

“《日》和《月》虽然风格不同,但作者的思想感情却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在谷的夸父,还是希望可以用自己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对此,学生难以理解,笔者也不敢苟同。

我认为,《日》与《月》不仅风格不同――一个激情洋溢,一个细腻静美,而且主题也大不相同。《日》抒发的是对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为了祖国的光明正义而英勇献身的志士仁人的赞美之情,而《月》所抒发的只是作者凄清孤寂的思念之情,跟什么力量、信念是挨不上边的。

我认为,对文章的解读一定要立足于文本本身,而不能架空文本去作牵强附会的理解。

首先,文章反复出现了跟思念相关的句子,分别在开头、中间和结尾,可谓一唱三叹,反复强调。而我们知道,文章反复出现的句子总是跟主题有所关联的。

――“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

这是文章的开头,“我”在望月,便想某某人也在望月,这不就是真切的思念之情吗?至于某某人指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是作者思念的人。

――“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罢,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这是文章的第二段,思念已经由小“我”的个人思念扩大到“我们”的集体思念,指出对月思人已经是人们的共情。

――“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

这是文章的结尾,对嫦娥奔月的传说作者作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嫦娥之所以愿意忍受广寒宫的孤寂奔向月亮,是因为心中思念着某个理想佳人。

这是三句明显的揭示主题的句子,我们再看文中写得最精彩的三到四段: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这里,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月亮带给人的孤冷凄清之感,这凄美的意境让我们自然地想起了许多古诗: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苏轼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试问:这些诗句哪一句不是倾诉着缠绵的相思之情?哪一个身处孤冷凄清之境的人不对月陡生思念之情?

最后,再看全文的抒情格调。《月》与《日》不同。《日》多为短句,铿锵有力,读来热血沸腾,适合抒发豪情壮志;《月》则长句居多,哀婉缠绵,读来凄凄惨惨,适合倾诉个人情思。

至于教参扣住“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生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和“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这两句,就认为《月》也是表达一种黑暗追求光明的人生理想,实在是断章取义牵强附会。前一句,不过是在强调月光之冷罢了,无意象征什么黑暗的社会或势力,因为这种象征意义实在是太突兀了:上文在极力为思念这个主题作各种铺垫和渲染,不可能这一句来个急转弯,下文又转回去思念吧?

后一句,先看句子,是个反问句,转述成陈述句就是“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不可能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作者之所以用反问句,是因为反问句可以强调月球之不可再生,语气更坚定,不容置疑。既然如此,嫦娥奔月想使其再生就毫无意义愚蠢至极,就是无谓的牺牲。在当时的时代,作者不可能去鼓励人们作无谓的牺牲吧?更何况紧接着作者就用一个委婉的疑问句对嫦娥奔月的缘由作了一个大胆的揣测: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罢。换句话说,就是作者认为嫦娥是因为相思而奔月。

综上所述,虽然《日》、《月》是写作时间紧紧相连的两篇短文,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它们的主题一致,恰恰是风格和主题都迥乎不同的两篇散文诗。

上一篇:考场作文中的“另类”片段组合美 下一篇:辉煌的沉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