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示安逸,内固精神

时间:2022-10-06 04:20:22

踢、打摔技法是太极拳散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长期以来太极拳片面强调推手的练习,忽略了踢、打抨等技法的训练,严重影响了太极拳运动的伞面发展、太极举的踢、打摔技击是在推手“听劲”的基础上,运用太极拳的整体和速度优势,在实战过程中控制对抗节奏,加强打击效果,感知对手“劲路”,从而有效地捕捉战机,随时表现出“稳、准、狠”的技山特点,同时对自身防卫严密,不让对手有机可乘,从而立于不败之地。下面就人极拳踢、打技法试举几例,以供读者参考。

1.“金刚捣碓”踢法

动作:甲乙双方成格斗式(穿深色裤子者为甲,穿浅色裤子者为乙,下同)(图1)。乙方以后手右直拳猛击甲方面门。甲方迅速以双手捋其手臂,同时抬前脚踩蹬乙方前腿膝盖(图2)。

要点:甲方精神集中,在乙方出拳的一刹那判断准确,接手后沾粘劲要足,右手控其腕,左手控其肘,成捋带之势、乙身体前倾,必想后撒,甲趁势踩蹬要狠,达到一击取胜。

说明:太极拳腿法一般采用低腿技法,其好处在于灵活性和隐蔽性高,攻防兼备,对保护自身和稳定身体均有利。

2.“摇拦肘”技法

动作:甲乙双方成格斗式(同图1)。乙方以后手右摆拳猛击甲方头部。甲方前脚踏上一步,左拳向上迎击乙方右拳(图3),同时松左胯转腰,以右肘猛扫乙方头部(图4)。

要点:当乙方右摆拳出来时,甲方要掌握时机,果断迎放出来,使其招法不能展开,这就是太极拳提前控制对手“劲路”的精妙所在。右扫肘要很,以腰为釉发力,扫肘的高度不低于自己肩部,以防对手的左手攻击。

说明:封闭对手的“劲路”,是太极拳主动进攻的典型打法。在运用迎卡战术时,注意不可硬拦硬架,而是要改变对手发力的方向和路线,使其露出空隙,趁虚而人。

3.“进步掩手捶”技法

动作:甲乙双方成格斗式(同图1)。乙方突然上步,以左前刺拳击打甲方面部:甲方迅速束身上步,以右手掩其左拳背,同时左拳击乙方腋下 (图5),

要点:甲方出身上步、出拳发力要一气呵成,整体运动。在左拳击出时,右拳要回收防守,以防乙方突然变势。

说明:甲方遵守“敌不动,我不动,我意在敌先;敌微,我先动,我意亦在敌先”的内家技击原则,在对手前刺拳杀伤力不大而后手拳蓄劲待发的情况下,果断采取置敌丰攻下不顾,而主动打击对手弱点的“逢实击虚”的打法。

在激烈的技击对抗中,形势瞬息万变-在如此不确定的技击环境中,能否准确运用太极拳“听劫”和“粘劲”的特点,来控制对手的“劲路”,使对手火人控制身体的能力而跌倒,并能稳定自身的平衡不被对手破坏。就需要对太极拳的控摔枝法加以研究。

4.“反云手”技法

动作:甲乙双方成左格斗式,甲方手臂放松(图6)。乙方以右前刺拳击打甲方头部。甲方正乙方出拳同时,右脚上步踏进乙方两脚之间,闪身让过乙方右拳,同时以左手拍击乙力右臂,使其身体前倾,同时身法“寓正于斜”,以右掌根拍击乙方右耳根(图7)。

要点:甲方要掌握好上步的时间差,要上步至乙方两脚之间:“脚踏中门夺地位”,使乙方步法。拳路无施展空间,被甲方控制。

说明:甲方熟练运用“守中用中”的技击原则,控制对手的运动空间,化打合一,顺敌之势,一击而胜。

5.“迎门靠”技法

动作:当乙方运用身高或力大优势,以双拳或双掌向甲方腋下插击时,甲方以束身双掩手缠开乙方双手,使其中线附近露出空隙(图8),甲方发整体爆发力,以肩头为点,猛撞乙方胸口,将具震伤或震开。

要点:甲方在分开乙方双手时,要熟练运用太极拳特有的“缠丝劲”。打击效果取决于甲方是否敢于贴近,能否“吃”牢对方,发放是否果断。

说明:“迎门靠”是陈式太极拳绝技,许多陈式太极拳前辈均擅长此用法。此招攻占点小,运用腰力发出短脆的弹抖力,杀伤力较大,应慎用。

6.靠劲摔法

动作:甲乙双方以散推方式搭手(图9)。甲方运用引进之法,以左手虚拿乙方右腕,以右手控制乙方右臂向里采拿(图10)。乙方身体前倾后,甲方以后腿向前蹬地,以肩、肘部猛撞乙方侧面,将其发放摔倒(图11)。

要点:甲方在引进时,周身须圆转如意,将乙方手臂引长方可采拿。采拿时,须防其变招。

说明:此摔法深得人极拳原理“引进落空合即出”之妙、引进时示之以弱,故意露出破绽,诱使敌冒进;发靠劲时借力打力,趁乙方身体前倾而急于向后平衡身体的空当,瞬间发力,将敌击倒。

上一篇:自身已具备,返向身外求 下一篇:对《太极五行与春夏秋冬》一文的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