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十三五,教育进行时

时间:2022-10-06 04:16:38

布局十三五,教育进行时

编者按:

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来,教育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2016年的全国两会,既承载着“十三五”开局的使命,又担负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倒计时”阶段谋篇布局的压力。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应时之举,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题中之义。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专门对2016年的教育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报告指出要“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提出了当前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

一是提高质量。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二是促进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围绕两个核心目标,报告强调了2016年教育要做的重点工作。

首先是投入。教育经费投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保障。报告指出:公共教育投入要向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

其次是改革。不均衡的教育是谈不上公平的。报告针对当前教育的薄弱环节,提出了“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办好特殊教育”、“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五个方面;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再次是惠民。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一是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二是对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三是落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政策;四是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落实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就学和升学考试政策。

最后是责任。报告强调要落实发展教育事业的责任,提出,“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要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成才担起责任”。

报告回应了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热点,为2016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创造中国人美好生活的起点。也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执政诺言的信守。

关键词1:回归教育的本质

[什么是回归教育的本质]

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关注生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尽快完成从知识本位的传统教育向能力本位的现代教育转型,从同质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型,从手工教育向现代智能教育转型。

[如何回归教育本质]

不以分数论英雄,培养公民为目标-应改变传统的强迫、灌输、高压的育人模式,改变传统教育的评价方式和以分数为“教育GDP”目标的考核方式,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终极目标。超大规模“考试营”不再有,学校成为伊甸园-不应再有超大规模学校和“高考集中营”,校园会成为孩子们真正的学园、花园、家园、乐园。智能教育广运用,大数据助力教育管理-应当将在线教育、翻转课堂、微课程等智能教育模式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育中,并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在教育评价与管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2:教育供给侧改革

[什么是教育供给侧改革]

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丰富教育供给结构,逐步打破原有单一的培养模式、统一的课程资源、僵化的考试评价,为受教育者提供更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

[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

提高教育供给质量-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使其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丰富教育供给结构-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的新供给侧结构。

关键词3:创新教育

[什么是创新教育]

以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为特征,以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与机制。

[如何实现创新教育]

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4:协调教育

[什么是协调教育]

构成教育发展的诸因素合乎规律的变化,其形成的结构有机统一并与外在环境(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处在良性互动状态。

[如何实现协调教育]

缩小教育差异,坚持“就近入学”-国家教育投入优先向西部地区、边远农村倾斜,省级政府应大力缩小县域内的城乡差异、校际差异。遵循“就近入学”的基本原则,合理规划好农村学校。扶持教育短板,促进协调发展-加大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中的“短板”,如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地方高校,以及家庭教育、特殊教育等的扶持力度。

关键词5:绿色教育

[什么是绿色教育]

一种教育发展理念与机制,一方面指绿色教育生态环境的建设,提倡教育要追求“绿色”教育质量,不能“唯分数论”,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是指注重生态教育,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

[如何实现绿色教育]

归还学习自,全方位宏观育人-把学习的自、发展权还给学生;由“重教到重学”,再把品位提高到全方位宏观育人,特别关注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的培养。跨学科深度融合,实践落实绿色教育-把生态教育编写为跨学科综合课程,和其他相关学科深度融合,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激发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例如倡导使用环保教材、师生摄取绿色食品等,在实践中落实生态教育。

关键词6:开放教育

[什么是开放教育]

用开放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开放与国际化,拓展教育改革发展的巨大空间的一种教育发展理念。

[如何实现开放教育]

第一个是对外开放,第二个是对民间开放-对外开放即对国际开放,意味着教育的“请进来”和“走出去”。“请进来”,让国际优秀教育资源在中国汇聚,成为中国的智力资源之一。走出去,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国教育理念、内容与人力,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对民间开放则是指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利用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同时充分发挥教育第三方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7:共享教育

[什么是共享教育]

用共享的发展理念来引领教育公平与教育精准扶贫,让全体社会成员“一个也不能少”地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成果。

[如何实现共享教育]

共享教育的核心内涵在于均衡,尤其是教育资源的均衡。资源的均衡包括地段教育资源均衡和学段教育资源均衡。

关键词8:教育质量

[什么是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将进入“提高质量”的新阶段。

[如何实现教育质量]

在保障教育公平同时,提升教育质量,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进一步缩小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区域、校际差距,特别是加强中西部农村教育能力建设,使更多孩子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同时让更多贫困学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关键词9:互联网+教育

[什么是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其本质就是在师生分离的情况下,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有效实施教学和学习活动的新型教育形式。

[如何实现互联网+教育]

基于数字化特征的互联网,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网络云端能够通过学习过程检测学习者的水平和状态,实时动态推送针对性的学习方案,实现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使得低成本、规模化的因材施教有了得以实现的技术手段。互联网跨越时空的开放性特征,使得所有领域的教育资源都能够被便捷分享。学习者可以在全球性的广泛教育资源系统中,汲取所需的知识资源,可以以几乎免费的方式,获得任何一门成熟课程体系最受欢迎的讲课视频及学习资料等。

关键词10:教育法治

[什么是教育法治]

通过对教育关系、教育行为和教育发展的协调、规范和引导,以保障教育秩序,达成教育目的的一个实践过程,法律规范在教育的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何实现教育法治]

首先,教育领域仍然存在法律空白,需要完善。其次,需要提升教育规章层级,《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做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从传统上看,教育系统比较重视事前管理,如行政许可,但是对事中监管和事后惩处等重视不足,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手段应用较少。

以创新发展激发教育活力,以协调发展优化教育结构,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风尚,以开放发展拓展教育资源,以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历史的脚步永不停歇。为人生赋值,为社会定型,为国家和民族立心铸魂,一幅学有所教、人人出彩的“中国教育画卷”正在 灿然展开。

上一篇:做个有“匠心”的教师又何妨? 下一篇:小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