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高程代替四等水准测量的研究

时间:2022-10-06 01:38:53

RTK高程代替四等水准测量的研究

【摘 要】伴随测绘科技的迅猛发展,RTK定位技术以其实时、高效、精准的优点,在工程测量、定点放样等方面被普遍应用,然而限于高程异常模型的制约,对于RTK高程测量的实际精度造成一定影响。本文拟从介绍RTK高程拟合原理的基础之上,以工程试验的形式对基于CORS系统下的RTK测高精度进行统计分析,判定其与四等水准精度间关系,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意义。

【关键词】GPS-RTK;高程拟合;CORS;四等水准

伴随现代测绘技术的日益成熟,GPS-RTK定位测量作为创新性突破,可实时提供待测点位的厘米级坐标数据,其平面测量精度较高,然而我国采用的高程系统为正常高系统,与GPS所直接测定的大地高之间,两者存在一定的高程异常,因此关于GPS-RTK的高程精度的问题,长期是工程实践的关注热点,同时近年来国内推广建设的CORS系统,扩大了传统GPS-RTK的作业范围,通过虚拟参考站技术,提升了RTK高程测量的精度,为代替四等水准测量提供了可能。

1 GPS-RTK高程测绘原理

GPS-RTK(Real Time Kinematic),即以载波相位动态差分测量的形式,借助无线电UHF电台、GPRS/3G/CDMA数字通讯技术等,实现基准站与流动站间的同步观测,消除或减弱电离层、对流层等系统误差影响,从而快速、实时、高精获取点位3维坐标(X,Y,H)。

当进行高程测绘时,RTK首先在WGS-84框架下,确定地面点位的空间大地坐标数据(B,L,H)其高程信息分量H为待定点沿着椭球面法线,延展至地球椭球面的间距,即大地高,而我国所采用的高程基准为基于重力线与似大地的正常高系统,二者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在高程测量时,将测得的大地高,结合高程异常,即可解算出该点的正常高。

图1 大地高与正常高关系示意图

2 GPS水准高程

从GPS-RTK高程测量的工作原理分析,可知求取高精度高程异常的重要性,因此测区内要具备一定数量的GPS等级点,然后利用GPS水准高程,通过多项式曲面拟合、曲面样条拟合等形式,采用数学方法建立相应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内插求解待测点的高程异常,进而获得相应的正常高。下面以多项式曲面拟合为模型,分析其内插求解过程:

假定待测点P的高程异常值与其平面位置的关系如下:

令,

则构成相应的数学矩阵:,

式中

当对应的GPS等级点矩阵,残差满足最小二乘原理时,求解出的相应函数因子,即为高程异常多项式曲面函数的参量,进而内插解算出待测点的高程异常值,所以对GPS高程测量而言,其原高等级GPS起算点的数量应至少大于3个,方能建立具备一定精度的高程异常曲面模型,求解出符合实际的点位高程数据。

3 基于CORS网络的RTK高程精度分析

从传统GPS-RTK测量形式上分析,由于流动站与基准站间距离的增大,伴随信号传递质量、高程异常模型变化等因素,也对RTK测量的精度造成极大影响;而CORS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络的出现,以现代无线数据通讯技术为手段,在广域基准站覆盖区域内,借助虚拟参考站的方法,优化了传统RTK高程拟合曲面的精度,在信号覆盖范围内均可获得高精度、全天候、实时化的平面与高程数据。

以CORS-RTK的形式,选取12个四等水准点进行实地测绘,并与已知控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判定RTK作业的高程精度是否满足四等水准要求。测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无高大建筑物和高强度电磁干扰源,适合GPS测量。由于测区面积较大,采用布尔莎七参数进行坐标转换。首先通过VPN网络接入CORS,然后采集覆盖测区的5个高等级GPS控制点,求解坐标系统转换所需要的七参数,在判断残差因子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以流动站的形式依次在BM01-BM12点进行坐标数据采集工作,点间距为6km左右。其中BM01-BM04测量2次求均值,采集时长每次10s;BM05-BM08分别在上午与下午各测2次,共计4次,采集时长每次10s;BM09-BM12类似BM05-BM08,采集4次,但采集时长每次延长至20s;然后将其高程数据与相应的已知点数据进行对比。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基于CORS的RTK高程测绘较差精度统计表

点号

RTK高程测量精度统计(cm)

最大较差

最小较差

平均值

BM01-BM04

4.3

1.8

3.4

BM05-BM08

2.8

0.9

2.3

BM09-BM12

2.6

0.7

1.8

经二者数据对比发现,CORS网络环境下,在控制点覆盖区域内,不同的观测时段与观测次数对于待测点的精度存在一定影响,通过上午与下午分时段对待测点进行测绘求均值时,可获取满足高程3cm以内的精度要求;当在固定解的情况下,过于延长观测时间,对于测量的精度提升效果不大。

选取相应的测段,进行测段高差检验,点位高程内符合精度良好,测段高程较差在1.4cm左右。根据《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完全满足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的要求,同时也满足《城市测量规范》关于最弱点高程中误差小于2.0cm的规定。可见,通过选取网形较好的高等级控制点,准确求解RTK坐标转换参数,在控制范围内可获取精度较好的高程测量数据。

4 总结

本文从GPS-RTK高程测量的原理出发,分析了求解带定点正常高时所必须解决的高程异常求取问题,并通过工程试验的形式,在CORS定位网络环境下,采用流动站RTK测绘的方法,按照不同的观测时段和采样时间,对相应的四等水准点进行高程数据采集,最终经过点位较差对比分析与测段不符值测算,可得出在控制点网线良好的情况下,利用RTK测量适当延长相应的数据采集时间、增加不同的观测时段,完全可以实现区域内代替四等水准测量的工作,降低光学传统水准测量的难度,对于指导水准测量工程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袁峥,崔逍,万宏德,等.网络RTK在宁波机场快速路工程首级控制网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11(10).

[2]张战伟,张秀佳,等.淄博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系统的拓展应用[J].城市勘测,2011(3).

上一篇:浅析电子显示的亮度控制技术 下一篇:GNSS控制网在特殊地形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