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2-10-06 12:57:25

探析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的构建

摘 要: 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时期,应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经千年积淀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其主要来源。本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内涵,从它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展开研究,通过两者关系的分析,为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互动模式 探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思想观念、道德素养、政治觉悟的一门教学活动,其中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和理念,在教学课程体系中处于主要位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逐渐完善,教学不仅要立足社会、自足新时代,还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和传统文化,基于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历史构建思想政治教学的新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是对历史的传承,其中包含了很多先进思想,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弘扬文化的有效形式,两者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彼此之间互相促进、相互影响。作为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自身就具有教化功能,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离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的弘扬也必须依赖于思想政治的教育形式,只有批判地继承,积极汲取营养,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思想代代相传。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古代时期,传统文化具有教化的功能,是文治的一种手段,强调的是伦理道德的教育。简言之,文化就是一门综合学科,包括知识、艺术、法律、习俗、信仰等,是能力的总称。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具有历史价值的、经过长时间沉淀积累而来的文化,具有民族创造性的鲜明特征,源远流长而又博大精深,传统节日、中华武术、民间工艺、饮食文化、传说故事等都包含其中。

顾名思义,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人类思想进行的教化,是指社会或社会集团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实施过程中还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因此,可以构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模式,吸收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的精华,达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同时可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传播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思想政治中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传统文化弘扬传播后带来的智慧与思想,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展现传统文化的外在形式。思想政治的弘扬离不开文化的积淀,传统文化的持久性传播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学。

二、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的可行性

(一)从内容角度

文化是社会形态的集合,是一个人内在的底蕴,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而又深远持久的,我们常说的价值观、世界观、道德素养、社会行为都是文化外在的具体表现形式,从内容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高度契合,互动明显。

(二)从功能角度

文化是人类在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素养,看似人为而成,但是可以反过来塑造人、影响人。人类的教育也可以看成是文化的教学。例如,儒家学派主张的“仁爱”与“忠孝”,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头脑,对人们培养爱心与忠厚孝顺的品格有深远的教育意义。这些恰恰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题中之意。因此,从育人的功能上来看,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

(三)从目标角度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最大功能就是教育人、培养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也是希望通过思想道德的传播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常说的“君子”就是文化教育目标的体现。也就是说,两者在教育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对人类发展起到主要教育作用。

(四)从价值取向角度

文化是长时间沉淀而来的人生,是对人类生活追求的集中体现,也是传统价值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大学》一书中提到的“大学之道”提倡的就是良好的德行,与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目标相同,两者价值统一。

三、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的重要性

其一,协调好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首先,借助悠久的传统文化,可以加深思想政治教育的厚重感,有关思想的传播不是一纸空谈,它要有丰富的历史传承,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其次,传统文化的内省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德育教育都是思想的精髓,也是当今教学应该研究的主要议题;最后,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魅力,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照本宣科,强调其与传统文化的互动,更易于被人们接受,文化中包含的文学、音乐、体育等知识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切入点,丰富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将传统文化转变为积极的思想。

其二,协调好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模式,可以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的传承一直以来都是学者关心的焦点,只有不中断地发扬优秀文化,才能确保思想的传承。坚持两者的有机结合,实现互动融合,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树立人们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教学中通过实践、锻炼、教育等方式弘扬悠久的文化。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的构建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彼此的关系。想要通过构建两者互动模式实现创新发展,弘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就必须结合实际找到互动的新方式。

(一)理论构建

第一,辩证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其中有很多优秀的精华,但不免会有不值得现代社会推崇的地方。比如,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束缚人们的思想已然不再适合现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科学地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其中的精华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第二,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完善,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因此,传统文化中包含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仔细研读中国经典著作,找出其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利的部分。

第三,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兼具政治性与文化性,要求我们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同时,也应该自觉遵循文化教育的规律,注重不断拓展文化资源、充实文化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学本身就吸借鉴了教育学、伦理学等知识,因此关注其文化价值不仅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与针对性,而且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文化涵养。

(二)具体实践

首先,要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将各类文化要素整合起来,在学习和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借助作品展示、革命区活动等实践活动突出文化的育人功能。

其次,发挥新技术的优势,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等智能化设备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在一起,组织多样化论坛,为人们提供一个沟通的新渠道。

最后,坚持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做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凝聚爱国主义思想,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才。

五、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弘扬新思想,坚持教育功能的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并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传播文化,通过理论与实践共同努力促进人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继红,王易.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域、问题与趋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1:89-93.

[2]张祥浩,石开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56-59+127.

[3]王威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方向[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121-125.

[4]尹才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一部力作――评顾友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1:175-156.

[5]王志刚.传统文化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图绘――《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一书评介[J].黑龙江史志,2013,15:155+157.

[6]李博涵,柏宏媛.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代价值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法制与行政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行政与法)[C].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2,03.

[7]范芹,范国华.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S2:9-11.

上一篇:光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简析火电厂汽轮机异常振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