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笛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时间:2022-10-06 12:18:52

竖笛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竖笛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听力和音准,丰富学生的课余音乐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竖笛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如何改变现状,做好教学?本人认为,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对待竖笛演奏技能的学习;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的放矢的学法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提高竖笛演奏技能。具体措施如下:

一、兴趣为先,改善学习态度

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个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索和行动。兴趣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才会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如何真正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竖笛的兴趣,笔者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调查中还发现,好多学生不知道竖笛的由来。于是我们查询了相关资料,整理了这样一段话告诉学生:“竖笛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很早就成为欧洲非常流行的乐器之一。目前,八孔竖笛在世界各国的音乐表演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维也纳音乐学院这些世界著名的音乐学府到普通中小学校,到处都能见到这种雅俗共赏的乐器。专业的竖笛乐团和竖笛研究学会也比比皆是。世界各国还经常举办竖笛比赛,世界各地的电台和电视台也经常播放竖笛音乐。”学生听完后顿时产生了对竖笛的亲近感和好感。

2.师生范奏,深情并茂 小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从师心理”,老师演奏得情深似海,学生也就喜欢得“一见钟情”。所以教师平时要重视并加强自身的演奏技巧,不断提高竖笛演奏水平。

另外,学生中不乏一些演奏能力较强的“竖笛高手”,教师可让他们先进行预习,再稍加指导,然后请这些学生示范演奏,既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又能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欲望。记得在新授六年级上册《茉莉花》一课时,一开始我就请一名“竖笛高手”上台示范演奏,只见学生听得非常专注,还有些学生不由得跟着旋律哼唱和晃动起来。听完后学生纷纷发出感慨。“太厉害了!”“我们学生吹得竖笛声音还不错嘛!” “老师,我也能吹出这么好听的歌曲吗?”坐在前排的一个小个子同学急切地问道。老师望着他涨红的脸蛋,笑着说:“当然了,只要你喜欢并练习,肯定能学会吹奏竖笛,说不定今后你的水平还会超过她呢!”“真的吗?” “是的!试试看!”老师肯定地回答。于是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课堂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新授环节。

3.运用媒体,听奏结合 学生对新生事物都有着一种好奇心,对新曲也充满了神秘感。我有时课前播放磁带中的范奏音乐,让学生听听有哪些乐器,其中主奏乐器是什么,让学生完整感受音响效果的同时,充分感受竖笛悠扬的旋律。并让学生在学会指法的基础上,跟着磁带伴奏练习,促使学生更投入地吹奏乐曲,表现乐曲的意境。

以学生的听觉参与为主,视觉参与、运动觉参与为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出示符合乐曲音乐形象的多媒体画面、进行符合乐曲情绪的律动等。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学生才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好竖笛,感受竖笛带给他们的美妙旋律。

二、灵活机动,优化学习过程

竖笛虽然简便易学,但毕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乐器。由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水平的差异,尤其在进入高年级后,学生演奏能力之间的差距日益明显。如果制定同样的教学目标,运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只会使这种差距越拉越大。所以,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形成量化可行的评价考核机制 在学期初,教师就应给予学生明确刚性的学习目标,制作类似“语文背书表”的竖笛成绩表,贴于音乐教室墙壁。这既量化了学习内容,又能在学生之间、班级之间展开学习竞争,促使学生更自觉、更有效地学习竖笛。

新课标提出:评价过程中要求定性测评与定量述评相结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及时反馈评价也很重要。对中年级学生的评价内容应重在姿势、呼吸、指法、节奏、音色等基础要求,对高年级学生的评价内容可提升到连贯流畅、装饰音技巧、合奏能力、符合情绪等高层次技能。评价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中的差异,全力肯定学生的一步步努力,以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要相信,一次又一次的小小成功,能成为学生学习动机的“激活剂”。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能促使他们自发地取长补短,同时也挖掘了个体学习的潜能,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这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实践证明,学生正是在相互评价中得以主动有效地成长。

2.建立有效合理的分层合作机制 中年级学生处于初学阶段,学习内容浅显,往往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就能解决学习困难。但进入高年级阶段,学习内容逐渐深奥,合作教学方式日显疲乏,毕竟竖笛演奏能力建立在日积月累的练习过程中,学习进度自然就因人而异,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都拉到同一条“起跑线”上搞“齐步走”。所谓既不能在教学中抹杀“后进生”的学习信心,又不能抑制其他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这一难题,本人的做法是: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合作教学,即分层合作教学。许多乐器集体课多会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再分层施教、分层辅导。在此基础上,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合作,将取得更合理有效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下一篇:数学教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