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铅锌矿山突发环境事件来源分析与应急预案

时间:2022-10-05 11:31:30

某铅锌矿山突发环境事件来源分析与应急预案

摘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环境保护的工作方针,通过分析某铅锌矿突发事件的来源分析,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增强综合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预防和控制蔓延或次生环境灾害的发生,保障公司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

关键词:铅锌矿山;突发环境事件;来源分析;应急预案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25-0122-02

突发环境事件来源分析与应急预案应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环境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环境安全,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各项预备工作,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科学预防,高效处置。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等日常准备工作,强化预防、预警工作,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能力。

1 矿区基本情况介绍

1.1 开采方法

采矿方法为地下开采,倾斜、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用分段空场采矿法,倾斜、急倾斜薄矿体采用留矿采矿法;开拓方式为平硐+暗斜井;开采标高+200~+560m,每隔40m设置一个中段,共设9个中段。

1.2 开拓提升方式

本矿山开拓系统为平硐-暗斜井开拓,各主要运输平硐以上采用0.7m3侧卸式矿车进行运输,主运输平硐以下的中段同样采用0.7m3侧卸式矿车,只是增加了一次提升,在暗斜井内安装卷扬机,暗斜井井口安装绞车,将矿石提升至主运输平硐内,然后再推出硐外。

1.3 采空区处理

为了使地表不塌落或移动,采用了加大矿柱尺寸,使矿房稳定,使之不冒落。在矿房回采完后用废石充填,可有效地控制矿房的地压和限制围岩的变形及地表的下沉。到开采后期,采出废石大部分用于嗣后充填,废石充填量为产生量的60%以上,即3600t/a。

1.4 选矿工艺

从井下开采出来的原矿,进行破碎(先粗碎后细碎)、球磨,采矿废石进入废石场堆存(后期则将废石回填至采空区充填),采矿废水和井下涌水一同进入井下水仓,其中60m3/d作采矿用水回用,66m3/d作选矿用水,其余外排山间小溪。经球磨后的原矿通过螺旋分级机根据粒度进行分级,达到-200目的细矿进入铅浮选工序,未达到的粗矿则返回球磨机再次球磨。原矿经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四次精选后优先浮选出铅精矿,铅尾矿经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二次精选浮选出锌精矿。精矿通过浓缩脱水后外售,尾矿进入尾矿库堆存,选矿废水主要有精矿产品的浓缩溢流水、地面冲洗水和选矿尾矿水,随选矿尾砂一同排入尾矿库内,经澄清后334m3/d作选矿用水循环利用,不外排。

2 企业“三废”排放及处置情况

2.1 废水污染物及其处置情况

公司水型污染源主要是采矿井下废水、尾砂库溢流水及少量生活污水。矿井的正常涌水量一般约360m3/d,和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56m3/d)一道进入井下水仓。井下废水经水仓澄清后,有少量(60m3/d)作为井下生产用水,部分(66m3/d)作为选矿生产用水,其余(290m3/d)井下废水排洪管外排山间小溪;环评时,委托邵阳市环境监测站对其井下废水水质进行了监测,友伟公司矿区的井下废水可以达到《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中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公司尾矿库溢流水和渗滤液在正常生产时,全部打入选厂的高位混水池继续回用,不外排。如遇雨季,尾矿库外的雨水经截洪沟自然外排,尾矿库内的溢流水和坝下的渗滤液,通过在尾矿库下游容积为200m3的污水处理池进行中和、沉淀处理后,再将其引入蓄水池中,能利用的尽量返回选厂循环利用,多余的外排至山间小溪,该外排水的水质可以达到《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具体监测结果详见公司竣工环境监测报告。

2.2 废气污染物及其处置情况

井下采用喷雾洒水降尘、湿式凿岩;强化井下通风系统,同时喷雾降尘、采用水封爆破;尽可能采用密封型设备,并设置通风除尘设置;岗位操作工人配备个体防护措施,如防尘口罩、防尘工作服和防尘工作帽等。

2.3 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置情况

公司产生的井下废石主要产生在矿山前期的开拓时期,此期间产生的废石主要用于工业场地的平整和尾矿库的修建。在生产营运期,产生的井下废石大部分可用于井下充填,从井下运往地面的废石量较少,每年采出废石量约6000t,此部分废石部分堆存于公司废石场,部分用于修路等。选厂的尾矿产率为93.06%(对原矿),产生量为93.06t/d,全年27918t。选矿尾矿通过管道输送至选厂西北面的牛场坪尾矿库内堆存。

3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3.1 管理制度

(1)对生产区域、重点环境风险源(包含尾砂输送管、回用水管、排水井、尾矿坝、渗滤液处理池、回用水池及排放口等)设立定期巡查制度,加强巡查;(2)对友伟公司生产区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常识教育,炸药库房区域内严禁吸烟和明火作业;(3)加强对司机的培训和管理,对运输车辆定期维修和检查,严防倾倒及洒落事故;(4)尾矿库运行过程中应对周边山体加强巡查;(5)为防止居民在库区滥伐、滥垦、滥牧对尾矿库产生破坏,企业应加强库区内的安全管理,并就保证尾矿库安全运行与居民进行协商和沟通。严格规范办公生活区的生活废水、废弃物等的排放,防止生活废水、废弃物随意排入尾矿库,对尾矿库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

3.2 技术措施

(1)加强雨水外排能力,每年雨季之前,完成截洪沟的清理和整修,确保其畅通无阻,确保雨污分流;(2)在有大雨、暴雨预报时,及时抽干排空渗滤液调节池内的积液;(3)经常维护保养尾砂输送管和回收管,使其保持通畅。

4 结语

通过分析某铅锌矿突发事件的来源分析,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增强综合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预防和控制蔓延或次生环境灾害的发生,保障公司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 孙玉科,倪会宠,姚宝魁.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2] 彭康,李夕兵.基于响应面法的海下框架式采场结构优化[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

[3] 彭康,李夕兵.海底下框架式分层充填法开采中矿岩稳定性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

[4] 彭康,李夕兵.三山岛金矿中段盘区间合理回采顺序动态模拟选择[J].矿冶工程,2010,(6).

[5] 孙玉科,姚宝魁.我国岩质边坡破坏的主要模式[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83,2(1).

[6] 郑颍人,赵尚毅,时卫民,等.边坡稳定分析的一些进展[J].地下空间,2001,21(4).

作者简介:高栗(1980-),女,湖南桃源人,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师,注册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安全教学。

上一篇:数字化制图技术在煤矿地质测量中的应用 下一篇:供热监控系统节能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