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内外户外运动发展现状研究

时间:2022-10-05 11:26:12

关于国内外户外运动发展现状研究

【摘 要】户外运动的开展是高校体育课程标准有机地结合,户外运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本文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对户外运动的研究现状,户外运动是时代的需要,顺应了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也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必将对高等体育教育改革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户外运动;高校体育;课程标准

1国内户外运动研究现状

户外运动被纳入高校体育课程进行研究最初源于中国登山协会户外运动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张志坚和中国地质大学的董范教授。早在1989年,时任中国地质大学地质教师的张志坚和董范就提倡在地质专业学生中间开展野外生存、攀岩、登山等户外体验课程,以提高地质学生野外作业时的生存能力从而满足地质专业学生进行自然科学考察的需要。

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以教体艺[2002]13号文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其中第二十条明确写道:“因时因地制宜苑⒑屠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如高校应根据各自地理区域特征,充分利用森林、田野、山地、沙漠、江、河等条件,苑⒒外运动类体育课程。户外运动就是强调利用森林、山地、湖泊、水库、海滩等自然资源开展体育活动。

2002年以来“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走进高校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此类课程的开设和实验为其他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实践依据和指导。

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对我国高校学生参加的户外运动项目做了归纳,具体分为五大类,包括:山地项目、海岛项目、荒漠项目、高原项目和人工建筑项目。

2005年12月,张志坚博士在湖南教育学院的户外报告上从宏观上对国内外的户外运动概况和中国高校户外运动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了精辟的论述。

操学诚在《户外运动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一文中对中外的青少年户外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深入的探讨了户外运动和青少年综合素质教存的关系。

黄永良在在《在舟山群岛建立大学生野外生存训练基地的可行性研究》中从舟山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地形、地貌等方面论述了在舟山群岛建立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基地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杨汉在《高校陨杌外运动课程意义的研究》一文中认为:在普通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程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它是对传统体育课堂的一种挑战和突破,摆脱了纯竞技体育教学思想,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陈炳阳在《发展福建高校登山运动的策略》中认为:把登山运动作为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有重大意义:登山是一项需要全身体肌肉参与工作的全方位运动,有极强的健身价值;同时登山是一项集体活动,它需要彼此间的相互配合、关心、理解、协作,是增进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在有适宜地理环境的高校哉沟巧皆硕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张庆主在《高校陨枧恃铱纬痰目尚行匝芯俊芬晃闹刑岢觯号恃以硕是一种追求挑战,它能充分体现青少年勇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特质,将攀岩运动列入高校体育课程对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2国外户外运动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户外运动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fletche早在1970年就对户外运动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

在美国,户外运动是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美国于1977年颁布了《环境教育法》,并在中小学试行《环境经验学习计划》。户外运动也是青少年必修的教育课程,户外运动有独立的活动设施和专业的指导人员。青少年户外教育内容设计方面通常包括:自然与人的环境教育计划旨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意识,认识个人和同伴之间的协力、协调型计划旨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和互相沟通协作协调能力,提高个人胆识的冒险教育计划旨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德国体育与健康课程规定:户外教育是中小学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户外教育通常和环保及自然科学紧密相连。暑期学生们至少完成一次类似洞穴探险、野外探险之类的活动,在探险过程中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动植物考察和撰写环保计划书,并做成报告作为暑期作业,在暑期结束之后上交学校并存档备案作为评定学生实践实习成绩的依据。大部分地区政府规定青少年必须在家长的陪同下参加为期三个星期的野营、露营生活,在野营、露营生活中让学生有机会和家长及同伴之间进行情感的交流,有机会体验集体生活和享受自然美景,并学习相关的知识和常识。

在法国,教育学者和学生家长十分重视青少年生活学习的松他紧张关系,户外露营活动则是休假中的主要活动内容。

日本的青少年户外运动的发展也十分蓬勃。1951年日本就把户外运动的有关项目列入体育课程计划,如:登山、野营、远足等。在高等体育院校还开设了 “野外教育”教育专业,为户外教育和户外行业培养专门人才。俄罗斯的部分学校尝试将体育课安排在校外的森林、丘陵和湖泊进行。其内容主要以登山、溯溪、方向识别、宿营、野炊和自救互救等的野外生存与生活的知识和技能为主。经过实验证明其能顺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教学效果十分突出。

在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广泛哉挂幌钜14至25岁的青少年为工作对象的非竞争性青少年素质教育项目――国际青年计划。该计划主要鼓励他们哉拱括探险旅行等五个类别的活动。其中的探险旅行主要培养青少年的探索精神、发现能力、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取徒步、骑单车、划船、骑马等多种方式,而配合探险旅行开展的野外生存和拓展训练也可以让青少年受益匪浅。

综上所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运动在国内外迅猛发展,引起了政府部门及有关学者的重视,关于户外运动的研究成果将不断增加,研究内容不断展,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户外运动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对而言是比较新的领域,研究成果大多停留在开展某项户外运动的意义、价值和可行性层面,实证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比较少见,缺乏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支撑,各个国家户外运动的哉梗非常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户外生存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积极探索精神和环保意识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对我国高校户外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黄永良等.在舟山群岛建立大学生“野外生存训练”实验基地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3):427-429.

[2]高兴贵.影响普通高校户外运动发展的因素与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4(2): 118-120.

[3]马广卫.户外运动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5): 130-131.

[4]王莉等.对北京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9):1159-1161.

[5]张瑞林.户外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论山区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服务效益 下一篇: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