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群众文化 实现群众文化权益

时间:2022-10-05 10:41:08

繁荣群众文化 实现群众文化权益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繁荣发展群众文化是基础。近几年来,我们江都市把繁荣发展群众文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通过坚持不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全区的群众文化活动呈现了群众广泛参与、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多样、氛围热烈浓厚的新局面,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整合资源 完善群众文化服务体系

我们针对群众文化工作“各自为战”,有限的资源分散运作,力量单薄、效率不高,资源浪费、形不成合力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逐步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协调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群众文化服务体系。

依靠政府正确引导,促进群众文化稳步发展。坚持以政府为引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社为重点,以家庭为对象,建设市、镇、村(社)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在市区建图书馆、修大会堂;在集镇筹建综合性文化中心;在行政村、社区建文化活动室,新一轮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热潮正蓬勃兴起,为构建群众文化服务网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发挥市场协调功能,促进群众文化和谐发展。在政府引导的基础上,我们注重发挥市场作用,以服务促管理,不断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内外联动,利用重大活动契机,积极引进高层次演出团体和大牌名星来我市演出,同时,多次组织市场剧团到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巡回演出,繁荣演出市场。大力发展集娱乐、休闲、旅游、健身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娱乐设施,打出品牌,营造名店效应,吸引本地及周边县市群众来我市进行文化消费。同时,注意强化行业培训,规范经营秩序,加强市场管理,不断净化文化市场,努力为群众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

调动全社会积极因素,促进群众文化繁荣发展。目前,我市共有文化艺术协会12个,吸收会员2000多名。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文化艺术活动形式,先后特邀上海、北京、南京等著名专家、学者和工艺美术大师近100多名来我市共商传统文艺的传承和发展大计。同时,主动与周边县市文艺协会联合举办书画展等,使文化艺术创作者在交流、学习和展览中进一步扩大队伍,提高素质。

培育品牌 丰富群众业余文化活动

活动是推动群众文化发展的有效载体。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富裕,人们对文化活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顺应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深入开展惠及百姓的群众业余文化活动,全市群众文化活动逐步走上常态化、项目化、品牌化的良性发展道路。

文化活动项目化。文化活动项目化有利于集中资源、整合力量,也有利于扩大参与程度、提高活动水平。近两年,我们按照项目化的要求,深入开展了以广场文化活动和文化下乡为主要内容的“双百”活动,以特定地点、特定时间、特定活动内容为主要特征,周期性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既为相关部门提供了展示文化事业发展的平台,又整合了民间文化活动的力量,推动了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目前,市区龙川广场已成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阵地。

文化活动品牌化。全市各地充分挖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一批具有地方传统和特色的戏曲、民歌、莲湘、剪纸、舞龙舞狮等民间艺术项目已成为各镇叫得响的特色文化品牌,真武“扬剧”、邵伯“民歌”、武坚“莲湘花鼓”、周西“高跷”、丁伙“龙狮”等“特色民间艺术之乡”名扬省内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来此采风观光的游客。同时,以民间艺术展示、部门风采展示、社区文艺展示和重大节庆活动等为主题的广场文化活动也日益红火起来,宜陵“东陵之春”、浦头“长青之歌”和武坚“春到水乡”等主题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广大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大餐。

文化活动制度化。为确保具有江都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江都市文化站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各镇党政组织把农村文化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进一步建立群众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健全基层文化单位评价机制。把群众文化工作列入创建文明单位等相关评价体系,通过这些措施把群众文化的发展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创新机制 繁荣群众文化艺术创作

繁荣群众文化艺术创作,是“十一五”文化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我们认真总结以往经验,重点排查制约民间艺术生产创作的环节,明确改革目标,努力创新机制,在全市掀起了群众文化艺术生产创作的高潮。

全力推动精品创作。我市高度重视文化精品创作,各类精品力作在国家、省及扬州市的各类竞赛中披金夺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市扬剧团新创作排演的大型现代扬剧《江上青》、《孙仁和》和《天下第一清官》,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根据好军嫂陈巧云的真人真事编排的《爱如巧云长相依》,分别在全国和省双拥文艺创作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小品《关键一票》获省相声、戏剧小品大赛演出二等奖,曲平鸽、凌宁获表演二等奖,吴俊获表演三等奖。李茂年的隶书对联“百代龙人祭尚武,千年诗国更崇文”荣获中国第四届特殊奥林匹克书法艺术大赛银奖。陆应勤的《天上人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和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联合主办的杭州西湖博览会“百花杯”金奖。这些都印证了江都地方的人杰地灵,反映了江都民间艺术家的整体创作实力。

努力培育创作能人。我们坚持发挥文联作用,通过各类协会发展文化新生力量、开展高层次培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文艺创作人才。在全省率先开展民间艺人的职称评定,大大调动了民间艺人的创作积极性。在文学创作上,我市李景文、许国江等同志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双双荣获第四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二等奖。在美术创作上,娄德智、顾吟秋、薛峰、王明山等同志也先后获得全国性奖项。在戏曲上,我市曲平鸽等同志数十年如一日,在服务群众中提高修养、锻炼技艺,成为群众真心喜爱的戏曲演员。全市整体呈现出民间文艺创作人才辈出、优秀作品层出不穷的喜人局面。

大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拥有丰富的文博资源,为此,我们抽调力量对江都最具特色的《邵伯锣鼓小牌》、《邵伯栽秧号子》、《丁伙花朝节》、《丁伙舞龙》、《武坚莲湘花鼓》、《江都漆画技艺》、《江都金银摆件技艺》等7个项目申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邵伯锣鼓小牌》、《邵伯栽秧号子》、《江都漆画技艺》、《江都金银摆件技艺》等4个项目已经进入登报公示复议阶段,《丁伙花朝节》、《丁伙舞龙》、《武坚莲湘花鼓》已被定为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候选项目,这对于展示我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凸现江都文化艺术创作魅力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系中共江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旅游局局长)

上一篇:践行科学发展观 实现发展新跨越 下一篇:推进民营企业主文明形象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