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书香迷人醉

时间:2022-10-05 10:28:40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走向进步的台阶。”一个人不一定将名山大川都走遍,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其价值是一样的。行万里路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我们可能做不到;但读万卷书,只要我们愿意做,必能做到。生命力强的民族,是阅读量大的民族。犹太人一年一人平均读65本书。中国人每年读书不到5本。近代出现了三个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三个人都是犹太人。人们说,全世界的财富集中在美国人的口袋中,而美国人的财富集中在犹太人的脑袋里。

犹太人在书籍上涂上蜜,让婴儿一出生,就知道书籍是甜的。以色列是一个建立在沙漠上的以犹太民族为主的国家,资源短缺,但是他们在一片沙漠上建立起了高科技工厂,卖技术,卖高科技产品。我们中国就从以色列进口了许多尖端武器。以色列的智慧让人刮目相看。

刘向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前辈通过文字,给我们留下无尽的财富。我们只有继承,才能踩在巨人的肩上,走得更高更远。

教师,无疑是引领学子更好继承遗产的最直接的人群。

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大多语文教师都做的很好。课文上的每一篇课文,大都是经典的。许多课文我们甚至让学生背过、背熟。《荷塘月色》《古诗十九首》《致橡树》《听听那冷雨》等。这些课文是让学生喜爱阅读的基础。但是,如果学生仅仅局限于课本阅读,还不是真正的阅读。

只有教会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

教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而学到的知识是无限的。课堂仅仅是引领学生走向真正阅读的窗口。优美的课文也仅仅是学会阅读的范例。说实话,高中时期,我并不喜爱语文课。那时的语文教师,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把语文课弄得面目可憎。老师简直就成了课文的吹鼓手。当时我们就觉得一些课文又大又空,有的艰涩难懂,可老师却硬说很好很好。难道给你一块臭豆腐你不忍闻,扭着鼻子也说很香很香吗?幸好,当时一个同学有一个县图书馆的借书证,我就把语文课改成《巴金文集》专修课了。

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才是自觉地阅读,才能领会阅读的真境界。我在讲解课文的时候,让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让他们去发言去提问去回答去模仿去创造,我只是点播深化,就足够了。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到图书馆去借书。我们的图书馆藏书几十万册,这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啊。有时我引导他们借关于成功学的书籍,借人物传记,借与课文有关联的书籍。然后,教会他们学会做好摘记。只读不摘,花费时间多,效果甚微。读并且摘取,事半功倍。专家提倡读大量经典名著,书单上列举了许多书目,但是高中时间紧,少读精读是可以的,如果读太多,那肯定影响高考成绩了。我高中时期,因读了过多的巴金作品,耽搁了许多数学英语时间,在高考分数上吃了大亏。我是不会让我的学生重蹈覆辙的。

但是,许多精短文章,优美的散文故事,很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特别关注》《时文选粹》《文摘》《读者》《智慧背囊》《语文报》《作文报》等,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锻炼了他们的能力。何乐而不为?语文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既考虑学生的升学前途,又提高着他们的内涵素质。鱼和熊掌如果能兼而有之,为什么不呢?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读好书,读健康书籍,并且有检查监督措施。不健康的书籍是,贻误学生的一生。

真正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和写作结合起来不可。阅读后有了创作的欲望,就会行文流畅,文笔清新;良好的创作又促进了更深层次的阅读。这样反复促进,栋梁之才就这样形成了。

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阅读和写作,最好的方式就是教师的示范。一个爱好读书的语文教师,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更深层次的阅读。一个爱好写作的语文教师,才能更好地带动激励学生创作出更美好的作品。许多语文教师,办公桌上仅有学校统一发放的课本、教参等专业书籍,平时满脸的疲惫,再也没有兴趣到书店去看书买书,甚至也不去图书馆阅览室看书借书。上大学时期,生活费很紧张,我们还能过紧日子,买上几本喜爱的书籍。现在手头宽裕了,却失去了看书买书的兴趣和激情。真的令人感叹和深思。

有人说:有书卷气息的女人是最美丽的女人。这是对读书最好的赞美。我也要f:有书卷气息的男人是最丰富的男人。

书卷气息是对这个似乎充满铜臭气味的时代的最好的清洁剂。朋友们,让我们和学生一起,阅读,沉醉,朝前走。

司清涛,山东禹城市第一中学教师。

上一篇:绿风中的站立 下一篇:学生作文“中等困境”之“突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