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生态旅游

时间:2022-10-05 10:13:46

浅议生态旅游

作者简介:邱正英,女,纳西族,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摘 要:笔者以现有的生态旅游研究为基础,发现我国现在的生态旅游不考虑环境容量而肆意挖掘旅游资源,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旅游地原始的、独特的、多样化的民族文化没有很好地保护,生态旅游的市场不成熟。对以上问题,提出要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构建生态旅游区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采取灵活有效的经营模式。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有问题;环境 ;对策

一、 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关于“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由谁最早提出的,目前尚未有定论。大多数观点认为“生态旅游”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ain)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但是,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近20年来我国学者在生态旅游领域作了诸多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成果,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生态旅游分类与区划;②生态旅游目的地选择;②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研究;④生态旅游开发规划和经营管理等。这些研究对推动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我国生态旅游“热”正在不断升温,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实证研究正在增多。当前我国生态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有:①生态旅游与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关系研究;②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研究;②生态旅游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研究;④生态旅游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影响研究等。

二、我国生态旅游的问题

我国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一是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且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二是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截至1997年底,我国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区932个(列为部级的124个),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有14个。这些保护区集中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调查结果表明:其中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以上的保护区已达到12个。目前国内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年总旅游人次近2500万,年旅游总收入近5.2亿元。一些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但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目前尚为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考虑环境容量而肆意挖掘旅游资源

由于偏重于追求旅游的经济效益,一些生态旅游区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游客数量不加以限制,造成旅游高峰人满为患的现象,在风景名胜区邻近建造工厂、企业,对名胜古迹安置电器设备、铺设人造大理石等行为使得景区内人工修整痕迹过重,由此引发系列环境问题。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作了深入调查后发现,目前 44 %的自然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 %出现水污染 ,11 %有噪音污染,3 %有空气污染。

2、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调查显示,在已经开展旅游的保护区中,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保护区连一台必须的测量仪器也没有。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一些保护区已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甚至有23%的保护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从事旅游活动,使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域减少,它们的生活空间和养料系统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这里的动植物死亡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调查显示: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3、旅游地原始的、独特的、多样化的民族文化没有很好地保护。

生态旅游的开发往往是在经济比较落后、开发程度低、保持有浓厚的原始民族文化特色的地区进行。然而这些地域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出现了当地民族被同化,地域文化被庸俗化,区域文化的不正当商业化等现象,如少数民族不着自己的服饰,一些传统的文化习俗和庆典为了盲目迎合游客、追逐短期利益,简单地包装而成为粗俗的商业性表演,其文化价值被商业价值所取代,旅游地原始的、独特的、多样化的旅游资源特色大减。

三、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所以,要有以下措施:

1、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规划滞后影响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生态旅游不同于其他旅游产品或旅游方式,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多重目标的统一。只有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才能使多重目标协调统一起来。这也需要进一步借鉴和运用国际上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对生态旅游区合理规划,必须在对旅游区内各类资源进行全面普查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确定生态资源的特色、保护范围和市场定位。另外,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合理布局、重点开发的的原则,开发那些不影响或少影响生态环境的旅游项目,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和推出生态旅游产品,对于任何形式的有损生态环境的开发行动,给予坚决制止。

2、 构建生态旅游区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

在我国直接参与生态旅游活动过程的以下几个利益主体,第一个就是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游客;第二个就是生态旅游区所在的当地居民;第三个就是生态旅游区的管理部门;第四个就是在生态旅游区经营的企业,针对生态旅游者开发和经营生态旅游产品的旅游企业。了解每个利益主体的目的并合理划分各个利益主体的合理权限和职责,建立生态旅游区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协调和保障各方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利益,是我国生态旅游实践的关键所在。

3、采取灵活有效的经营模式。

生态旅游的经营模式,虽然不能由立法加以直接规定,但是,立法却可以也应该对其加以规制。自然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属于公共资源,它具有科研、教育、审美等多种功能,具有珍稀性、唯一性、不能人工再造性等特征,因此,对其开发和经营一定要本着对后代负责的精神,采取慎重态度。反过来说,如果因为担心造成破坏,对于生态旅游资源不敢开发利用,那么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所以,保护和开发要兼顾,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作者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 万绪才,朱应皋,丁敏.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2002.02.

[2] 周笑源. 生态旅游内涵再论.旅游学刊.2003.01.

[3] 杨志平,潘文焰,赖玺婷.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法制与经济.2006.09.

[4] 李 云. 丽江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研究[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6.

[5] 马宇.外部冲击、公众预期与价格波动[J].财贸经济,2009,(12):111-116

上一篇:论动产抵押权与质权的竞合 下一篇:浅谈领导履行权力与义务的非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