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蛋筒冰淇淋

时间:2022-10-05 09:38:35

从小,爸爸就教导我要过节俭的、细水长流式的生活。

我们家的零食都由爸爸分配,每次只能吃一粒橄榄或是一小撮瓜子,从来都吃得不畅快。我有了一双新皮鞋,他便向我传授穿皮鞋的心得:如何走路才能使鞋面弯折得不厉害,鞋底磨损得比较慢。只是这么一来,穿着新鞋奔跑如飞的快乐给完全剥夺了。其实就经济条件而言,我们家还不至于这样,只是爸爸小时候过惯了苦日子,与“奢侈”为敌已经成了他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

物质上是这样,精神上似乎也是如此:电视只有周末才能看,看电影要等父母单位发票或者学校组织,不给零花钱买流行歌曲磁带和明星杂志―――在爸爸看来,这些就好像“零食”,取之无益,惟有好好念书,实现自己当记者的理想才是正理。我的整个少年时代都遵循着这种生活方式,仿佛走在没有风景可看的笔直的巷子里,两边都是高墙。这条巷子据说直达目的地。

爸爸一直以为我没有零花钱,其实还是有一点的,我从小学五年级起就在《少年文艺》上发表文章,攒下了几百块钱的稿费。于是放学早的下午,我也可以和同学一起去街角的冷饮店坐坐。

有一次,我点了一个菠萝宾治,找回两块两毛钱的硬币,正好可以买一个蛋筒冰淇淋。我把硬币放在托盘里,结果给粗心的服务生连托盘一起收走,倒进垃圾箱了。我越想越不甘心,于是自己跑到冷饮店的工具间找来一个耙子,开始在那个垃圾箱里刨来刨去。店里的人都奇怪地看着我,大概觉得这个女孩未免太不爱面子,太不成体统了。我不管别人的眼光,继续在满是恶心的汤汤水水的垃圾箱里搜寻。

终于,奋战了二十分钟以后,我找齐了那四枚硬币。

然后,我径直走向柜台,用它们买了一只蛋筒冰淇淋,在大家惊异的目光中舔光了它。

假如让爸爸知道,这件事情的前半部分他也许能够赞同:不能浪费一分钱嘛;但后半部分就一定会令他大为光火:好不容易找到的钱却拿来买了冰淇淋,还是浪费了!

后来,我上了大学,然后工作,然后读研究生,然后又工作……总之,慢慢地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始生活,大概不会再为买一个蛋筒冰淇淋而去掏垃圾箱。但是,我仍然可以理解当时为了冰淇淋的美味不顾一切的自己。

青春对于我而言,就像这只用从垃圾箱里刨出来的硬币买的蛋筒冰淇淋,尽管经历了种种窘迫、尴尬和郁闷,却也能凭着自己肆意妄为的天性品尝到清凉和甜美。

上一篇:旧裙子和小提琴 下一篇:豌豆黄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