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开发幼儿的早期阅读

时间:2022-10-05 09:28:39

在生活中开发幼儿的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活动可以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拓展知识,提高语言、思维、创造等方面的能力。我们应将快乐的早期阅读活动渗透到幼儿的生活中,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帮助幼儿尽早进入阅读的天地,使早期阅读活动真正发挥作用,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下面就谈一下个人在这方面的一些见解。

一、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激发幼儿阅读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帮手。在早期阅读中应增强趣味性,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顺其自然,阅读兴趣提高了,认知的自觉性也就增强了。

1.游戏化阅读。4周岁以下幼儿的记忆力比较特殊,他们看图识字记住的是整个图案或字形,但是幼儿的兴趣往往只有十来秒,因而教师不可强迫幼儿长时间记忆,这样会产生厌烦情绪。在各项文体活动中游戏式地渗透“认知”,让幼儿在快乐中增长知识。

2.绘画。绘画是比语言更早被幼儿用以表达思想、发挥想象的一种有效途径。它能使枯燥的学习变得更有趣。绘画的起步当然是用彩笔涂填图形,然后慢慢发展到听歌谣画相关的图形;听故事画相关联的画面;想象生活中的情景作简单的画等等。

3.朗读和讲述。美国教育家杰姆・特来里斯一生致力于幼儿智力开发,他提倡父母为孩子每天朗读20分钟。

特来里斯认为,培养幼儿读书兴趣,并不是简单的从指导如何阅读开始,而是先由父母饶有兴趣地诱发孩子想读书刊,这正是绝大多数父母所忽视的。这种巧妙的阅读诱发力出自父母每天娓娓动听的朗读,20分钟听读时间并不长,但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想读的念头就在父母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油然而生。孩子听读越早越好,内容应生动有趣,由浅入深。关键是父母要有拳拳之心,能循循善诱。用特来里斯一句生动的话说:听读是引诱孩子阅读的“有声广告”。

4.与幼儿共读。幼儿年龄小,对图书的阅读常常停留在表面上,教师应该与幼儿一起阅读,并适时地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认知,思考,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共读是与幼儿对话、交流、沟通、合作的最好方法。

二、在幼儿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幼儿最初阅读有很长一段时间是随自己的意愿去“看书”,往往表现为书从后往前翻,随意翻看书中某一感兴趣的内容,等到全看完后,出现卷书、咬书、拍打书等行为,有的竟然还把书倒过来看,看得津津有味,无论哪种方式他们都沉浸在一种快乐中,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疑惑也越来越多。如小熊、小猫为什么四脚朝天、为什么倒着走?所有这一切可能都归结于孩子们还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去看书、按什么顺序来看书,幼儿的思维处于跳跃式状态,思路不清楚,这将使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在生活中教给幼儿正确阅读方法和基本规则,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十分必要。平时,教师应选择短小的故事,朗读给幼儿听以引起兴趣,对感兴趣的故事,多次朗读,让幼儿反复感受,在反复感受一个故事的基础上,教师就和幼儿一起翻阅图书,抓住与情节或与主题有关的画面提问,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知道一幅画可以说出一段话。这样,根据画面的顺序让幼儿把故事情节和每一幅画对应起来,最后用送书宝宝回家的游戏培养幼儿从哪儿拿来,就放回原处的好习惯。教师应不定期带领幼儿排队做游戏,让幼儿说出每一本书的最显著特征部分,一个挨着一个排好队,知道按顺序摆放有利于自己取放图书,为今后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一个初步而扎实的基础,逐步培养起幼儿爱书、珍惜书的情感。

总而言之,早期阅读教育并不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重点是培养幼儿的能力,引导幼儿的性格。一位教育专家说得好:“先训练母亲,后训练孩子,这是把孩子引上成功的唯一途径。”在这个阶段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帮助孩子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孩子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和养成优秀的自身素质,不论是家庭和社会都应为孩子提供一个全面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在愉快中学习和同伴交流,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欣赏音乐的能力,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对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和智力的开发,是使孩子走向成才之路的坚实物质基础。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县第一幼儿园

上一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全员发展 下一篇:近年中考化学试题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