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时间:2022-10-05 08:42:08

固原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摘 要】本文分析了固原市马铃薯生产现状、发展优势、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品种选育更新、培育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和完善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现状;对策

近年来,固原市加大开发马铃薯资源的力度,马铃薯产业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马铃薯已成为当地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随着市场对马铃薯产品需求多样化步伐的加快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固原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 固原市马铃薯生产、加工现状

马铃薯是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作物。其生物学特性:喜冷凉、喜光、喜昼夜温差大、喜钾、适宜通透疏松的土壤。而固原市农业资源的特点是水热较欠,气候冷凉,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好,含钾量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春旱频率高,降雨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正与马铃薯需水高峰期吻合,苗期耐干旱需水少,抗雹灾能力强,因而种植马铃薯有较为优越的资源条件,尤其在年降水400-600mm的阴湿区和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马铃薯的单产和稳产性均显著高于小麦、玉米等其他粮食作物,是固原市有显著比较优势的作物。同时,马铃薯又是营养价值高,用途广泛的作物。马铃薯营养全面,其块茎淀粉含量13-21%,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铁等矿物质盐类和维生素B、C等。既是菜又是粮,作为加工原料可以制作淀粉、变性淀粉、全粉、糊精、酒精、糖浆、卡茄碱等数十种工业产品,广泛用于食品、医药、纺织、造纸、橡胶、农药、环保、水产养殖等领域;还可以加工成粉条、粉丝、粉皮、薯片、薯条、薯酥、沙拉等人们喜爱的食品。薯块加工淀粉后的粉渣又是养殖业的良好饲料。马铃薯加工产业链长,能多级增值,宜于工农贸结合,实行产业化经营,是具有潜质产业化优势的重要经济作物。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固原市把马铃薯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依托当地优势,深度开发马铃薯资源,以淀粉为龙头的马铃薯加工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固原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单产和品质不断提高。引进选育出一批专用型优质马铃薯新品种。同时,宁夏回族自治区技术监督局制定了《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宁夏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标准》,规范了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推广普及了以脱毒为主的马铃薯综合丰产栽培技术,为高产优质马铃薯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 生产现状

1.1.1 种植面积扩大

马铃薯在固原市已有约300年的种植历史。80年代前种植面积在4-6万hm2之间,90年代后由于结构调整,马铃薯加工业发展的拉动,种植面积扩大到8-10万hm2,2000年代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3万hm2左右,2010年以来种植面积增加到26.6万hm2,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70%,马铃薯已上升为当地第一大作物。

1.1.2 种植技术不断进步,单产提高明显

在面积扩大的同时,积极引进培育试验示范推广了一系列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了马铃薯生产的科技含量,使平均单产由“七五”期间7551.6kg/hm2上升到“八五”期间的8791.5kg/hm2,“九五”期间的10465.5kg/hm2,2000年平均达到12750kg/hm2,2010年以来平均达到22500kg/hm2,单产增幅分别为“八五”比“七五”增加16.5%,“九五”比“八五”增加38.67%,2000年比“九五”又增加21.8%,2010年比2000年又增加76.5%,总产量明显提高,在固原市粮食生产中占很大比重。

1.1.3 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一是脱毒种薯播种面积已占马铃薯总面积的40―65%;二是在新品种选育引进方面,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先后选育出马铃薯优良新品种宁薯1号~16号16个不同类型新品种,2000年以来又引进筛选出了中心24、青薯9号、青薯168、克新1号等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的新品种以及高淀粉型、早熟菜用型、薯片薯条加工型等专用薯品种的引进选育也已启动,为固原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奠定了良种保障;三是总结推广了平种垄植、地膜覆盖栽培、薯豆套种等高产栽培种植技术,使固原市马铃薯栽培技术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1.2 加工现状

1990~2000年的10年间,固原市先后建成北方淀粉集团、隆德四波淀粉公司、固原六盘山淀粉公司三家大中型龙头企业为骨干的一批精淀粉、全粉生产企业。其中北方淀粉集团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马铃薯精淀粉生产企业,形成了年产淀粉6万T,全粉0.5万吨,预糊化淀粉1.5万T,年加工马铃薯40万T以上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达到GB8884-88特一级标准,预糊化淀粉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在全国13个大中城市设立了办事机构,建立了销售网络。2000年该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12210万元,销售收入9572万元,利润1283万元,但由于经营不善、污染严重等多种原因相继破产。目前,全市已有近4000个粗淀粉、粉条、粉皮个体私营小型加工企业正在蓬勃兴起,年加工消化马铃薯60万T左右,约占马铃薯总产的40%以上。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固原市马铃薯加工业严重滞后。

2 固原市马铃薯产业存在问题

固原市的马铃薯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九五”以来,固原市在推进马铃薯产业化经营中,探索了一些发展的新路子,但从整体上看,由于起步晚,规模小,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可以说,固原市的马铃薯产业还处在初级发育阶段。用产业化的要求来分析评价固原市马铃薯产业,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马铃薯生产的基础条件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马铃薯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程度较高。近年来,自治区加大了马铃薯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初步建立起了脱毒马铃薯生产技术体系,一些脱毒设施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从总体上看,相当部分种薯生产条件和脱毒设施依然比较简陋。脱毒马铃薯的综合技术推广速度较快,但生产脱毒种薯相应的配套设施和规范操作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2 种植结构单一,虽然马铃薯可供种植的品种很多,但目前主要品种绝大多数适合于鲜食,专用优质品种引进推广相对滞后,基地建设的标准低,单产不高,经济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很难形成规模。

2.3 从马铃薯的加工方面看,固原市仅停留在粗淀粉、粉条、粉皮简单的粗加工层面,且对环境污染严重,与全国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2.4 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跟不上,产业化程度低,难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需要。

3 加快固原市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解决固原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当地政府的扶持和当地少数几个加工龙头企业,也不能是一般性的全面开花式的项目扶持,要有战略眼光,要有整体布局,要直接同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接轨,要自始自终坚持市场化、产业化运作的方式,在科学制定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通过重点解决马铃薯产业发展最为迫切的问题,全面发展马铃薯产业。

马铃薯产业是固原市脱贫致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马铃薯产业发展是固原市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是固原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有效的产业依托,进一步加快固原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必须立足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基本原则,突破传统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努力实现马铃薯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立足固原市马铃薯产业的资源优势,建设以微型种薯工厂化繁育为核心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立高产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依靠高新技术,面向市场,培育名牌,走集约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3.1 依托马铃薯微型脱毒种薯大型龙头企业,不断完善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

缺乏优良的马铃薯品种,缺乏有效的马铃薯优良品种推广机制,是制约固原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推进固原市马铃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首要重点任务应该是建立马铃薯微型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和马铃薯品种资源的引进和选育基地。主要包括:建立马铃薯品种资源的选育基地,推广适宜加工的优质马铃薯品种是实现马铃薯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优先发展领域,重点解决马铃薯加工专用品种的培育、脱毒、繁殖、推广问题,建立马铃薯种质资源库,研究开发高产高淀粉型、全粉专用型、油炸食品等专用型新品种。

优质高效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必须建立在大幅度提高繁殖效率、降低繁殖成本、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种薯繁育能力的技术基础上,这样才可以在应用推广和生产中体现其价值。通过建立大型微型脱毒种薯龙头企业,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行选择。有大型企业牵头,采取统一种薯供应、统一田间管理、统一产品收购的管理办法,按照品种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一体化服务、市场化经营的模式,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形式,把农户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统一起来,并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从而解决生产上品种混杂、种薯退化的问题。

3.2 努力提高马铃薯的转化,大力发展马铃薯加工业

推进马铃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就是要大力发展固原市的马铃薯加工业,努力提高马铃薯的转化能力。一方面,需要大力培育马铃薯产业的龙头企业,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另一方面,需要引进、研制和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马铃薯新产品以及加工设备,是提高马铃薯制品的关键。马铃薯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一要有敏锐的信息反应能力和驾驭市场的能力;二要依靠强大的科研力量,不断开发有市场前景的产品;三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加强管理;四要有适度经济规模,不能遍地开花;五要加快产品规格华、标准化,全面与国际市场接轨。

3.3 大力开拓马铃薯产业市场

龙头企业、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基地农户,都必须面对市场、研究市场、驾驭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各自业务。而且只有用市场机制联结这些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确保各有所为、各有所得,才能真正做到互相合作、优势互补,才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开拓马铃薯产品市场,首先是要建立和完善马铃薯加工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机制,既要打破条块分割,又要避免遍地开花、无序过度竞争、自相残杀。其次是要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科技服务等中介机构、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要保护农民利益,引导他们进入、适应市场,成为市场竞争主体。此外要充分发挥固原市马铃薯产业的比较优势,努力开拓马铃薯产业的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赵永峰,等.固原市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国种业,2009,8:18-21.

上一篇:浅谈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的构成及日常维护 下一篇:施工过程中高层建筑防灾减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