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她,就把名字刻在菩提树上

时间:2022-10-05 08:32:30

神圣与爱情

菩提树是落叶性乔木,高10~20米,全株平滑,树冠巨大。单叶互生,叶呈心形。在早上,可以看见树叶分泌出的水由叶尖滴下,非常美丽。菩提树树叶婆娑,清香扑鼻,花期长达7~10个月。

提到菩提树,很多人立刻都会吟诵出许多与菩提及佛教有关的诗句,如唐朝的慧能和尚所写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又在菩提树下涅槃升天的。于是,佛门弟子便把菩提树看成是圣树。在德国,除了橡树,菩提树也被视作吉祥且神圣的“圣洁之树”,充满了历史与神奇,隐喻神圣宗教。德国著名的中世纪史诗《尼伯龙根之歌》中的英雄西格弗里勇猛无比,浸浴毒龙鲜血后刀枪不入,而唯一的弱点恰是当时被一片菩提树叶覆盖的肩胛骨,也因此他最终惨死在菩提树下。

菩提树的宗教意义与神圣的象征意义,人们大多清楚。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在德国,菩提树还代表爱情,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树”和“相亲相爱的树”。 早在中古时期,抒情诗人瓦尔特就曾在《菩提树下》一诗中描写了男女青年那懵懂的爱情和因爱而起的无尽的快乐。 “在草原里/菩提树下/那里是我俩的卧床/你可以看见/采的花和草/在那里铺得多漂亮……如果有人看清/我身边躺着他/真叫我羞答答……”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历史的发展,关于菩提树的传说越来越多,菩提树外形上的美丽也更为人们所关注,菩提树在德国的文学与艺术作品中,便总是与爱情紧密联系在一起。它的高大挺拔,恰似爱的伟岸;它在风中的婆娑,恰似爱的缠绵;它的叶片的形状,恰似一颗爱的红心;它清晨叶尖滴下的水珠,恰似情人思念的泪滴;而它背后深蕴的文化,则恰似爱的伟大而不平凡。

刻在菩提上的爱恋

歌德年轻时,就曾和很多德国青年一样,在菩提树树干上刻下了恋人的名字,期望能最终如愿,获得爱人的芳心。很多时候,少年时代刻在菩提树叶上的爱人的名字,常常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消淡,包括爱情,但他们还会不时想起,正如艾兴多夫的《一棵菩提树》中的青年: “我又看到你,你这棵可爱的树/从前,在那春天/美梦之中,我曾把我初恋的/爱人的名字刻在你嫩枝叶上面/……以后,弯弯的小枝变化多大/那可爱的字迹/已经消失,长成坚硬的树干/就像她的爱和那些美好的时日。”

菩提树下,有爱的喜悦、爱的忧伤,也有爱的缠绵。

青年们在菩提树清香扑鼻的芬芳中品味爱的甜蜜, 在菩提树叶尖冰冷的水滴中体会爱的悲伤,又在菩提树高大挺拔的身姿中感叹爱的坚韧与磨难。在自然与爱情的结合中,菩提树逐渐幻变的化身。

如果有一天,你看见一个陌生的德国青年立于菩提树前,悄悄地、怯生生地在树干上刻着什么,那一定是他心中默念了无数遍的情人的名字。也许,他不久后还会回来,或带着心爱的人一起继续寻求祝福,或独自一个人踌躇徘徊,伤心不语。也许,他再也不会回来,或沉浸于爱的幸福中忘乎所有,或湮没在孤独的失意中而继续形单影只。也许,有很多也许,但无论如何,也不管最后他是否能得到心中祈求的这份爱情,那羞涩的、充满期待和温暖的爱的情思都会在时间的长河里幻化成美好的回忆,注入他的心田,成为最美丽的往事。

“村菩提”

很多德国的城市名都来源于菩提树,据统计,有近850个地名可以溯及菩提树。比如东部城市莱比锡(Leipzig),其城市名源于拉丁文“Lipsia”, 意思便是“种有菩提树的地方”。莱比锡城区与市郊随处可见葱郁茂密的古菩提树,每逢鲜花盛开之季,花香浓郁、沁人心脾。特别是内城广场及古老的教堂旁,菩提掩映,绿荫披拂。而中部城市林登(Linden),其德语名和菩提树一词的复数形式完全一致。林登人直接用菩提命名城市,并用一棵叶片丰厚美丽的菩提树作为城市的市徽,这不仅代表了林登人对菩提树的敬重和喜爱,也传递出菩提树在过往历史中的重要意义。以菩提树作为市徽的还有德国南部、靠近博登湖的小城林道(Lindau),枝繁叶茂的菩提树彰显了菩提在该城的特殊含义。“林道”一词源于Linden Au,意为“生长在菩提树旁的河边洼地”。这个美丽而古老的小城,是著名旅游路线“阿尔卑斯山之路”的起端。

在德国,不论城市还是乡村,到处都种有菩提树,常常有新人在菩提树下举办舞会,庆贺婚礼,让菩提树见证自己的爱情。以前,中欧很多地方甚至都有自己的“村菩提”。“村菩提”构建了这一地带的中心区域,并被当做交流彼此信息以及“寻找老婆”的集会场所。菩提树代表女性的力量,有“安慰人心和保护心灵”之意。因此,“村菩提”所在之处也被看成“幸运之所”。每年5月初,“村菩提”下常会举办盛大的舞会,青年男女也会趁此机会相互结识,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并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和幸福。正如海涅所写: “看这菩提树叶!你会发现 / 它好似心儿一样/ 相恋的人啊,围坐一旁/ 最好能坐在菩提树下!”

“村菩提”下也会开展村庄与教会的管理工作,甚至用来处理危机和纠纷。当然,因为“村菩提”常被人们看成“善良、真爱、好客和谦逊”的象征,在这里不会审判犯人,而只处理相对简单的事件。在德国和其他德语国家,“村菩提”广泛存在、历史悠久。奥地利小城Faistenau(芬斯特诺)的 “村菩提”已存活千年之久。如今,这里的人们依然会在“村菩提”下举行大量集会。

菩提的多元意义

德国人对菩提树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们喜欢菩提树,熟知菩提树,理解菩提树,也挚爱着菩提树,更时常会借助菩提树以及菩提树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浓厚的文化表达自己的思想,勾勒自己想要描绘的情境。而菩提树的意义,也逐渐从“神圣与爱情”这两种传统的解读向多样性发展,常被用来比喻正义、和平、故乡以及结盟之所。

德国16世纪著名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曾说:“如果我们在菩提树下看见晒架,这便是和平的标志。因为我们经常在菩提树下快乐地畅饮、欢舞,因为菩提树是快乐与和平之树。”20世纪90年代,两德统一时,人们也在菩提树下欢庆德意志民族的重新融合,他们在那里举行音乐会,载歌载舞,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甚至人们还重新种植了很多菩提树来纪念这一盛事,并提醒自己与后人牢记历史。

“独在异乡为异客”,身在异地,我们总希望找到能够与家乡达成连结的人或事,包括落脚的住所。在德语区,菩提树就有作为“故乡”标志的重要意义。不计其数的旅馆,都会借用菩提树这一特殊含义,或栽种,或装饰,想尽办法加以利用,以招揽更多游客。

如今,菩提树的意义越发多元。作曲家舒伯特以菩提树的形象谱写了美妙动人的乐曲《菩提树》(Lindenbaum), 该曲情感真切、朴素简洁,具有民歌风,且广为流传。歌曲描绘了这样的故事:流浪的人在故乡门前古井旁的菩提树下度过了欢乐而幸福的时光,也在那里做过许多美丽的梦。而如今,行走于黑暗的深夜之中,他仿佛又听见了菩提的呼唤。故乡,那个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可以给他“他一直寻找的‘平安’”。哲学家康德则在菩提树下思索问题,写出了三部《批判》。康德家门前有一条栽满菩提树的小径,每天下午三时,他都会准时来这里散步,从一上午的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中放松紧张的神经,并在此思考人生与哲学。从菩提小径散步归来,他会在这一天的剩余时间里专心学习与工作。刻板认真的康德,不论刮风下雨,都会准点到达,以至于邻居们满怀敬意地与他打招呼的同时,都会借机校准自己的钟表。而为了表达对菩提树的喜爱,德国人还建立了闻名世界、美丽如画的菩提树大道。四季常绿的菩提树婆娑成行,微风吹来,婀娜多姿,一派浪漫风情,整条大道如诗如画。柏林菩提树大道始建于1647年,是欧洲最著名的林荫大道之一。街道两侧最初栽有菩提树与核桃树,后因街道扩建树木几乎砍伐殆尽。1680年,重又种上菩提树。到了18世纪中叶腓特烈大帝执政之时,菩提树大道已经成为柏林重要的交通要道。如今,菩提树大道上的街心花园前方,还立有腓特烈大帝的铜像,他仗剑立马,英姿勃勃。而他身后的绿荫中,隐约可见著名的勃兰登堡门。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爱因斯坦、海涅等名人及诸多贵族都曾在此居住过。菩提树大道随着历史变迁也不断变化,这里也曾因战争变成一片废墟。然而,唯一不变的是菩提树依然亭亭而立,在蓝天白云间散发浓郁的芳香,吸引着德国人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上一篇:中超打造商业帝国为什么快不起来 下一篇:新说法,老物件,唤起点滴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