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尼卡》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5 08:24:32

《格尔尼卡》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课型:理论欣赏

教材分析: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在1937年创作的一幅名画。1937年4月26日,德国纳粹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北部的小镇——格尔尼卡,杀害了数千名无辜的平民百姓,立刻引起了国际上的强烈抗议。毕加索听到这一消息后,当即决定创作一幅作品表达对法西斯势力的愤恨。毕加索用了象征性的艺术手法,以不安、冲撞的动势和强烈的视觉形象,打动着每一位观众的心。

学情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七年级的第一课内容,作为初一新生,直观、感性的内容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从学生能接受的程度出发,有效地化解本课的教学难题,把对《格尔尼卡》的学习更多的围绕在美术创作的本意上来,即毕加索是怎样创造性地应用立体主义这一形式,来充分表现战争这一主题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了解《格尔尼卡》这幅作品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以及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作品通过什么样的艺术语言,具体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义愤填膺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准备铅笔、课本。

2.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室。

3.教学课件:“格尔尼卡”“9·11事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情境激趣,播放视频资料,引入课堂教学。

生:学生观看视频资料。感受视频中,战争带来的阴郁和恐怖。

(将学生的注意力更加直观地引入教学情境。)

讲授新课:

师:

1.欣赏作品

请大家欣赏这幅名作,并说出第一印象和第一感受是什么?你对这幅画有什么了解吗?

2.介绍创作背景

为什么这幅画叫《格尔尼卡》呢?

《格尔尼卡》,毕加索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

(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了解《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及其象征意义。)

3.讨论互动

教师提出问题:

(1)毕加索是怎样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

①牛头代表了什么?

②马的嘶鸣象征着什么?

③画面高悬的灯泡象征着什么?

④手持煤油灯的女人象征着什么?

⑤你能找到画面中哭泣的母亲吗?

⑥地上的战士为什么手持一把断了的剑?

⑦你能看出谁是从楼上摔下来的人吗?

(2)为什么画面中采用的是黑白的处理手法?

(3)谈谈你对毕加索的了解?

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问题。让学生参与找出画面中的形象,并说出自己感受。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合作的能力。)

解释:

(1)公牛象征残暴,代表的是凶残的德国和法西斯,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画的左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右边,一个从楼上跳下来的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得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

(2)全画只用黑白灰,更加突出了恐怖的气氛。

(3)巴伯罗·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

生:学生感受毕加索画面中象征性的艺术形象。

4.欣赏毕加索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

通过对毕加索的代表作品的赏析,更加了解毕加索的绘画特色,以及了解立体主义的含义。

5.总结

作品是对战争罪行的控诉,对人类所遭受灾难的同情。

(让学生透过表面,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意蕴。)

教学延伸:

师:布置作业:创作一幅关于控诉战争罪恶、热爱和平的画作。

要求:

1.尝试采用变形、象征、寓意的手法。

2.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3.作品形式不限。

生:联系当前国际局势,尝试采用变形、象征、寓意的手法进行创作。

(将所学知识尝试在实践中运用。亲身体验如何用象征性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发展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拓展能力。)

教学总结:

真正的艺术,从来都是为了表达画家自己强烈的情感。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好好地欣赏这幅《格尔尼卡》,更加深入地体会作品带给我们的强烈震撼。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

上一篇: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创新模式 下一篇:高中物理教学引入同步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