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和MMP-9水平的影响

时间:2022-10-05 06:20:32

普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和MMP-9水平的影响

作者单位:450007 郑州市中心医院

通讯作者:张敬伟

【摘要】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ACS患者50例随机分为普伐他汀组25例和常规治疗组25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行血清TNF-α及MMP-9检测,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另选健康体检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ACS组治疗前血清MMP-9、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普伐他汀; 金属蛋白酶-9; 肿瘤坏死因子; 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发病主要与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有关,而局部炎症细胞浸润及全身性炎症是导致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1]。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能减少ACS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笔者在ACS患者治疗中早期应用普伐他汀,通过检测血清金属蛋白酶-9(MMP-9)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来探讨其与ACS发病的关系及抗感染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内科收治的56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36~72岁,平均54.2岁。诊断标准: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随机将ACS患者分为普伐他汀组28例和常规治疗组28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选取本院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38~71岁,平均55.1岁。

1.2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组使用溶栓剂、β受体阻滞剂、抗凝剂、钙通道阻滞剂、硝酸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进行治疗。普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20 mg,每天睡前服用1次,连服4周。对照组采血前2周内未服任何药物。

1.3 检测方法 所有入选对象均在住院后24 h内采取空腹静脉血后开始服药,治疗4周再次空腹采取静脉血,对照组病例于同期采取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70 ℃冻存待测。血清MMP-9和TNF-α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操作步骤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CS组治疗前血清TNF-α、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ACS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TNF-α水平的变化(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普伐他汀是通过特异性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HMG-CoA还原酶来降低血清TC及LDL-C水平的降脂药物,另外还兼具有抗感染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2]。冠状动脉斑块分泌释放TNF-α等多种炎症细胞因子,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基质生成和斑块发展。MMP-9是一种影响粥样斑块不稳定的主要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能降解所有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赋予动脉粥样斑块的完整性,含有胶原具弹性和韧性,因此细胞外基质的含量、厚度、强度对于防止斑块的破裂至关重要,MMP-9可使纤维帽变脆弱,致使动脉粥样斑块破裂[3]。本研究结果显示ACS患者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与对照组,提示MMP-9水平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有关,在ACS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显示普伐他汀治疗4周后ACS组MMP-9显著低于治疗前,提示普伐他汀通过降低血清MMP-9而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普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的抗感染作用独立于其调脂作用,他汀治疗早期即表现出明显的抗感染作用,能够减弱炎症细胞向斑块内的趋化和聚集,抑制巨噬细胞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及金属蛋白酶的表达等[4]。TNF-α引起的细胞坏死、血栓形成以及内膜增生等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类似,成为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因素。ACS患者血TNF-α含量升高,说明粥样斑块不稳定与炎症有关。笔者发现ACS早期口服普伐他汀可明显抑制TNF-α升高,是治疗ACS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李江,赵水平,彭道泉,等.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普伐他汀治疗对血浆CD40L、金属蛋白酶-9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3):165-169.

[2] 张琳,刘天舟.普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4):78-79.

[3] 颜世香.普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sCD40L及MMP-9影响的观察.山东医药,2006,46(20):46-47.

[4] 杨梅,阴东亮,邢林.普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中国基层医药,2008,15(6):942-945.

(收稿日期:2011-04-19)

上一篇: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检测在诊断小儿哮... 下一篇: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血清皮质醇\乳酸和血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