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O'Brien:坚持公益因为信仰

时间:2022-10-05 05:49:28

Michael O'Brien:坚持公益因为信仰

Michael O'Brien(以下简称OB),美国人,中文名欧楚江,曾经营3家公司,总资产数千万美金,卖掉公司后开始享受生活,199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受邀来到武汉教书,不想在这里,他的人生却发生了逆转:拿出所有积蓄帮助中国的弱势群体,用尽一切资源助力武汉发展,而他自己却租住在小房子里,座驾是辆电动摩托。

采访之前,我一直很好奇,OB来中国之后遇见了什么?是什么让一个外国人心甘情愿在异国他乡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而且一做就是十多年?

做慈善障碍重重

虽然来到中国已有十多年了,但中文仍是OB生活中的一大障碍,不过这并没有妨碍他爱上武汉。他的中文和我的英文都是半斤八两,沟通起来十分麻烦,因此找了一位朋友做翻译,当他长篇大论说着英文时,正好给我了空闲时间来观察他夸张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心里不停地问着why。

OB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经营的3家公司分属完全不同的领域:生物科技、建筑行业、汽车配件与维修,他在美国一家基督教大学当老师时所教授的课程也十分广泛:圣经、分子遗传学、语言学等,他还多次组织学生到中国等亚洲多个国家进行文化考察。

1997年,一群中国朋友邀请他到中国来教书,经过多次沟通和机缘,他最终接受了武汉大学的邀请。

武汉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并不熟悉,但一旦来到这里就会爱上它,因为,相比北上广,武汉有更多的中国味道,各种机会和空间也更大些。OB庆幸自己发现并选择了这里。

那时候,武汉的街道上很少能见到外国人,一个大胖子老外自然成了焦点,在外面吃饭、走路时经常遇到陌生人主动上前要求跟他学习英语,甚至有人邀请他住在一起,方便家里的孩子学习英文。回忆那时候,OB哈哈大笑,“it’s so funny”(很有意思)。

第二年武汉就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在长江边上,OB亲眼看到成堆的沙包和遇难者的尸体,还有很多的灾民。那时候,OB坐不住了,自己曾经和这些人一样为下一顿饭发愁,知道贫穷的滋味,现在自己有钱有能力了,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我终于在中国找到了应该做的事情,这件事比教英文重要得多。”

OB在美国注册了慈善基金4B(Breaking Barrier & Building Bridge,意为:打破障碍、搭建桥梁),全部用来帮助中国的贫困群体。资金来源就是自己的全部财产。

初来乍到,没有朋友也没有信息,如何去寻找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没有门路的OB竟然选择了最原始的方法:敲门。他来到政府部门,走来走去,挨个敲开办公室的门,“请告诉我哪里有需要帮助的人们,我有钱,我可以帮助他们……”,看着一个陌生的外国人做出这样的举动,自然受到许多人的质疑、排斥:你是什么人?你是美国间谍吗?是专门黑中国的媒体记者吗?你为什么要管中国的事情?

他又从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寻找求助信息,然后带着物资送上门,看着这个没有任何组织和不知名的外国人送来亟需用品,有些受助人也不敢轻易接受,他为什么会这么做?

说到最初那段日子,OB一只手握拳不断敲打着另一只张开的手掌,重复着“barrier、barrier、barrier”(障碍),然后还夸张的用头撞墙,“这就是我这些年做公益最大的感受,太难了。”

一次,OB和一群朋友在讨论“为什么要做慈善”的话题,一位武汉的女房地产商说,做慈善一般基于两种原因:一是以前做过错事,现在用慈善来弥补;二是想通过做慈善和政府搞好关系。OB摇摇头说,其实还有另一种原因,就是愿意做,真心去帮助别人。

宣传外国人不知道的武汉

OB不仅帮助弱势群体,而且也常常为武汉的发展倾心尽力。

实际上,武汉对于许多外国人来说还是非常陌生,武汉是什么?武汉在哪里?为什么选择武汉?这是OB在与外国朋友沟通时最常遇到的问题,这让他十分头疼。

在做慈善的过程中,他发现许多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无力就医,因此生出想法,从美国找来优秀的医生到武汉为这些孩子免费治疗。谁知这个想法在5年后才得以艰难实现。

那些美国医生们从未听说过武汉这座城市,不知道这里的医院是否具备做这类手术的条件,因此他们一直拒绝过来,“武汉在哪里?为什么要去武汉,为什么不去北京上海?”OB一直努力告诉他们武汉的情况,直到几年以后,其中一位医生经不住他的软磨硬泡,到亚心医院看了看,三十分钟后说,“哦,这就是武汉,不错,我们同意来这里做手术。”

美国那边终于搞定了,OB又开始办理这些医生来武汉行医的通关手续,程序相当复杂,期间又遇到相关官员走马灯似的替换,而每一次更换,审批都要从头再来……

2003年,50名从全国8个省市挑选出的贫困家庭的先心病孩子,终于在武汉的亚心医院免费接受了美国医生手术。此时距离最初的启动已经过去了3年时间。

此外,他还一直致力于在武汉成立华中地区的美国商会。四处寻求美国的投资人,通过朋友介绍,他获悉了一位天使投资人的联系方式,两年多的时间双方一直都是通过邮件和skype在沟通。但中间也有同样的障碍:武汉在哪里?

网络沟通不畅,他就直接坐飞机来到那个从未谋面的投资人面前:“我是OB,希望你能带着团队到中国的武汉投资。”

而当天这个投资人同时也在接待另一个大型考察团,所以根本无暇接待OB,出于礼貌只给了他6分钟的展示时间,但随着他精彩的演讲,展示时间最终延长为半个小时,并且会后还被那位投资人邀请参加家里举行的私人晚宴。晚宴上,他举杯对OB说,“我们终于明白了,我们愿意去武汉进行考察。”

“那一刻只有几秒钟,但是我觉得好像经历了很长很长时间,数百个无眠的日日夜夜,沮丧、挫折,这一刻,我觉得终于有了回报,值得。”说到这里,OB的嘴唇在颤抖,眼圈红了。

那一瞬间,我的心被震了一下:前面谈到那么多的困难时,他一直哈哈大笑,但说到被别人认可时,他却哭了,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四五年,现在仍能让他这么激动。

擦了擦眼泪,OB又笑了,“我以前从来不会关心别人,自从有了,我开始感情泛滥了,而且激情过剩。”

我会一直做下去

虽然一个外国人在武汉做公益,十分艰难,但是他还是坚持了下来,而且一做就是15年。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现在的4B基金已经小有名气,许多求助者会主动找上门,一些公益组织也会主动联系合作,他自己很多朋友也都会出钱出力,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问题也渐渐容易解决了。

据不完全统计,接受过4B基金帮助的已有数万人次,现金和物资价值约300万元,其中现金多是他个人的财产。

就像OB说的,“基金会里,我既是主席,也是扫地的”,4B基金到目前为止,正式的人员只有他一人,资金也主要来源于他的个人财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感到力不从心了,需要帮助的人越来越多,而可用资金却逐渐减少。因为没有专业员工,所以基金会到现在还没有正式的网站。朋友建议他,只有把网站做起来,才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这件事情,影响力增大了,资金的问题相应也就会得到缓解。“当务之急,是要把网站做起来,基金会的组织架构建好,扩大影响。”

目前,他又参与了另一个公益项目——切利比达克音乐节,旨在为有古典音乐理想的年轻人提供舞台。

OB说自己的DNA里有不安分的因子,有时候在特别困难的时候他也会想要不要回国继续过每天打高尔夫的日子,但骨子里的不安分却激励着他一直做下去,做别人不能做到的事情。

OB向记者透露,自己有一种病叫AD,即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就是注意缺陷障碍,最主要的症状是频繁地、不自觉地走神。自己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很弱,别人很快能做好的事情,他要花很长时间慢慢摸索,同时,他又是一个对事情要求专业完美的人。“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了达成目标,连续两三天不睡觉也是很正常的,许多人只看到我做事情的结果,但他们看不到我努力的过程,但这也不错,我不希望别人看到我焦虑痛苦的样子。”

OB说,武汉已成了他的家,未来还是会呆在这里,有能力的话会将慈善一直做下去。

采访快结束时,记者忍不住对他为这座城市所做的事情表示感谢,他摇着头:“No、No、No,我做这些不是为了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是因为我是人、你是人,我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我是个有信仰的人,相信只要努力,结局一定会很好。”

上一篇:扬帆助学计划 扬帆计划 让爱远航 下一篇:李小玲:努力修炼,日臻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