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似素衣,声如淡茶

时间:2022-10-05 05:13:52

没有雍容光鲜的外衣,它拥有的只是朴实内敛的外形和颜色;没有华丽惊艳的声音,它拥有的只是从容淡定的效果。如果要用概括性的语言描述三诺这款千元级2.0旗舰产品,那么“如一盏淡茶般清香而回味悠长”是对它最好的诠释。

印象中,已有相当多的品牌先于三诺推出千元级2.0音箱,其中不乏优秀的产品。不管从抢占市场先机,还是从产品认知度来说,之前的那些产品都占了起手。那么,N-50G究竟具有什么特质,让三诺如此信心满满地杀入这一领域?N-50G又凭什么与那些早已进人市场的同类产品一较高一下?这是获知三诺将要这款产品时,我迫切想了解的事情。

回忆一下,执笔之时距初次试听三诺N-50G正好60天。但不知从何时起,已习惯于待每日下班散去忙碌与喧嚣之后,留出一些时间与这款箱子独处,感受它带来的恬淡和平静。几年间,过耳的千元级2.0箱子并不少。这些产品受设计厂家文化底蕴、技术功底、设计实力,以及音乐素养的影响,总是具有各自不同的声音风格。有的是突出品位,如美酒般醇香;有的是迎合特殊偏好,在某些位置浓墨重彩;但三诺N-50G却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恰似一盏清茶,淡雅而又回味悠长。而在外观方面,三诺N-50G朴实而简洁,倒也与其声音风格相配。

了解一款产品,总是需要多角度细细着手。我们还是从它不同方面的特质去剖析吧。

形似素衣――N-50G的外观印象

三诺N-50G并不具吸引眼球的特质,因为它很简洁。灰色的防护网罩、经过黑色高光处理的前障板和深棕色的箱体均偏向深色调,它的整体线条也给L--种传统而又硬朗的感觉。那么,N-50G在箱体上的用料又如何呢?三诺在这款产品上所用的板材为18mm中密度板,对于一款千元级的2.0音箱来说是相当不错的。而且在前障板部位还采用了双层粘合设计,使其强度达到了等效36mm板材的水平,保证了箱体的刚性,这有利于缓解箱体谐振对于声音的影响,确保声音的纯净。

就个人而言,我并不赞同2.0音箱在箱体表面上引入高光处理工艺。因为站在2.0音箱用户的角度来说,在一款产品使用之初,总会不可避免地反复摆位调试。其间手掌和手指接触箱体是在所难免的,而经过高光处理的箱体,此时也会不可避免地沾上手上的油脂形成难看的印记。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用户都在家准备了手套和绒布来应对这种情况。而且擦拭高光处理的箱体表面是一件非常耗时费神的事情,这一点我深有感触。

独特内涵――N-50G的内部配置

对于设计侧重点完全偏向于音质的2.0音箱来说,其采用的扬声器单元、分频方式、内部元器件和电路设计,是决定声音风格和影响音质的几大部分。要深入了解这款产品,我们不妨将目光转向它们。

1 单元配置

高音单元的振膜材质对音质和音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不同振膜材质有着不同的声音特点。在高端多媒体音箱上所见的通常有两大类――以铝合金、钛合金或镀合金为材质的硬球顶高音振膜,以棉布、丝绢、防弹布为材质的软球顶高音振膜。硬球顶振膜回放高音的频率范围最宽,对音乐信号的瞬态反应也最好,但声音偏硬;而软球顶振膜的回放频带较宽,解析力高,声音通透细腻。

N-50G的高音单元为1英寸丝膜软球顶扬声器,拥有良好的内阻尼特性,高频亮丽而不刺耳,听感上细腻柔和,延伸极佳,不易引起听觉疲劳,非常适合多媒体近场聆听。

N-50G的低音单元设计比较独特,采用了一款设计独特的6.5寸纸浆松压盆扬声器,针对低音单元的分隔振动进行了多项特殊的设计。这款纸盆采用特殊纸浆捞制,并在纸浆中不规则地混入碳纤维作为加强筋,以增加纸盆的刚性。由于采用了松压纸盆并且经过不规则补强,整张纸盆在工作范围内的分割振动能被降到最低,因此失真极低,不仅在低频重放上有很好的力度,而且能使中频段表现出良好的质感。

2 分频方式

分频器可以说是音箱的心脏和灵魂,直接决定着回放质量的好坏,在音箱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频器分为电子分频和功率分频两种,电子分频比功率分频更具优势,因为电子分频是从功率放大器输出声功率,直接驱动扬声器,中间不介入其它器件。这样就避免了功率分频的缺点,减少了功率损耗,使分频点更加精确,各频带间的平衡调整更简便易行,相位和瞬态特性良好,无调制失真,提高了音质。

N-50G采用的是电子/功率混合式分频方式,在电子分频的基础上,为避免用户错误接线而导致高音单元发生故障,在高音通道加入了一个品质较高的MKP聚丙烯薄膜电容作为分频电容。

3 元器件和电路设计

N-50G的所有控制旋钮都位于背板左上角,交流电源采用隔离式进线设计――音乐信号从上端引入,交流电源从下端进入,内部走线分开,可有效隔绝220V交流电源对音频信号的干扰。由于其声音风格调校得比较偏监听,因此为满足不同用户的听音偏好,N-50G还是加入了高低音的独立调节功能。

它的控制方式采用了音量+高低音旋钮的组合,并选择了带中点定位的电位器,仅凭手感就能准确的找到中点位置,使用起来还是比较方便。N-50G仍采用传统的主副箱结构,为了便于区分,高低音通道采用了不同的接口,低音通道采用了理论上更适合大电流传输的接线柱,而高音通道则使用了普通的弹簧线夹。

N-50G采用一体化背板,电源变压器设置在背板上。功放部分采用双板设计,音调部分和功率放大各占一块电路板,两者完全分开,互不干扰。其音调部分采用了NE5532运放,虽然不是什么发烧元件,但性能对于多媒体音频已经足够了。对于一些喜欢动手机的用户来说,还可以自己将其更换为更高级的运放以获得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在主功放电路板上,滤波电容选用两颗10000uF/35V电容,功放由3片ST公司的TDA7265芯片构成,其中一片驱动两声道高音单元,另外两片桥接后分别驱动两个低音单元,以提供更大的输出功率。TDA7265是中等功率的双通道音频功放芯片,有效输出功率可达25W×2,最大输出电流为4.5A,桥接后每片可输出50W以上的功率。TDA7265的各项保护功能较全,除了过热和短路保护,还有静音功能,可消除开关机的电流冲击声。

电源决定着有源音箱的输出功率。倘若没有足够的功率支持,再好的扬声器也无法胜任低频和大功率下面的表现力,整体音质水平将因此大打折扣。在供电部分,N-50G采用了120VA的环形变压器,为整个系统提供了充沛的供电。

声如淡茶――N-50G的听音感受

最初聆听N-50G,一时还让我不太适应,因为其追求的是良好的还原性和 平衡感――与纯粹的监听风格不同,它对声音有轻微的着墨,但并不浓重;与以往接触的Hi-Fi箱有别,它相比之下却更显清淡。如果用香浓的咖啡和醇厚的美酒来形容以往接触的Hi-Fi箱,用清澈的泉水去比喻纯粹的监听箱,那么三诺N-50G就如同一盏淡茶,对音乐的诠释带着清新之感,既不过于浓厚,也不过于平淡。不会在第一时间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却能让音乐的韵味慢慢渗入心间,这也是我逐渐喜欢上这种声音的原因。

在长时间的静心感受过程中,我选择了很多平时早已听熟的曲子,没想到N-50G带来的却是全新感受。

在低频上,它所展现的是一种稳重并富于控制力的低频。得益于电子分频不存在传统分频器的插入损耗以及阻尼悉数较高的优势,N-50G在回放《加州旅馆》时,其低频在音调旋钮置于中间默认位置的状态下显得速度快而有力,下潜较深,只是量感并不十分突出。如果希望获得更富于量感的低频,则需要将音调旋钮调到2点或3点位置,这时N-50G带来的则是一种相对兼顾音质和量感的效果。

在中频方面,N-50G是一种中性且略带润泽的风格。在古璇所演唱的《城里的片光》一曲中,N-50G对人声拿捏有度,厚而不老。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前听过的一些级别相近但风格不同的2.0音箱不同,N-50G的中频拥有良好的密度感,但浓而不软,具有极高的还原性和平衡感。

N-50G的高频清晰细腻,解析力较高。虽然不是那种能在瞬间抓住耳朵的风格,但细听之后却让人感到舒适耐听。特别是在回放弦乐时,对于乐器的质感和细节表现得比较透彻。必须提到的是,在测试搭配中,我不仅选择了TempoTecHiFier幻想曲这款素质出色的声卡,还分别挑选了TerraTec Fire6 LT和创新SBLive!声卡作为音源。经过对比,我们发现N-50G比较容易暴露音源的弱点,因此搭配一块较高素质的声卡是很有必要的,档次至少应该高于SB Livel级别。

在声场和声像定位测试上,N-50G由于采用了“点音源”和电子分频设计,声场鲜明,解析力出众,声像定位清晰明确。播放一些声效制作精良的电影片段,N-50G能很容易地感受到声像配合画面的移动感,对临场感有很大帮助。

由于电子分频有效提升了功放对扬声器的控制力,因此N-50G的解析力在整个频段上都表现得比较好:这与仅靠提升中高频来获得解析力的错觉和假相不同,在所有的频段上对声场的刻画都细致入微,在播放一些录音优秀的曲目时,N-50G的声场宽广定位感良好,形体感也比较强烈,这是很难得的。

注:所谓“点音源”设计,是指音箱的高音和低音单元尽量接近,使所有频率的声音都尽可能来源于―点的设计。“点音源”是理论上最理想的状态,但音箱一般采用高低音分频设计,高音和低音单元不在同一位置,因此不同频率的声音在到达人耳时就会产生时间差,这会严重影响声场定位和声音的自然感,是临场感的重要破坏因素。传统家用音箱听音距离较远,因此高低音的时间差较小,不至于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多媒体近场聆听却不同,一般听音距离都在1米以内,在这样短的使用距离下,高低音之间的距离就变得无法忽略,因此尽可能的缩短高低音之间的距离对多媒体音箱而言非常重要。

体验总结

从使用感受来说,我期望三诺对N-50G的两个地方加以改进,一个是前障板表面处理工艺的问题,高光表面确实太容易沾上手印了,而且清洁起来很麻烦;另一个则是高音通道接口的问题。对于很多用户来说,高档音箱通常会使用3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弹簧线夹虽然能满足连接的要求,但长期使用之后,线夹就会出现弹簧失去弹性和连接孔内堆积过多灰尘或细小纤维,从而影响使用的情况。其实换成与低音通道一样的接线柱并增加不了多少成本,而且只要接口位置标识清楚,用户也很难出现接错线的问题。而从听感来说,售价1280元的三诺N-50G充分体现了电子分频的优点,能够提供快速有力的低频、富于密度感的中频和清晰细腻的高频,并保持着良好的还原性和平衡感,尽可能地减少渲染的成分,与那些对声音进行特定渲染的同类产品相比是不同的风格。这种风格适合所有人吗?不一定。毕竟人们听音的取向就像口味一样,浓淡不一。不过在我看来,N-50G应该能满足很大一群人的要求,因为这种平衡自然的声音,通常是最让人难忘的。

上一篇:找准自己想要的 下一篇:要搜索、还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