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钉结合张力带内固定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疗效对比

时间:2022-10-05 04:43:20

空心钉结合张力带内固定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疗效对比

【摘要】 目的:讨论研究应用空心钉结合张力带内固定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骨科髌骨横行骨折患者4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组10例患者应用空心钉结合张力带内固定进行治疗;B组31例患者使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以及肩关节Neer评分等指标。结果:手术后Cassebaum评分比较显示行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组患者其评分例数均在优秀与良的评分之间,治疗具有显著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组(A组)患者其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克氏针组(B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空心钉结合张力带内固定用于治疗髌骨横形骨折安全性高且固定牢固,成本显著低于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可提供足够的力量维持骨折稳定及压力促进骨折愈合并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空心钉结合张力带内固定; 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 髌骨横形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1-0041-02

近年来,各类骨折患者较往年显著增加。髌骨骨折目前已成为关节内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一般需行手术对骨折移位进行治疗[1-3]。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是目前治疗髌骨骨折的最主要方法,具有疗效确切,固定牢固等优势因此被临床广泛推广使用。不同骨折固定方法均有其利弊且存在不同适应证,因此应针对患者疾病本身采取针对性治疗才能提高疾病治疗效率,加快骨折愈合速度[4-5]。本次试验选取2013年1-12月骨伤科膑骨横向骨折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空心钉结合张力带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与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骨外科确诊膑骨横向骨折患者41例。其中男31例,女10例,年龄25~59岁,平均(42.2±17.1)岁。所有患者中包括跌倒摔伤18例,高处跌落17例,交通意外4例,刀砍伤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组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25~57岁,平均(41.3±16.2)岁。B组31例患者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26~58岁,平均(42.1±16.1)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髌骨骨折表面作长约10 cm左右纵形切口(髌骨近端顶点至胫骨结节连线)并逐层将皮肤、皮下及深筋膜切开。左右游离皮瓣并向两侧前开显露髌骨,之后清除骨折断端血肿并对关节腔进行清理及冲洗,分离骨折端边缘软组织,线路骨折端后使用巾钳将骨折进行复位,应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组于髌骨纵行置入2枚2 mm克氏钉对骨折块进行固定。之后于髌骨表面经克氏针两端用钢丝做张力带拉紧固定骨折并阶段克氏针;折弯两端并埋藏进髌韧带内。应用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组自近段骨折面逆行平行钻入2枚2 mm克氏针。从股四头肌肌腱处两侧穿出并保持克氏针侧位位于髌骨髓腔中央。复位后使用复位钳进行临时固定后将克氏针顺行传入远折端并从髌腱两侧穿出。之后使用合适长度的AO空心拉力螺钉顺克氏针拧入,拔出克氏针导针,双股钢丝穿过空心钉后于髌前呈横向八字形交叉,于空心钉尾部拧紧固定。

1.3 术后处理

患者手术结束后即可开始对足趾、踝关节进行屈伸。术后1 d可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训练及踝关节抗阻力屈伸练习。手术1周左右鼓励患者于病床上或凳子上进行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手术7 d后指导其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并尝试在不负重情况下进行拄拐行动。治疗2周后膝关节屈伸超过90°,4~6周即可逐步负重活动。

1.4 疗效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评分标准根据Cassebaum评分及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治疗后受损关节可行伸膝15°、屈膝130°且无其他不是症状记为优秀;伸膝30°,屈膝120°且患者可能出现轻微不适记为良;伸膝40°,屈膝90°~120°,患者不是症状明显记为中;屈膝角度低于90°记为差。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后Cassebaum评分系统例数

行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组患者其评分例数均在优秀与良的评分之间,治疗具有显著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Cassebaum评分例数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应用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组(A组)患者其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克氏针组(B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3 讨论

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内固定术优势在于符合张力带原则,固定牢靠,有利于促进患者关节尽早愈合并在短时间内进行功能训练。该方法在各类治疗膑骨横向骨折方法具有固定能力最强的优势且对骨折端初始具有加压作用。治疗后形成的张力带对骨折断端形成张力可以达到多为固定的目的,还可有效避免出现滑动的克氏针对皮肤及皮下组织摩擦导致的滑囊及疼痛。该方法不存在钢丝滑脱及内固定失效和骨折在穿衣的危险。过往研究曾对51例髌骨横向骨折内固定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包括10例术后骨折发生移位超过2 cm。5例与内固定失误相关,另外5例与其术后未遵医嘱有关。本次试验中进行空心钉结合张力带内固定术10例患者均在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且治疗后未再出现骨折端移位。该手术操作简单且手术时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空心钉置入骨质后可对骨折断端进行加压,钢丝八字固定可形成张力带对骨折断端形成张力以达到稳定的固定效果。空心钉与八字张力带所形成的系统可提供足够的力量维持骨折稳定并能提供足够的压力促进骨折愈合。在膝关节屈曲时其产生的牵张应力较大,且空心钉比克氏针粗大,可维持力量足够,能够有效避免膝关节屈曲活动时产生的动态张力过多集中在钢丝上而造成钢丝断裂。

本次试验结果显示,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术患者治疗后疗效显著且骨折愈合较好,优良率达到100%。但是,该治疗方法也存在一定缺点。如空心钉直径较大,不适用于粉碎性骨折,但可以与克氏针混合进行使用;另外可能存在空心钉断裂,空心钉使用过长切割钢丝导致钢丝断裂及钢丝切割髌骨等并发症[6-7]。一般来说,对于髌骨骨折粉碎不严重患者也可考虑使用该治疗方法。近年来许多报告对髌骨横行骨折内固定术方法进行改良,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是不同改良方式中有点最多的方式。应用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初始加压作用且手术结束后影像学检查提示骨折间隙不清晰且未出现钢丝滑脱造成张力带效力丧失的情况。另外,在进行治疗时需注意,半螺纹空心钉螺纹应直接穿过骨折线以发挥其加压作用;空心钉不可穿过对侧骨皮质以免出现钢丝不能扎紧;空心钉拧入后不能过紧避免发生骨折端嵌插滑动或下极爆裂。对于治疗后患者来说,影响其骨折愈合的因素主要以关节面复位是否平整,内固定是否坚强有关。若关节片复位不平整则会造成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升高;若固定强度不够则易导致患者失去早起进行康复训练的机会,造成关节僵硬甚至发生粘连。因此,在治疗后建议患者尽早进行膝关节功能训练,进行下地行走以促进骨折创面愈合,早日恢复关节功能。

近年来随着意外事故发生率显著升高,髌骨骨折已成为骨科常见疾病与多发病。若处理不当可能造成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发生障碍,股四头肌疲软乏力甚至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临床采用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精确复位并牢固内固定,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并促进其关节功能恢复。本次试验显示,应用空心钉结合张力带内固定术具有较好的初始加压作用且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未有严重并发症发生且治疗方法安全有效。该治疗方法符合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原理,能够有效促进骨折愈合且对于改善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提高疾病治疗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应用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术能够在确保骨折牢固固定且顺利达到骨性愈合的前提下缩短患者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的时间。

参考文献

[1]刘威,冯锋,朱明锋,等.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并发症及失败原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3):205-206.

[2]杭志刚,张立新,王金泉,等.空心钉结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12):1124.

[3]金辉,籍建飞,陆建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髌骨纵形骨折12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7):663.

[4]张辉,石浩,何稚鸥,等.钢丝“8”字加“0”形环扎治疗髌骨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4):361-362.

[5]陈庆辉,颜义哲,赖传浩.髌骨骨折空心钉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6):2617-2618.

[6]朱佩文,姜晓峰.W形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J].齐齐哈尔医学院杂志,2002,23(5):568.

[7]林源,王进军.牵心钉及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体部横行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12.

(收稿日期:2014-07-07) (编辑:黄新珍)

上一篇:乳腺癌患者心理特征及不同时期心理护理 下一篇: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