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新课程理念,提高语文课堂教学

时间:2022-10-05 04:13:47

秉持新课程理念,提高语文课堂教学

按照传统教学的思路,语文教学就是采取满堂灌的方式。短短的一堂课时间,几乎全部发挥在老师一个人的讲述里,而留给学生提出疑问、发表意见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更不用提现场的互动讨论了。在以往的课堂里,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在课上说的话就是“专心听讲,有疑问下课再问”,这就给许多有心想发表独立见解的学生泼了一瓢冷水,学生越发变得乖巧、老实,在课堂里一言不发,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课堂记录,在实质上却是滋养了学生的思维惰性――越来越依赖老师给出现成的所谓标准答案,而失去了自己本该被鼓励的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具学习的热情,应当让他们真的参与进来,而不只是一味地听、被动的记。如何才能改变上述的教学方式,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呢?

一、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我们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要建立起平等的关系才能成为课堂上的朋友,学生才能更容易接受老师,正如我们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基于这个意义,老师倾注到学生身上的爱心,是情感教育的基础。而要做到这一点,这需要老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主任感,持久的耐心和真挚的爱心,在学生的心灵中去播种理想,培养文明,启迪智慧。情感教育在具体方法上是很灵活的,结合个人实践体会,作如下一些参照: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自尊心是人的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他也是学生对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作用的一种认识和评价。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们,时时顾及到学生的自尊。其次,老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要勇于在学生面前坦承自己的错误与缺点,并及时作出改正。再者,老师要勇于放下自己的架子,和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作平等的交流,和学生广交朋友,老师甚至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讲给学生听,以引起师生在情感上的共鸣。

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师需要进行有效性教学,这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语文教学的效率最大的主要手段。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主要可通过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反馈等方面去实现。增加高中语文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笔者认为,最关键的疑点,就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谓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就高中阶段的语文来说,课程改革后语文教材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只有通过提高教学有效性,才能使学生的收获尽可能多,对教材的利用更充分。一节课上完以后,教师要与学生认真交流,倾听他们对本次课程的看法和意见。语文课的特点是主观性较强,有时候对于课文的认知,教师和学生有着一定的差距。这些信息都需要通过交流来获取和改善。收集和整理好学生的反馈信息,认真剖析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并冷静、客观的加以反思,才能帮助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长此以往能很大程度的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是关键。

三、重视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提高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很到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转化作用,从学生现状看,影响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因素,往往还不是智力和智商的问题。不少学生智商不错,思维敏捷,但语文能力相当差。根本原因是上课不专心听讲,书不认认真真地读,字不规规矩矩地写,作业不按时按量完成,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甚至根本不思学习,放弃学习等。所有这些,大多缘于学习态度的不端正。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可忽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教书育人为根本。在钻研课标和教材,探索教法的同时,还应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针对问题找学生个别补习,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还应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辅之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使非智力因素转化为智力因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产生强大的能动作用,促使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中语文是高中教育的基础性课程,如何在目前学科壁垒日趋森严,重理轻文、重物质轻精神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普遍存在的教育环境中,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使高中语文教育真正成为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无疑是所有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人文教育不同于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关于自然知识的传授,人文教育是“人文素养”的教育,我们不能用科学教育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人文教育,不能把“人文素养”的教育当成了“人文知识”的教育。因为精神的创生只能由精神来完成,精神的升华只能通过精神来感化。根据人文教育的这一特点,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上,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交流和精神契合,不能忽略课堂的人文思想的氛围。为此,教师在授课时既要全身心地投入,要以自己的思想和激情,用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形式,引领学生产生共鸣或心灵的感动,还要创造课堂的人文思想氛围,一种自由讨论与争鸣的学术氛围,使学生在接受系统的古代人文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能影响他们品性之真挚、伟大、高雅的那种令人难忘的印象”。

长期语文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让我深深懂得要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不是只要教师认认真真地教书就能办到的。这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新课程赋予每一个语文教师的使命。我们责无旁贷,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而努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水县第二高级中学)

上一篇:浅谈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下一篇:实施教学创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