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靖:从碧山到茅贡乡村建设的另一种可能

时间:2022-10-05 03:36:19

左靖:从碧山到茅贡乡村建设的另一种可能

【左靖】

1970年生于安徽。策展人,乡村建设者,《碧山》 《百工》杂志书主编。他曾经在国内外策划过多场当代艺术展览,并主编多种艺术期刊和书籍。2011年后,他以安徽和贵州农村为基地,工作重点转向在地的乡村(镇)建设,包括整理出版当地民间工艺、古建筑保护和再生利用、复兴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等等。他主持的乡建项目曾参展深圳/香港建筑双城双年展、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北京国际设计周和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等。现供职于安徽大学。 李玉祥“1980年代的侗族乡土建筑”展览现场。

2015年5月,左靖第一次来到黎平县茅贡乡地扪生态博物馆,地扪侗寨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和农耕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完好保存的侗族生活风貌和真实自然的农村景观,给左靖带来极大的触动。这里没有旅游商业的入侵,也没有熙熙攘攘的观光大队,只有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侗族人安静自得的日常生活,让人完全想象不到这里“开发建设”已有十余年。

地扪生态博物馆的这次走访让左靖对乡村建设有了新的认识,也重新审视风风火火的“文艺乡建”。在与地扪生态博物馆馆长任和昕的多次沟通下,他们结合茅贡镇特殊的村落布局,并以上世纪80年代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小城镇研究理论为依据,提出乡村建设的另一种可能:乡镇建设。

所谓“乡镇建设”,是以地扪生态博物馆的地理范围――茅贡镇为中心,通过建设茅贡镇,带动其周边十余个传统村落,合理规划和发展村寨集体经济,严格控制不良资本进村,保护村寨的自然生态和社区文脉,以及乡土文化的承袭与延传。在此基础上,在茅贡镇辐射的“百里侗寨”范围内发展可持续的艺术项目,比如与在地文化相关的公共艺术等等。左靖希望,经过若干年的努力,茅贡镇能通过生态博物馆、创意乡村(百村百工中心)和公共艺术的价值叠加,使当地文化生态和经济发展并行不悖,平衡发展。目前左靖正在着手的工作,包括老旧建筑空间的改造再利用,文化遗产的梳理激活,在地农产品、手工艺品以及文化产品的创新研发。

2015年年底,左靖和任和昕开始携手“茅贡计划”,目前工作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空间生产,修缮改造镇里的闲置空间,比如,一些闲置的国有资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粮库、供销社等,邀请建筑师根据相应内容设计来改造,让这些空间重新焕发活力。先期改造的是镇里废弃多年的粮库,邀请国内外颇具影响的场域建筑进行设计改造。二是文化生产,在改造的空间中植入文化,做一些跟在地文化相关的展览,包括农产品、手工艺品、乡土建筑等,立足于当地,包括但不限于乡土文化。同时做一些出版工作,将地扪生态博物馆积累的大量调研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和影像等原始素材进行系统研究、整理和出版,影像资料剪辑成专题纪录片。三是产品生产,结合当地资源,与村民一起,在农闲时组织农产品、手工艺品、土特产品的生产协作,恢复原生稻种的耕作,以及设计产品包装等等。 李玉祥“1980年代的侗族乡土建筑”展览现场。

2016年8月28日-12月5日,作为文化生产主空间的粮库艺术中心迎来开幕展,展览的主题为“1980年代的侗族乡土建筑”和“百里侗寨风物志”,前者是李玉祥在1980年代拍摄的侗族乡土建筑作品展示,和特别项目――场域建筑和北京建筑大学ADA研究中心关于侗族禾仓建筑的研究成果“禾仓计划”、同济大学王红军博士带领团队对侗族主要建筑形式的研究“侗寨营造实录”;后者是百里侗寨的风物梳理。此外开幕展还包括茅贡计划今年参加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的项目“另一种可能:乡镇建设”,以及三个独立设计师品牌:“自然家”“PHAIdesign”和本土品牌“吴天喜”等内容。 “百里侗寨风物志”展览现场。

从“文艺乡建”到“乡镇建设”,这也许不仅是乡建模式的转变,带来的可能是乡建领域的另一种可能性,有别于我们通常理解的“乡村建设”。

【地扪生态博物馆】

2005年,由香港非政府机构――中国西部文化生态工作室资助,在黎平县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办生态博物馆,帮助当地社区村民传承民族文化、发展地方经济,并为关注和有志于研究侗族文化的人士提供支持和帮助。博物馆由文化社区、社区文化中心和社区文化研究中心三部分组成。博物馆的文化社区包括地扪、腊洞、登岑、罗大、樟洞、蚕洞、己炭、中闪、额洞、茅贡、高近、流芳、寨南、寨母、寨头等15个村、46个自然寨,覆盖面积达172平方公里、覆盖人口15000余人。 场域建筑和北京建筑大学ADA研究中心禾仓工作营“禾仓计划”展示。

【粮库艺术中心】

粮库艺术中心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镇。原有粮库已被闲置多年,位于308省道一侧。由场域建筑、策展人左靖和地扪人文生态博物馆合作,将之改成进入周围原生态村落的接待空间。防止不良资产进村开发旅游,并适度发展乡镇一级的文化空间,提升在这个层级适度的游客接待能力。同时作为辐射周边传统村落的农产品、手工产品的展示销售空间。 地扪生态博物馆。

上一篇:文学这场婚姻 下一篇:仅有“保健因素” 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