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套车”并驾齐驱,广船国际多元全面转型上路

时间:2022-10-05 02:52:24

“三套车”并驾齐驱,广船国际多元全面转型上路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调结构转型升级与多元发展战略方案尘埃落定。按照“做强造船、做大非船、发展海工”的工作思路,该公司审时度势,坚定启动造船、非船与海工“三驾马车”,从未来三个层面业务的组合,对其主要业务板块作出总体战略规划部署,明确提出造船、非船与海工三大战略转型目标,吹响了全面转型的冲锋号。

广船国际董事长韩广德表示,将以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全面调整转型的重要推手,戮力推进各项业务的转型升级,培育企业新的增长极,力争到2015年在全国同行中位居前列,“十三五”时期,在民船与海工业务上创造出“六个世界领先”,即MR型油船世界领先、LR2型油船(11.5万吨成品油船)世界领先、海工居住船世界领先、半潜船世界领先、客滚船世界领先、超大型矿砂船(VLOC)世界领先。同时,该公司立志成为全球海洋与重型装备市场上技术领先、服务卓越的一流船舶企业;成为油船、半潜船、豪华客滚船领域的全球领先者;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军辅船制造与保障基地;成为华南地区的海洋工程装备、钢结构和大型成套装备制造龙头企业。

造船:创新带动船型优化

近年来,国内多数船企的船舶经营业务艰难前行,而广船国际却是“风景这边独好”,几乎年年订单盆满钵满。继今年5月承接4+4艘5万吨化学品/成品油船,收获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最大一笔油船订单后,在刚刚过去的8月最后一周,该公司又与新老船东签署了3份MR、LRⅡ系列油船建造合同,含选择权订单在内,订单数量多达12艘。即便在全球造船业“一单难求”的恶劣环境中,该公司也曾一举创下一口气签下16艘灵便型节能环保化学品/成品油船大单的骄人业绩,羡煞同行。截至9月份,该公司手持船舶订单共计70艘、589万载重吨,两厂区的手持订单交船期排至2016年下半年。

成功接单的背后,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超前研发。而造船产业成功转型的基础,也正是科技创新“先行”和坚持走高端路线。多年来,广船国际坚持以符合国际最新规则规范要求,实现“低油耗、低排放”为研发重点,不断开展线型优化和设备选型优化工作;以灵敏的嗅觉和超越竞争对手的优异经济性能指标,快速及时推出一系列满足最新规则规范要求的绿色环保船舶,同时充分利用在MR型液货船研发、建造方面的优势,顺应船舶大型化、高端化、节能环保化趋势,不断开发与打造优势“绿色”船型,使广船国际的船舶产品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与拓展,更加丰厚的订单随之而来。

近年来,广船国际自主研发了低油耗节能环保型5万吨化学品/成品油船,其出色的能效设计可满足直到2024年12月31日的排放标准要求,成为市场上抢手的“香饽饽”,也因此深深“勾住”了新老船东的心。正是凭借在全球低油耗节能环保型绿色船舶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多年来,广船国际始终保持着在灵便型液货船市场上的“领跑者”地位。目前,由其自主研发的灵便型液货船产品性价比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同类型船舶中具有前瞻性,形成了“广船国际灵便型液货船”的品牌效应,多个系列的成品油/化学品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时,该公司在大型化油船的研发与建造拓展方面,凭借龙穴造船基地这方热土,向其船舶大型化的梦想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广船国际作为全球中小型船舶市场上技术领先、服务卓越的知名企业,将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向,积极向主动研发、绿色环保、创造需求方向转型。”韩广德介绍说,在深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广船国际已明确提出了造船战略转型目标,强调要将高技术作为造船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以卓越服务为客户创造附加价值,立志成为全球船舶市场上的技术领先者和卓越服务领导者,在油船、半潜船、豪华客滚船领域做到全球领先。同时,该公司在造船业务上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聚焦油船及其他高附加值船型市场,突出一个关键点,即性价比一流;两大核心优势,即技术领先和卓越服务。该公司还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来实现做强造船的目标,通过产品的技术升级、更新换代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此外,该公司对船艇业务也作出了战略调整。

韩广德介绍说,船艇业务作为广船国际拓展的新业务领域和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的具体举措,是为实现其总体战略目标寻求的新业务和利润增长点。目前,该公司将重点发展三大业务领域,分别为小型公务艇(气垫船、冲锋舟)、休闲娱乐船艇(帆船、钓鱼艇)和游艇。在发展模式上,该公司初期争取通过与境外公司合资成立子公司,吸引先进人才与先进技术,逐步探索收购现有小型船艇制造企业和设计企业,扩大产品规模和提高自身技术能力,树立品牌,并向国内外高端产品市场拓展,力争到2015年使其收入规模突破1.5亿元,逐步成为国内知名的小型高速船艇制造企业。

非船:加大投入长线发展

广船国际是大型综合性企业,多种经营是其长期保持的理念之一,也是其在造船行业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调结构、转方式,培育新的增长极”,为企业抵御经营风险的重要举措。

2012年,广船国际全年非船业务产值达9.14亿元,比上年增长53%,在公司业务总量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低迷形势,按照“做强造船、做大非船、发展海工”的工作思路,该公司今年加大力度,明确提出非船业务的战略转型目标是着重发展钢结构、机电、港口机械及盾构机等大型成套设备产品业务,并强调要在稳定现有目标产品业务的同时,发展壮大非船业务。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该公司于今年年初重组了重机事业部,成立了重构事业部,明确了广东中山基地作为公司非船产业中心的地位,以凸显该业务的发展方向,为其发展壮大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成功地使其从根本上实现了从“轻资产”的管理模式向“重实体”的全面战略转移,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抱住大树好乘凉”是广船国际为抢先赢得市场而采取的“大客户战略”。为使企业在多维度上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该公司借鉴在造船经营方面的做法,通过与世界知名大客户,如柏克德(Bechtel)、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桑特维克(Sandvik)等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做到在特定、高端非船领域,保持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和项目签约成功率,为非船业务发展带来广阔的前景。同时,该公司也通过加强与兄弟单位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较好地实现了资源共享、错位发展。

谈到公司发展非船业务的基本经验,广船国际重机事业部总经理饶元国认为,持之以恒与坚持业绩导向,提供政策扶持,是非船业务发展的基础与不断成长的保障;寻求战略合作与利用品牌拓展,采取大客户战略,是非船业务赢得市场先机、快速发展的捷径与关键;而加大研发投入,明确长线产品与掌握核心技术,则是非船业务持续发展的动力。

以钢结构产品和堆取料机等成套设备为主,兼顾新产品业务开拓,通过对产品资源的重点利用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公司非船业务的竞争能力,是广船国际今年落实非船产品业务持续发展战略的一大举措。近年来,在重点发展钢结构产品业务方面,广船国际尤其注重树立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依托其永联钢构品牌与在香港的分公司等,重点开拓欧美市场及港澳市场。其生产的钢结构产品不仅在欧美市场得到了广泛认可,同时也在参与香港市政建设等方面获得了良好口碑。目前随着其钢结构出口量逐年增长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该公司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市场影响力日渐增强。对此,广船国际将积极抓住国际钢结构模块市场发展的大好契机,谋求实现在非船出口业务上的新发展。此外,2012年,通过与世界知名企业蒂森克努伯公司和山特维克的合作,广船国际在成套设备与矿山散料搬运机械设备等高端产品领域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功。目前,广船国际正计划通过签订进一步的战略合作协议,努力成为其最主要的矿山散料搬运机械设备供应商,力争在承接陆上大型装备模块制造订单方面取得突破。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加大了对大型盾构机等机电产品的研发力度,并在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及整机的国产化进程方面取得可喜成就,有望逐步培育新的长线产品。

海工:瞄准高端发挥所长

今年8月1~5日,由广船国际所属海工公司承接的第二个海工模块项目“Grillae”,以及与中船澄西远航船舶(广州)有限公司联手承接的荷兰SBM公司“玛丽卡”号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改装项目先后开工。截至目前,广船国际已成功承接了2艘海工居住船订单(待生效)、2艘改装FPSO订单,以及5万吨半潜船加装DP2项目、支撑模块建造项目、SBM PANCAKE模块建造项目、SBM进坞项目、SBM的FPSO改装工程项目等一系列海工项目,开始在国内高端海工项目承揽中崭露头角。

该海工公司董事长周旭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洋工程业务是广船国际目前大力发展的业务,其业务总量要在“十三五”期间与广船国际的造船业务平分秋色。对此,海工公司将在现有半潜船业务以及与SBM合作的基础上,努力通过联盟或合资等手段,发挥所长,进入大型海洋工程辅助船舶、成套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使之尽快成为广船国际转型升级的标杆。同时,公司还将以FPSO改装为契机形成海工板块,在继续承担FPSO改装任务的同时,重点跟进新造FPSO和7000吨起重船等,通过半潜船的成功建造,带动海工特种辅助船舶的建造,并将力争在原海工业务承接合同金额达6亿元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

周旭辉透露,该海工公司已于近期成功承接了瑞典ELLINGSEM海工双体居住船项目,并打算以此为广船国际海工业务战略转型升级的重点突破产品,抓住时机进入该细分市场,为未来发展赢取广阔空间。

据介绍,广船国际海洋工程业务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主流船型市场极端低迷的背景下,为打破公司对主流船型的依赖,寻求生存和发展空间,实现“管理提升,破局发展”,达到多元化转型升级新战略目标而开拓的经营业务。其海工经营业务开拓,旨在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油船和特种船设计与建造技术、经验,围绕企业有比较优势的海工项目,通过内联外引、创新经营模式,使海工业务尽快成为公司多元化经营的支柱之一。

2012年,广船国际与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合作建造2艘5万吨半潜船,为其进入海工领域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通过与澄西广州公司合作承接的1艘FPSO改装船,以及与世界知名海工公司SBM初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广船国际在进入海工市场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及至下半年,在与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后,该公司又以体现自身软实力和龙穴造船设施硬实力的大型半潜船项目与FPSO项目为依托,适时组建了广船国际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从而全面吹响了向海工业务进军的号角。

经过1年多来的努力,新成立的海工公司不仅成功承接了Dockwise7万吨半潜船项目、拓展了海工产品链,还形成了对海工居住船、重吊船、铺管船的技术储备,并积累了自升式平台、半潜式平台的设计建造技术经验。目前,其能够设计和建造2万至10万吨甚至更高级别的各型半潜船、模块运输船;拥有超大型油船(VLCC)改装FPSO,以及设计和新造FPSO结构的能力;拥有设计和建造各型海工居住船/生活平台的能力;拥有设计和建造各型重吊/铺管船的能力。目前,该公司正与新加坡精砺控股(DYNA-MAC)公司开展合作,重点进行模块生产。

分析海工半潜船的经营策略,周旭辉认为其中的经验值得总结。据介绍,广船国际是目前世界上建造半潜船最多的船厂,在半潜浮技术、电推系统、动力定位系统(DP)、数控技术、排压载系统等方面拥有领先技术。作为国有老厂,该公司在面对半潜船这一高技术船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时,没有因循守旧,也没有因困难极大而“简单拒绝”,而是凭借丰厚的经营和技术底蕴,千方百计在商务、技术、建造和风险防控等方面创造和抓住机会,终于成功成为全球排名前三的半潜船航运公司Dockwise、Coscol、Fairstar选择的高品质半潜船建造企业,为企业向海工领域发展留住了一颗宝贵的种子。整个过程充分体现出广船国际“解放思想、特事特办、创新营销”的理念。

“高技术、高附加值海工产品的经营研发有其特殊性和曲折性,船企在艰难的转型升级过程中,首先要立足于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开拓和创新,因为熟悉领域的市场、技术、管理和成本都较易掌控。”周旭辉说,这是“创新营销”成功的基石。

上一篇:和我一起冒险吧! 下一篇:修剑痴五行通背拳拳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