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鼻喷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时间:2022-10-05 12:54:58

双黄连鼻喷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摘要:双黄连鼻喷剂是通过改进生产工艺;经鼻腔给药的一种新剂型。该剂型避免了胃肠道消化液对药物的破坏,给药剂量小,奏效迅速,使用方便,适合大量生产。

关键词:双黄连;鼻喷剂;生产工艺;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R28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1-2252-02

双黄边鼻喷剂是通过改进生产工艺,经鼻腔给药的一种新剂型。该剂型避免了胃肠道消化液对药物的破坏,给药剂量小,奏效迅速,使用方便,适合大量生产。

1 处方

金银花300g,黄芩300g,连翘600g

2 黄芩苷提取工艺研究

2.1 实验材料①仪器与药品: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510泵,岛津Catalog7125型进样器,SPD-6AV紫外检测仪,CR-6A数据处理机;对照品:黄芩苷(含量测定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除药用乙醇外,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②实验材料:黄芩饮片经鉴定为正品黄芩Seutellaria haicalensis Georgi。

2.2 实验方法①色谱条件:色谱柱YWG10μmC184.6mm×250m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5:55:0.0125);检测波长:280rim;流速1.0ml./min;柱温30℃。②黄芩苷标准曲线:精密称取在60℃真空干燥4h的黄芩苷对照品2.79mg,定容100mL,作为对照品溶液。按色谱条件,分别选择1、2、4、8、160,L,测得峰面积,线性回归方程为:y=3098769x-5621.r=0.9999,结果表明:在0.0279~0.464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③提取方法的比较:黄芩饮片在60℃烘干,粉碎过10目筛。称取100g,用表1中不同溶剂以10倍、8倍量分两次提取,每次1h,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干,称重。水煮醇沉法例外,先将提取液浓缩至药材6倍量,加入等量95%乙醇,搅匀,放置过夜,滤过,合并上清液及沉淀洗涤液,浓缩至干,称重。精密称取相当于生药20rag的上述浸膏,用80%甲醇适量超声溶解30min,定容至10mL,进样3~71μL。④黄芩苷的纯化:取前述60%乙醇提取滤液,减压回收尽乙醇后,补足蒸馏水至药材的15倍量,作为待纯化样品溶液。结果见表1。

测定结果以60%乙醇作溶剂,黄芩苷提取率最高。

纯化方法:①酸沉法:取上述待纯化样品溶液,加浓盐酸调pH3~4,静置1h后滤去杂质,滤液再于40℃调pH1.5~2,保温30min,静置,抽滤,沉淀用水洗至pH6.5~7.0,干燥即得黄芩苷粗品。②碱酸法:取上述待纯化样品溶液,加浓盐酸调pH 1.0,放置15h。1500r/min离心1h,取沉淀物进行干燥,称重。加6倍量水,70℃水浴加热,10%NaOH溶液调pH 6.0,搅拌,使全溶。加入等量45%乙醇,放置1h,抽滤,沉淀用45%乙醇洗涤,所得滤液加浓盐酸调pH 1.0,70℃下保温1h,放置10h,抽滤,所得沉淀干燥即得黄芩苷粗品。

取酸沉法或碱酸法所得的黄芩苷粗品,用60%乙醇溶解,定容至5mg(生药)/mL,进样2~30,L,测定结果见表2。

根据以上结果,得到一种新的黄芩苷提取分离方法,即醇提酸沉法。该方法与传统的水提酸沉法和水提碱酸纯化法比较,黄芩苷的转移率有极大提高。该方法的具体操作应为:黄芩粗粉以60%乙醇10倍、8倍量回流提取2次,每次1h,滤过,滤液减压回收尽乙醇,补足蒸馏水至药材的15倍量,加浓盐酸调pH 3~4,静置1h后滤去杂质,滤液再于40℃调pH 1.5~2,保温30min,静置,抽滤,沉淀用水洗至pH 6.5~7.0,干燥即得黄芩粗品。

3 金银花连翘的提取

金银花与连翘分别以6倍、4倍9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合并醇提液,浓缩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3~4倍于药量的水,放置过夜,滤取上清液,浓缩收膏,60℃真空干燥,得干浸膏。

4 配液

黄芩粗品,加蒸馏水适量,搅拌使溶解,滤取上清液,加入金银花、连翘浓缩膏,搅拌使溶解,滤取上清液,调pH值4.8~6.5之间,灌装。

5 质量标准

5.1 外观性状本品为红棕色澄明液体。

5.2 pH值(以《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取本品,置酸度计中,测得PH4.8~6.5。

5.3 薄层层析定性鉴别黄芩苷①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本品1mL,加75%乙醇溶液,摇匀,滤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②黄芩对照药物溶液的制备:取黄芩对照药材1g,加75%乙醇溶液,超声处理20min,滤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物溶液。③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除黄芩外,处方其余各味药,模拟制法制成空白对照品,制成阴性对照溶液。④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苷作为对照品,以75%乙醇制成每1mL含11.2rag的溶液。⑤薄层层析: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物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对照品溶液各适量,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30: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与对照药物及对照品在相应位置显相同斑点,阴性对照溶液在此位置上不显斑点。

5.4 局部刺激试验参考文献,以蟾蜍作试验,将蟾蜍仰卧固定在蛙板上,使口腔张开,用止血钳牵拉,手术剪分离上颚黏膜。取约3mm×3mm黏膜,用生理盐水洗净血块以及黏液,黏膜面向上平铺于载玻片上,于黏膜表面滴加0.2mL药液,轻轻盖上盖玻片,在室温下置4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从点药开始到纤毛停止摆动所经过的时间。

6 讨论

双黄连制剂是近年推出的疗效较好的抗菌、抗病毒中成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配制而成,目前剂型有口服液、注射液、粉针剂、颗粒剂等。黄芩为清热燥湿之剂,连翘、金银花为清热解毒之品,三药协同,表里双解,气血两清,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功效。临床用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咽炎、急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

由于双黄连鼻喷剂药液直接作用于鼻黏膜,药液的pH值、渗透压直接决定对黏膜的刺激,如果制剂不当,使用后会出现明显的刺痛,肿胀等不适症状。

目前双黄连的剂型较多,但双黄连鼻喷剂市面未见。由于双黄连鼻喷剂有效成分复杂,且性质差异大,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方法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目前还很困难,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天王补心丹方论评析及组方内涵探讨 下一篇:论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