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际语用学视角下看高职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培养

时间:2022-10-05 12:27:58

语际语用学视角下看高职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培养

摘 要: 语用能力薄弱是现代英语学习者的现状。而中式英语是许许多多中国英语学习者一直很难以跨越的困境。语际语用学的研究起始于本世纪80 年代初新兴的学科。它涉及到两种语言又与第二语言相关,这个学科主要特征是第二语言的语用研究,这对我们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 语际语用学; 高职高专; 中式英语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6-0122-02

一、引言

语际语用学(interlanguage pragmatics)是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学生语际语言中的语用现象和特征以及这些现象和特征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由于学生的语际语言(interlan guage)使用体现为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因此语际语用学的目的是要对学生使用语际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时所出现的种种现象和特征做出语用学等阐释,涉及到跨语言和跨文化的诸多因素。语际语用学的理论属纯语用学和跨文化语用学,其研究范围主要是言语行为。一方面,语际语用学的研究可以从静态的角度描写学生如何在母语语用知识的影响下理解、表达和习得第二语言的语用知识;另一方面,从动态的角度描写学生的第二语言语用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研究内容

语际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Kasper & Blum Kulka,1993;何自然,1995;洪岗,2000):1. 研究如何理解语际语言中的话语,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语学习者对间接言语行为言外之意的理解以及礼貌手段的识别,外语学习者在目的语知识缺乏时对礼貌手段的识别常常借助于识别母语礼貌手段的方法;2. 研究语际语言中的语言行为,同一言语行为在不同语言中能表达的言语功能以及使用范围可能不同;3. 研究语际语言中的语用迁移,语用迁移包括语用语言迁移(pragmatic linguistic transfer)和社交语用迁移(social pragmatic transfer)的问题;4. 研究语际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效果和语用失误。

三、母语迁移理论与中国式英语

(1957:12)母语迁移(mother tongue transfer)即母语对第二语言或外语习得所产生的影响。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征不对应时,而学习者若还试图借助于母语而学习目的语,母语对目的语的掌握会产生很大干扰,称作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中国式英语,也叫中式英语或汉式英语,是指中国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汉语的影响和干扰,硬套汉语的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符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李伯利,2001:93)。中国式英语不同于学习者的本族语,也不同于目标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习得过程中的一种中介语,其构成和使用范围既不稳定也不广泛,在对外交际和交流中起阻碍作用。

四、语际语用学和汉语负迁移视角下的高职英语的中国式英语分析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母语干扰是导致高职生英语学习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高职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对英语的语音、词汇、句式等规则以及英语文化不够熟悉,常把母语规则移植到英语学习过程中,从而产生母语干扰现象,给英语学习带来困难。

英语和汉语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无论是表达方式还是思维方式,都有较大的差异。由于英语水平有限以及对英汉语言差异的了解不够,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经常模仿汉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在选词、造句以及谋篇布局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汉语痕迹和印记,产生了大量的中国式英语。下面结合语际语用学理论与汉语的负迁移对高职英语的中国式英语进行分析和探讨。

例1:

A: Hello, this is Wing speaking.

B: Hello, could I speak to John?

A: There is no John here.

B: Oh, maybe I dial the wrong number. Sorry.

A: You’re welcome. Good bye.

这是老师安排学生每人两组进行的一小段英语对话,情景是拨错电话。从例1我们可以看出B 的第二次回答带有很明显的中文色彩:“这里没有这个人。”语际语用学也要遵循礼貌原则。礼貌原则是关于单语会话的一种理论,可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原则却常有“短路”现象发生。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这段对话里学生在遵守礼貌原则时出现的“失误”现象。在电话英语中打电话的人B在接电话人A 接电话后应该自报家门,即This is Willy speaking.而后才开始找目标人物John接电话,即 Could I speak to John? 此时在发现来电人B可能拨错电话后,A应该很委婉有礼貌地提醒对方有可能打错电话, I’m afraid you dialed a wrong number.而不是直截了当地像中文那样说出“这里没有这个人。”在对方发现打错电话而道歉之后A的回答也是不妥的,这个学生显然对于感谢 “Thank you.”和道歉 “Sorry”的回答仍然处于混乱的状态。所以对这段对话可以做出这样的改变:

A:Hello, Wing speaking.

B: Hello, this is Willy. Could I speak to John?

A: I beg your pardon? John? I’m afraid you have the wrong number.

B: Oh, I’m going to dial 423-6681.Isn’t it right?

B:No.It isn’t.It’s 423-6631.

A:I’m sorry to have bothered you.

B:It’s ok.

礼貌是各社会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但对礼貌的认识却因文化不同而不同。英国人的礼貌讲究绅士风度,穿着不整会被视为失礼行为。中国人讲究“客气”,不客气的直接接收他人的馈赠、邀请或恭维则被看成是没礼貌的表现。在礼貌准则的应用上,中国人讲究“卑己尊人”的“谦虚”准则,而西方人重视“平等取向”的“得体原则”。将母语的礼貌策略迁移到目的语文化中,势必会造成语用失误,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请看在宴会上的对话。

例2:

A:Nice to meet you.

B:Me too.

A:You look so beautiful tonight.

B:No, you are flattering me. You look more elegant.

这样的对话显然很有中式英语的味道。面对他人的褒奖中国人表现得都很谦逊。但是这样的回答却违背了英语的礼貌原则。语言学习者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必然受到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影响。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受到母语谦逊的影响,于是做出了自贬的答复,而以英语为母语的回复则是对别人对自己的赞扬表示感谢。得体的回答应该是”thank you.”而不是“No, you are flattering me.You look more elegant.”

五、培养语际语用能力策略

(一)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二)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并重,提高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把语言技能的传授作为教学的中心,将语言的准确性作为追求的目标,而忽略了学生语言的得体性的培养,致使学生语用能力低下,语用失误频频。因此,外语教师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必要性,将文化知识、语用知识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与负语用迁移现象,帮助他们在增进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语用能力,减少语用失误。

(三)注重跨文化语言教学,传授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

然而语言和文化学习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紧紧联系在一起,离开文化单独教学生语言无法消除母语对学生的第二语言习得所造成的影响。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看英文电影,以此来增进跨文化语用知识,减少语用失误。

(四)重视情感因素,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外语教学中,动机、态度、自信心及情感状态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积极的学习动机由于学习的成功往往能强化这种学习态度。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强劲的动力和自信心才能使学习者积极参与创建和谐和语言学环境,进而达到真正、全面地具备语用能力的目的。

(五)重视语言输入质量

应适当地提高目的语的输入质量,即趣味性、多样性。增加趣味性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并使暂时的、不稳定的兴趣转化为永久的、牢固的学习动力,使学习在更长的时间内处于自觉的、兴奋的状态中。语言输入的多样性既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又可以从心理上缓解学习者的疲劳感,让他们有机会不断地接触新的刺激方式。

六、结语

母语对于外语学习者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而我们高职英语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来就略逊于本科学生。高职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时刻注意御用的负迁移现象,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帮助我们的学生克服这一困难,提高自身的语际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常志勇,李文.语际语用学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职业时空,2008.

[2]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育部高教司,2000.

[3] 郭芳. 语际语用学视角下的跨文化语用能力提高初探[J].剑南文学,2010.

[4] 黄青,付翠霞.外语学习情感策略与语际语用能力发展的研究[J].考试周刊,2009.

[5] 姜丽伟.论语际语语用能力的发展[J].素质教育论坛(上半月),2010.

[6] 李平.导致语用失误的母语语用迁移现象分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

[7] 刘绍忠.国外语际语用学研究现状与我国语际语用学研究的思考[J].现代外语,1997.

上一篇: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创新探究 下一篇:基于流媒体的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