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途径初探

时间:2022-10-05 12:18:29

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途径初探

怎样让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觉得,首先老师要有一颗爱心,爱班级里的所有孩子,这份爱心会源源不断地向你传送教学探索的动力,其次要有狙击手一样的耐心,还需要如发的细心,敏锐地观察孩子学习上的一举一动,因势利导地带着小家伙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榜样和表扬,习惯养成的动力

孩子刚入学,在课堂上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好动、注意力不持久,容易因为一点小事而分散注意力。当老师讲课或别的孩子回答问题时,根本不愿意认真倾听。有的一心就想表现自己,他就高高地站起来,边举手边不停地喊“老师,我知道”,还有的像一群小猴子似的“噢、噢”叫唤。有的随心所欲地看书、偷偷地玩玩具,甚至抬起脚来踢踢前面同学的小屁股。此时,我们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任其自由散漫,课堂的学习效率将大打折扣,而且会滋长一些不良习惯的蔓延。

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就示意发言的同学停一下,并说:“还有几个小朋友没准备好呢!比比谁听得最认真!”看到某个学生听讲特别认真,适时的表扬:如 “张雪听讲多认真呀!”“刘燕坐姿真漂亮。”有了榜样,孩子们都会向他们看齐的,因为像他们一样才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小伙伴们的羡慕。

二、游戏和儿歌,习惯养成的催化剂

游戏是学生们最喜爱的。有趣、恰当的游戏能为学生创造了“玩”的机会。这些丰富的游戏有机穿插在教学中,将知识的学习融入游戏中,把枯燥的习惯训练变得有趣多彩,让学生玩中学,于快乐中牢固掌握知识,感受学习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中,我们经常玩的游戏有: 照葫芦画瓢、叫学号、我是木头人、滚雪球、双列火车开起来、点到你你就跳一跳、猜猜我是谁等。

例如:在教学《大海睡了》之时,在指导学生读句子:“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之时,我采取了“照葫芦画瓢”的游戏形式。

师:生字宝宝我们都认识了,现在把它们送回家。看谁的本领大,能把句子读好。我们来玩个游戏,名字叫“照葫芦画瓢”,仔细听老师读,待会儿看谁学得像!一个字不能差,每个标点符号都要注意停顿!

师一行一行的范读,学生模仿老师,自由跟读。然后指名读。

师:说说王皓读的和老师读的像不像?(说出哪里像,哪里不像)

师:谁听明白要求,学着读一读。(学生个别读、挑战读、小组读)

“照葫芦画瓢”的游戏,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学会读一句话,更是一种听的训练。模仿始于“听”,听清每个字音,听清每种标点符号停顿的时间长短,会听才会读好。

需要注意的是:游戏使用的合理性。游戏的设计,不仅从形式上考虑多样和丰富,而且在游戏选择时更便于教师关注个别孩子与全员参与。

三、比赛,良好习惯的强化

一年级新生有着与生俱来的好胜心和荣誉感,他们的思维也更具有形象性。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如果能够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运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学生课堂听讲的状态能好很多。例如利用教学挂图、教具、多媒体课件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练习采用如小组评比、男女对抗赛等各种学习形式,使学生的课堂状态始终处于教师细心的调控中,学生注意力能够在丰富的教学方式中最大限度地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课上就不容易“走神”,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我在教室里建立个人红星榜,开展“谁得的红星多”等活动,例如,一堂课被老师表扬两次的就可以得到一颗红星,在每一节课的最后两分钟,“隆重”的举行一次“授星仪式”,让得到红星的同学在全班热烈的掌声中把红星郑重地贴在红星榜上。我在批改作业时,发现那些作业本上字写得好的,全部正确的,就会在孩子的本子上画一个五角星,等到课堂上做第二次作业前,先评讲一下上次的作业,把作业本上的五角星“转移”到红星榜上,许多孩子对第二次课堂作业的态度一下就更认真了,一丝不苟写好作业,好在下一次作业评讲中也能得到一颗红星。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一次次的激励,学生认真听讲和作业的兴趣大大增强了。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

我们学校也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每周都要评出每个班级的“勤学”、“会学”的学生,并公布在学校光荣榜上。我就好好利用了一下这个让孩子在全校“扬名立万”的机会。首先让孩子明确的知道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学校的光荣榜上。依据这些标准评出“勤学”、“会学”的学生后,让他们在全班讲出自己是怎样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给其他孩子以最直接的启发,进一步明确自己该怎样养成良好的习惯。受表扬的孩子在这一周一定要拉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手来学校光荣榜上读读自己的名字,让家长也融入到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行动中来,至少家长可以做到对孩子的一句鼓励,利用孩子的荣誉感巩固他们良好的习惯。要求每天早晨上学进校园时,班级的每个学生都到校门口的光荣榜上读一读我们班的孩子的姓名,利用这种荣誉的“攀比”,使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扎根每个孩子的心中。

要特别指出的是,培养一年级新生的学习习惯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些方法并不是药到病除的灵丹。这可是一位教师和一群孩子之间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拉锯战”,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慢慢前进,甚至反复的过程。爱心、耐心、细心是一路支持我们一年级教师走下去的动力。

如果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期待完美的圆,那么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画圆的那一张圆规,我们老师就是掌握着那张圆规的神圣的手。而我们一年级老师的重要工作就是画圆的第一步——打开圆规的角度,这决定了一个圆的半径,也影响了孩子一生的发展空间。让我们牵着一年级孩子的小手,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陪着他们迈好学习的第一步。

上一篇:调动情感因素提升课堂效率 下一篇:绘本在大班幼儿数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