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综合交通发展环境评价

时间:2022-10-05 10:44:50

河南省综合交通发展环境评价

【摘要】本文运用SWOT 方法对综合交通发展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其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要素权重,建立模糊评判矩阵,得出综合交通发展环境的评价结果,并以河南省为例,评价其综合交通发展环境。

【关键词】综合交通、SWOT、环境评价

0.引言

目前,对综合交通发展环境评估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难以客观科学地评价综合交通发展环境的优劣。SWOT分析法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来分析出优势、劣势以及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就此来规划企业今后的发展战略,综合交通发展环境评价同样需要这样的过程。发展综合交通前,要分析当地综合交通的优势、劣势,发展环境的机会和挑战,然后结合APH和综合评价方法才能判断是否应该发展综合交通。

一、综合交通发展环境影响因素

SWOT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来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结合数学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因此,SWOT方法在分析综合交通环境时从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着手将综合交通环境影响因素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类:

1.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从自身角度出发,分析其优势和劣势(S、W)。内部因素包括交通基础设施 、交通方式之间的协调 、交通管理部门的素质 。

2.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以环境的角度出发,分析环境为综合交通发展提供的机遇和挑战(O、T)。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区位 、政策、经济 、自然条件 、居民出行方式选择 。

3.影响因素指标取值及与SWOT的关系

本论文各项指标值的采集采用分类采集的方法,具体为:(1)对定量指标且相关资料齐全的,则以客观的量化值为相应指标值;(2)对定量指标但相关资料搜集不齐全的,则向相关领域专家咨询,请他们给出各港排序结果再进行意见集中,将所得结果作为相应指标值;(3)对定性指标,设计出相应的各种等级评语,请各位专家选择相应的等级,再进行意见集中,将所得的评语作为相应指标值。

指标间的不可公度性和矛盾性,是多指标决策体系建立中绕不开的问题。因此,在使用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前,必须将各具体指标的属性值进行规范化,即统一变换到[0,1]范围内。

当影响因素取值在[0,0.5)时,表示该影响因素在发展综合交通时处于劣势地位或为综合交通的发展带来挑战。当影响因素取值在[0.5,1]时,说明该因素在发展综合交通中处于优势地位或为综合交通发展带来机遇。

二、综合交通环境评价方法

综合交通发展环境影响因素比较多,且不易定量化,因此,综合交通环境评价适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考虑综合交通发展环境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用AHP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结合SWOT对各影响因素建立模糊评价判断矩阵,对综合交通发展环境给出综合评价结果。

1.用AHP计算各项指标权重

2.建立模糊评价判断矩阵

应用专家调查法,拟定评语集V={优势,机遇,劣势,挑战},建立技术评价指标模糊评价判断矩阵.

3.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由各项指标的权重及模糊评价判断矩阵,计算得

P=W・B

由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综合交通发展环境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三、实例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利用上文中的SWOT方法分析河南省内部和外部发展综合交通的环境,采用专家调查法对内部和外部因素打分取值范围为[0,1],当内部因素分数在[0,0.5)时,表示该影响因素在发展综合交通时处于劣势地位,当内部因素分数在[0.5,1]时,表示该影响因素在发展综合交通时处于优势地位。当外部因素得分在[0,0.5)时,表示表示该影响因素为综合交通的发展带来挑战,当外部因素得分在[0.5,1]时,表示表示该影响因素为综合交通的发展带来机遇。由此得出模糊评价判断矩阵,最终按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评价结果。

四、结语

1.运用SWOT方法分析综合交通发展环境的影响因素,将影响因素划分为内部资源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内部因素包括交通基础设施、交通方式衔接、交通管理部门的素质等,外部因素包括区位、政策、经济、自然条件、居民出行条件等。

2.综合考虑综合交通发展环境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用AHP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采用专家调查法对内部和外部各因素打分,建立模糊评价判断矩阵,以河南省为例对其综合交通发展环境给出综合评价结果,河南省综合交通发展环境评价结果为具有优势,具备发展综合交通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成耀荣.综合运输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赵铁平.我国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探索[J].交通标准化,2007,(10).

[3]张周堂.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J].综合运输,2006,(1).

上一篇:浅谈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下一篇: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