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母亲的歌》教学案例

时间:2022-10-05 10:28:05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案例

活动目标:

1、 多方面认识母亲,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进行情感熏陶与爱心培育.

2、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情感;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及其内涵;

3、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实践能力。

活动重点:

1、多方面认识母亲,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2、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活动难点: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情感;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及其内涵。

活动准备:

生:

1、第一组的学生每人寻找一首诗以表现母爱为主题的诗词成语及格言等。

2、第二组的学生搜集整理新闻媒体报道的或自己听说到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

3、第三组寻找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有关介绍或图片。

4、第四组搜集与母亲有关的歌曲并能演唱。

5、 为母亲准备一份自己亲手做得礼物。

师:

1、布置学生分组搜集有关母爱的歌曲•图片、故事等资料.

2、恰当布置教室,把有关的表现母爱题材的图片,学生写的诗歌挑好的作品张贴在墙上,制造氛围。

3、联系参与活动的家长。

4、准备发给学生的奖品。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能领会课文中关于母爱等的文章,加上他们数十年的生活经验,只要他们能按要求去认真搜集相关资料,并加以体会,在指导、感悟、交流中体会母爱及其内涵。

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四个环节,让学生一步步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在作业以“母爱”为话题的写作中达到高潮。

活动要求:

1、调查采访的内容具体、生动、感人,能真实地反映母亲的生活与内心世界。

2、语言的表述流畅,口齿清晰,声音宏亮,语调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3、选取的展示成果力求与本次活动歌颂母亲的主题完全吻合。

4、小组成员参与意识强,合作融洽,能及时补充,发挥群体作用。

活动时间:两课时

活动过程:

1、 创设情境 导入活动:

(师):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近一段时间我们进行了了解妈妈的活动,今天我们就把感受到的爱说出来,把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把对妈妈爱的行动表现出来。齐唱歌曲《妈妈的吻》。(设计意图:用名人名言和歌曲导入既简洁明了,又可以营造一种浓浓的亲情感,将学生迅速带入情境。)

2、展示资料 话说母爱

a.第一组的学生把准备的诗词•成语•格言贴在后黑板上,播放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学生依次朗读自己抄写的诗词•成语•格言。背诵贴在黑板上的诗词,(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歌曲、文学作品中感受母爱。)

教师可作如下补充:(课件补充)

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方知父母恩。

天地宽大,父母恩大。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b.第二组的学生上台介绍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设计意图:启发学生从小事中领会爱就在身边。)

c.第三组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资料。教师补充“班羚飞渡”的故事,老鹰折翅训小鹰的故事。(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母爱广泛存在于动物世界。)

d.第四组把自己搜集到的与母亲有关的歌曲演唱出来。(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歌曲声中进一步体悟母爱,产生情感共鸣。

3、交流感悟,尽谈母爱。

a.请四小组组一位同学讲一讲,母亲在抚养自己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以及她的希望和要求(选择家庭较困难的同学)。

b.请两、三位同学叙说上周给母亲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自愿上台的学生),有什么收获,妈妈有什么表现。

c. 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对母爱的思考与认识(有真情实感)。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评价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

4、聆听教诲 感谢母恩

a.请家长妈妈代表发言,并对我们提出要求和发出爱妈妈的倡议。

b.请十位同学给今天到场的自己的妈妈献上礼物,并大声说一句:妈妈我爱你。

(设计意图:以这个活动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隔膜、增进母子(女)感情,并且带动感染其他同学。)

5.总结活动 祝福母亲

师:也许,我们的母亲没有领袖的丰功伟绩,没有明星的光彩夺目,没有科学家的渊识博学,没有英雄的豪言壮语,没有文学家的鸿篇巨著。但母爱如天大,同时又小得只能住在我们的心里,母爱是可以撑天的支柱,也是我们想拥抱的温暖。我们永远爱着您——妈妈。所以,我们要孝顺父母,希望同学们有一颗孝敬和感恩的心,将来要有所作为,来报答母亲,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永远幸福(播放歌曲《母亲》)

6、放飞情感 抒写母爱

写一篇以“母爱” 为话题的话题作文,400字以上。结合母亲对自己的关爱与教育,写出自己最想表达的心声。

教学反思:

本次综合性活动课基本完成了活动设想,实现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成为本次课题研究中课堂教学方面相对典型的课例。

从这次活动中我感受到以下几点:

a、综合实践活动课要举办学生想讲、愿意讲、能讲的内容。具体话题可征求学生的意见。并不一定要按照教材上的要求来上。

b、活动课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完全放手由学生去组织。

c、教师应该参与其中,与学生融为一体。

通过本次活动课我也收获了以下几个方面:

a通过成果展示的形式进行小组交流,既锻炼了交流者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训练了收听者的听话能力、分析能力。活动过程中的句式仿写练习及课后的作文训练,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b形式多样的展示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空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多数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小组合作意识得到了加强,为了在展示中获胜,小组成员间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积极搜集整理资料,提供相关信息,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

c.学生的思想在活动中得到了健康成长。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与家长的距离越来越远,宁可在网络中找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来倾诉心中的烦恼、分享生活的乐趣,也不愿与父母多说一句话。通过这次活动,多数学生一改有话不愿和家长说,有事不愿与父母谈的习惯,对母亲的生活状态、精神需求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在调查采访中,近距离的与母亲接触,理解了母亲的艰辛,精神上受到了一次彻底地洗礼,本次活动使学生摒弃了对母亲的厌恶与反感,消除了对母亲的误解与偏见,促进了与母亲的交流与沟通,激发了对母亲的理解与热爱,在孩子与母亲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心灵之桥。学生纷纷表示今后要以实际行动来回报母亲的深情。

当然,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有关母亲、母爱的材料很多,个别学生在选取材料时就显得无所适从,采用大撒网的方法一包到底,围绕主题选材的能力有待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多加指导,引导他们合理准确的搜集整理材料。由于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有个别的学生就产生了依赖心理,任凭组长在前面发言,自己则作为旁观者,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对这些学习被动的同学,教师在平时应多加关注,在心理上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支持与鼓励。

上一篇:运用点拨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下一篇:问题探究式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