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教学中的“四失”现象及对策

时间:2022-10-05 10:03:06

高三语文教学中的“四失”现象及对策

摘 要: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可结果是:语文教学至今也走不出文化迷失、思想迷失、情感迷失、活力迷失等“四失”的困境。如何走出困境?本文试析了“四失”产生的原因,以及采取何种方法消除“四失”现象,最终让语文教学走向健康蓬勃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语文教学 “四失”原因 对策

近年来,人们对语文教改一般还都习惯于约定俗成地根据语文学科所规范的学术语境提出建议。有些比较激进的语文教师甚至对传统语文教学也予以全盘否定。这些忽视语文学科根本性质的做法,使语文教学至今还面临“四失”的困境。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四失”现象的主要类型

语文教学中的“四失”现象主要表现在文化、思想、情感、活力等方面。

(一)文化迷失

语文教学自身就是一种文化形态(即语文教学文化),它不仅传承、维护、弘扬文化,而且具有自身文化的建构功能。当今高三语文课堂只注重拼音、文字、词汇、语法、标点、修辞、逻辑、文体知识、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等知识文化的能力培养。语文教学很少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历史、自然科学等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泛而言之,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大至宇宙,小至微物,包罗万象,这种急功近利的语文课堂文化必将导致语文教学自身的先行性文化、反思文化、建构文化等功能被打破。这就使得学生的个性文化意识与文化创新能力的养成的软环境也营造不起来。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也就迷失了。

(二)思想迷失

现行高考提高了语文的地位,刺激了社会对语文的需求,实现了语文的价值,但应试训练和失其本源的高考强化也失去语文理性、厚重、多元的思想。为了获得高分,语文教学不得不掩藏起自己的思想,去迎合命题者早已设定好的意图;为了获取高分,教师、学生不得不陷入一轮又一轮的字音、字形、成语、修改病句、句子连贯、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的专题训练中。在教学上表现为测试法替代教学:一篇文字优美的文章被肢解成枯燥无味的应试训练。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失去了展开思辨的天地,失去了展示思想的平台。长此以往,语文教学都戴上了一层面具,渐渐地忘却了面具下那个真实的有思想的“语文”。

(三)情感迷失

时下一些学生对语文课不珍惜,可多上、可少上,甚至可上可不上,就是去上了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语文仅仅是为了获取高分而已,不是“情郁于中,而必发乎于外。”学生感受不到屈原、陆游、辛弃疾、闻一多的爱国情,李白、苏轼的豪情,曹操的刚健之情;感受不到李煜的亡国之情,李清照的闺怨情,曹雪芹的感世伤怀的怜惜之情。换句话说,是语文教学没有用情去感动学生。学生不能用情趣学习语文,而是高考逼着他们去学。这使得学生对时下语文缺乏一种爱恋般的责任感,最终导致学生对校园环境的一草、一木,每一缕阳光,每一滴雨露等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无情;对历史的思考,对环境污染的反思,对生态平衡的认识,对先进人物高尚精神等无情。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元好问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语文中情感没了,又怎么能感动人,又怎能引导学生做一个有情人。

(四)活力丧失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师应该是语文教学之源。然而长期的高考升学教育,使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只局限于那几个专题,教师眼中只有教材、练习与考试。语文教学变成一种机械操作,一种单纯的重复性劳动。这就造成了许多语文教师不读书或很少读书,甚至连本专业的杂志、著作都不看的现象。这就不能把丰富的知识,对时代的敏锐和对生活的新鲜感带进课堂,融入讲授,传递给学生。久而久之,使语文课堂失去生气。

另外,狭隘的教学空间,高强度的教学工作,地区间教师待遇的巨大差距,使得很少有人能够去思考语文教学的明天。试想,没有观念新、素质高、功底厚、进取心强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学还有活力吗?

二、语文教学中“四失”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几千年来,中国人不是把语文当作一种技能来学习,而是把语文学习与立人行事、升官发财结合起来;不是在“语言”学科里学习语言,而是在应试环境氛围下学习语言。加之,中国人传统上的实用主义,商品社会造成的功利主义,使得语文教学倍受冷落。

(2)语文没法摆脱政治的阴影。一直以来,语文无法独立于政治之外,在“文以载道”的古训中语文一直在做出牺牲。“语文的工具性”其实就是语文的政治性,昨天还是“语文能力”今天就变成了“语文素养”,弄得语文越来越不像语文。

(3)语文教学负载过重

在当今商品经济大潮下,语文教学既要承载升学任务,又要承担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道德大堤的修复工作。本来发育不良的语文又不幸地做了替罪羊。“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根本立意消失得无影无踪。

(二)主观原因

(1)语文教师自身造成了语文教学的无为。大多数学生都有同感:老师发下语文书,自己看看还挺有意思的,可是等到老师在课堂一讲,就没有什么兴趣了。这确实不能责怪学生,有些教师把好文章也会讲死、讲乏味。就像一朵鲜花,含苞欲放,令人羡慕,一旦拿到实验室撕下花瓣,切开花蕾,作机理分析,从欣赏的角度讲,还有什么魅力可言呢!再加上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使学生对语文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2)什么叫语文?口头语言叫语,书面语言叫文。因此语文教育与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提高、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可一直以来语文学科的根本性质始终难以确定,就是2000年的《教学大纲》也缺乏科学性,致使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含糊,语文学科的教学原则无从遵循。

(3)语文学科诸多模糊不清的概念限制语文学科体系的建立,如工具性、实践性、人文性、社会性、时代性、全新性等概念。而每一个概念,就是一种理论。在无边无际的理论给予与探索实验中,在山头林立的语文现实里,语文迷路了。

三、对语文教学中“四失”现象采取的对策

消除当今语文教学中的“四失”现象,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全面地理解“语文”

语文是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综合性强,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征。它担负着思想教育、语文教育、文学教育、文化教育、能力教育等多重任务”。语文这些独特之处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的重复性、灵活性、思维创造性、语言文化教育性以及广泛的社会性。围绕这些特性去进行教学,我们的教学就有可能达到“教无定法”,殊途同归的目的。

(二)应遵循各种科学有效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语文的科学性涉及科学客观评估教师素质的科学性,教师教学与终身学习的科学性,语文教材的科学性,语文知识编排的科学性,语文能力分层设计的科学性以及教学过程的科学性。语文教学要突出科学性原则,至少要包括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知识的应用两个方面。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要学生学好教材及教材中所学不到的语文知识,扩大知识视野,在身体力行中把所学到知识理解得更准确,更深刻,学生真正学到一些语文知识,掌握一些语文学习技能,发展语文的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素质。

(2)实践性原则

语文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须以相应的语文知识为基础,但并不是说掌握了知识就拥有了能力,还得要有实践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早就提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这里强调的无疑是实践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把语文知识化成自己的语言习惯,才会形成语文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就要强调学生的身体力行,就要强调学生的实践性,在说的实践中学会说话、善于说话;在写的实践中善写、善画,并得到真知灼见;在想的实践中悟出规律与道理来。

(3)和谐原则

语文的和谐主要是指语文教学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并不等于课堂教学,语文教学的范围要比语文课堂教学范围大得多。所以我们要构建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课外活动和良好的语文环境为两翼的新的和谐的语文教学体系。这个新体系要求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强化语文活动、优化语文环境要和谐,语文课堂教学同语文课外活动要和谐,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和各项教育活动要和谐,语文教学同生活要和谐。这种和谐新体系使封闭的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语文教学。

总之,中学语文,尤其高中语文教学目前陷入“四失”困境的主要原因不在于高考,而主要在于教学机制和教育体制。任何一种简单化、局部化的做法,是无法拯救语文的。在廓清目前出现的困惑以后,我相信,我们必将迎来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的活水――创新 下一篇:论情感教育在科学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