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叶茂木“秀”于林

时间:2022-10-05 09:59:25

如何才能做好中高职衔接改革试点工作?“优秀”的结果源自什么?

匡家庆 在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颁奖仪式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出,将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和终身教育有效衔接起来,促进人才的培养。这正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D2020年)》中所明确提出的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的教育要彰显终身教育理念,形成中高等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统筹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不仅能够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体现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满足企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也能促进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满足学生对再深造的需求。

中高职专业衔接是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以专业衔接为基轴,既要明确中高职专业的层次规格,又要在各自定位上办出特色;既要整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又要在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师资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和专业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到有机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目前,江苏比较典型的中高职衔接机制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制度、“五年一贯制”模式和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即中高职的联合招生、分段培养模式)。课题研究主要针对最后一个类型。

刘文君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在2012年成立课题组和项目实施小组,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为研究内容,以“现代班组长型”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为引领,以课程衔接为核心,积极构建中高职有机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通过项目成果的示范辐射,整个江阴地区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局面逐步形成,对区域内现代职教体系构建也进行了有效的探索。结合课题研究,笔者认为做好试点有如下几个必备要素:

一、政策保障是前提

2011年,教育部推出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和“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相关政策,在随后的几年里,江苏省、无锡市也先后围绕教育部文件的相关精神推出了“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等相关文件,连续高密度的系列政策推出,加快了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步伐。

由于项目具体实施过程还涉及地方政府、合作学校、行业企业等各个主体,没有完善的机制做保障,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是无法正常实施的。为此,地方政府出台了招生入学机制、转段升学机制,行业企业与学校出台了工学交替机制、顶岗实习机制、课程开发机制,学校出台了质量评价机制、教科研互动机制、师生文化交流机制,政府企业与学校出台了师资提升培养机制、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机制等。

二、理论研究是先导

课题组首先从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人才培养目标特点和两者相处的层次中,努力寻求“互相衔接”或“贯通培养”的理论依据。同时,组织学习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的衔接模式,并对国内现有的一体化结构模式、独立性结构模式、考试衔接法、非考试衔接法等各种模式和方法进行了充分的比对和科学的分析,最后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的衔接是突破口,培养目标的衔接是前提,专业建设的衔接是基础,课程体系的衔接是核心和关键点。

三、市场需求是动因

市场的需求才是改革的根本动力和源泉。课题组按普适性产业、传统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将企业有效分类,合理设计调查量表,对区域内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相应岗位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数量、层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文化素质、职业能力、社会能力、身心健康、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要求进行了广泛和有代表性的调研工作。对人才培养数量、层次、质量与行业企业要求的吻合程度进行科学分析,发现企业在转型发展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莫过于拥有一大批既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又富有责任感和开拓能力的班组管理人才,职业教育系统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及技术管理型人才的任务显得较为迫切。同时,由于合作学校地处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学生和家长对接受高一级教育的需求也比较迫切,市场的积极需求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得到广泛认同。

四、课程衔接是核心

只有建立课程衔接体系才可能在教育体系层面实现中高职的衔接,这也是本课题着力要研究和解决的核心问题。为此,课题组围绕课程构成的众多要素,创建了适合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统一了教材版本和内容,丰富了课程资源,完善了评价标准,建立健全了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为中高职培养目标的教学连续性以及一体化衔接课程的设计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案例。

五、一体培养是关键

课题组依据企业实际岗位能力需求,以“一体两翼、三维互动”的人才培养路径,进一步明确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各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构建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构建了融就业竞争和岗位职业能力于一体的课程体系。课程设计中突出中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基础能力课程模块、职业核心能力与综合创新能力课程模块、职业资格证书与技能鉴定等的有机衔接,进而使人才培养呈现出递进式衔接的特点。按认知规律、职业成长规律将现代班组长所需要的职业道德与核心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全过程,完成了一体设计、分段培养的目标。

六、教学改革是推动

要完成现代班组长及以上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其核心能力的提升,避免资源和智力的重复及浪费,只能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标准体系,丰富教学资源。在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项目组以工作导向创新实践为抓手,不断推动教学改革,建立了基于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编制中职主干课程标准7个,高职主干课程标准7个;出版中高职衔接教材4本,校精品教材5本;建设精品课程Y源4个,发表了主要研究论文38篇,研究相关课题16个。这不仅丰富了资源,提升了质量,也为中高职衔接项目顺利实施和有效辐射提供了有力支撑。

七、产教融合是特色

在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课题组紧紧抓住校企深度融合这个牛鼻子,与合作学校、行业龙头长电科技三方积极探索了以“双证融通”为主线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通用工种、企业专门工种培养从中级工延伸至高级工,提升了从学校考核到校企联合鉴定的内涵评价质量,江阴学院、长电科技校企联合建设准“教学工厂”,校企共育、产教融合、“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并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八、协调发展是目标

在项目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积极互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统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师资、实验实训设备、实习基地、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实行共建共享。合作学校出现了专业建设共进、教学改革互动、教学活动互融、教学资源共享、双方优势互补、教学质量提升、生评价满意、校企合作共赢的良好效果,形成了中高职有机协调发展的局面。

综观整个课题研究过程,首先,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定位的准确性和创新性。通过中高职衔接项目实施,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具有“现代班组长潜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他们的职业生涯将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工人向“值班长”“带班长”提升,最后逐步走向“车间主任”“厂长”和“总经理”的岗位,形成人才培养特色。其次,实质性的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有其规律可循。招生考试制度的衔接是突破口,培养目标的衔接是前提,专业建设的衔接是基础,课程体系的衔接是核心和关键点。在实施过程中应始终强调以工作岗位职业能力为中心,最终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课程建设中去,使得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内容始终围绕一个核心――课程建设展开。再次,课题研究创新实践了“一体两翼、三维互动”的人才培养路径。“一体”即“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目标定位,“两翼”是指“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的培养规格为过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良好的人品道德和班组管理能力,“三维”是指“积极德育、积极教学、积极实践”的积极教育策略。

李瑞丽 我所在的衔接试点项目课题组的研究经验是:

一、充分调研行业需求:定位基于区域产业人才需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是围绕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构建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2016年1月苏州列入新一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名单,2月成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苏州充分依托开放型经济优势,完善保税物流政策功能,搭建物流服务、商贸服务和信息化平台,发展壮大海关特殊监管区业务规模,保税物流发展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苏州农业、制造业、商业集聚明显,常熟的服装生产制造销售业、吴江的纺织品制造业以及各类特色优质农产品众多,对物流业的需求明显;苏州近几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快速增长,网络购物年消费额为江苏第一,决定了商贸物流、农业物流及与个人消费相关的民生物流等都是苏州物流的增长点,且跨境电商物流发展潜力巨大。很明显,目前采购与供应企业(含物流企业)人员需求的缺口很大,具备知识、技能、综合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尤为紧缺。本项目中高职衔接两所学校的专业都主要服务于苏州工业园区及苏州大市的供应链与物流产业,有共同服务的产业背景和合作企业。苏州工业园区由于产业转型升级、现代物流技术与运营模式不断发展,将为区域内的中职、高职、行业企业的特色资源整合提供最佳的发展支持,也使得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在对区域特色资源整合方面具有借鉴性。

二、认真分析岗位要求:明确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本地与供应链物流相关的人才市场与企业调研发现,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正在从单一技能型向技术技能型、高素质复合型转变;企业希望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理论知识扎实、综合素养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所以,项目组通过在全球供应链管理层次保持专业课程体系的协调与关联,通过递接性的职业标准研究企业岗位升格、技能递进,开发系统思考、整体设计、有机推进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采购与供应管理(3+3)一贯式的中高职课程体系,并在未来研究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中职―高职―应用本科―应用研究生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系统构建课程体系:匹配人才培养的能力与素养

本课题提出了“标准对接、能力开发、产教融合”的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研究。标准对接:梳理专业职业标准,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规划专业人才职业层次,设计学分互认的中高职衔接课程,培养职业型技术人才。能力开发:对接职业标准,按照职业工作岗位要求,以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开发学习领域课程,序列化设计学生能力提升体系。产教融合: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基于创新创业实践情境,整体设计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院师资与企业专家对接、职业资格与国际认证对接、思想品德教育与职业素质养成对接,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教学。标准对接―能力开发―产教融合具有一定的教育哲学意义。标准对接体现出满足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从采购与供应管理(含物流)职业标准出发,研究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要求,通过课程体系进行能力开发,通过产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项目组在调研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发现企业把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放在了第一位,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与交往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全球供应链企业则强调学生的外语能力与计算机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敬业爱岗、勇于奉献的工作热情,能掌握基本的商务礼仪规范。所以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中增加了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课程,增加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项目组提出了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素质、能力及知识结构的要求,并对职业岗位定位及岗位素质/技能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包括公共素质课程、公共技能课程、职业知识课程、职业能力课程与职业拓展课程五个模块的课程体系。中职阶段课程以基础理论为主,学生能够掌握物流业务的一般运作流程。高职阶段课程则突出该行业的整体性,以供应链理论为基础,培养学生系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职业标准―专业能力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课程评价”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技术路线对学生所应掌握的职业能力特别是关键能力(如中高职学生的迁移能力等)进行解析、重构,形成对应的课程,统一制定课程标准、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针对高中和中职两种不同的生源,通过加强选修课模块,实现学分互认、课证融通;加强产教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实习实训课程建设,共享教学资源。

四、切实运行保障机制:建立校企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训与教学体系机制

围绕“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主体”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思路,构建“政校行企共建、协同育人共赢”的多元合作长效机制,四方协同,合力推进人才培养,组建中高职衔接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根据中高职采购与供应管理的专业发展特点,按照“共建共赢,互惠互利”的指导思想,创建与完善涵盖学校与合作企业的相关机制:中高职产教融合平台共建共管共享机制、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系统创新机制、产教融合实训设备持续更新机制、产教融合校企人员互兼互聘机制与产教融合扶持创新创业发展机制等,进一步保障了校企产教深度融合。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内容比较多,中高职衔接应围绕师资队伍建O、教学模式开发、实践教学研究、教学评价模式研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中高职衔接资格认证与转段等方面进行机制建设,切实做好相关保障。

五、重视教学信息化建设:开发翻转课堂与终身学习的教学资源

随着教学信息化手段的更新,慕课、微课等翻转课堂已经并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与智能终端已经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教学不再是传统课堂的讲授与学习,而是要把在校学习、在岗学习、在线学习等终身学习理念融入教与学的过程中。所以,在未来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根据岗位需求,及时有效开发教学资源,针对中高职衔接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颗粒化分解知识点与技能点,运用在线录制讲解视频、在线试题库测试、在线答疑解惑等方式进行教学实施。围绕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与技能目标,把企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与学习的内容结合,便于学生掌握各项知识要点与技能要点,从岗位标准出发,分析项目的可操作性与可模仿性,开发出适用于学习操作的真实项目或虚拟项目,并开发配套的教材、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沈苏林 我校充分认识到参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的重要性,这不仅是积极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新方针的需要,也是学校自身新一轮发展的需求。无锡是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区,早在2003年12月,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就在江苏率先成立了由政府、院校和企业三类成员组成的省级职业教育集团――江苏商贸职教集团,搭建了政行企校合作的新型平台。集团从创始时23家成员单位发展到现在已有219家单位,其中中职学校有23所。自2007年始,学院依托集团实施“双高双推”工程,即与集团内13所中高职院校签订专业人才合作培养协议,共同制订10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研制主干课程标准及主要技能标准,职教集团内中高职院校合作培养“双高”(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对中职毕业生实施“双推”工程(对有就业意愿的学生推荐就业、对有升学意愿的学生推荐升学),还持续多年利用召开集团理事会年会之机,组织中职学生来我校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学校作为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联合考试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领衔制定了市场营销专业技能考试标准,自2008年起一直负责着全省对口单独招生市场营销类专业技能考试的组织工作。成功举办多年的对口单招考试,不仅让我们对中职学校的教学状况、生源质量较为了解,也为我们探索新一轮的中高职衔接培养,尤其是转段升学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具体开展“中高职衔接改革”试点工作方面,我校有如下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一、建立“中高职衔接改革”试点工作的运行管理体制机制

我校和合作的中职学校建立了由学校分管领导、教务处负责人组成的“中高职衔接改革”试点工作领导组,发挥统筹协调功能,着力解决衔接培养中遇到的难题;对口院系建立了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组,具体负责试点项目的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计划实施与监控、课程标准研制、转段升学考核与报名等工作。学校还为衔接改革试点工作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保障。

我校还和合作中职学校共同制定了衔接项目教学运行管理制度: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开展衔接贯通的专业教育、认知实习;中职学校聘请高职专业教师作为试点项目的班主任,实行双班主任管理;高职院校后续专业所在院系定期召集有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参加的联合教研会议,对高职前置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研讨、修订,确定每学期统考课程;中高职统筹安排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共享实训教学资源;高职院校还对中职院校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制定了科学的学生转段升学考核方式和内容等。

二、开发中高职衔接培养课程体系

开发衔接课程体系是解决传统分段培养体制专业培养目标不明、课程出现断层或重叠现象的根本措施。传统分段培养体制下,部分中职学校存在“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倾向,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重视不够,致使中职学生继续升学后对英语、计算机及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感到吃力。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都开设有“旅游心理学”“导游基础知识”“旅游礼仪”“旅游营销”等专业课程,一方面重叠现象严重,另一方面也存在岗位素能不匹配、有断层等问题。为此,课题组进行了职业能力分析,重点加强前段教育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后续教育课程的衔接性、实践性和职业性,使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能力培养有机衔接。

三、开发衔接课程体系下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

建立以骨干教师、企业业务骨干或技术能手、课程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以项目课程理论为指导,以任务为导向开发课程教学标准,以区域典型旅游产品、服务项目或旅游活动为载体设计教学项目。采用表现性课程目标表达方法,用学生在相关课程内容掌握中所能表现出的实际行为来表述课程目标;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过程考核方式,从态度、知识、技能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同时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的要求,围绕所需掌握的职业能力细化课程内容,针对特定技能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设置的课程既能支撑专业教学,又能支撑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将学历教育与培训考证紧密结合。在课程开发及教学改革总结的基础上,中高职院校及企业三方有序开发了校本教材、特色教材。

对于“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课题取得了“优秀”的评审结果,我的感受是:首先,要组建高水平的课题研究队伍。作为课题牵头高职学校,我院组织了较强的教学与科研团队,与作为牵头中职学校的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和其他9所学校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其次,精心规划并全力推动课题研究。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多次召开会议,研讨课题研究成果的内涵及指标体系,确定任务分工及完成研究任务的时间节点,在研讨过程中发现问题。再次,课题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要科学合理。本课题研究思路是:以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和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作为中高等旅游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以素能并重、德技双馨为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中高职衔接贯通的课程体系;继而开展专业教学标准的研发,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标准、教学内容、项目教材的开发。牵头院校、联合申报学校、合作企业三方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推广衔接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并开展衔接人才培养方案与传统分段人才培养方案的异同优劣对比研究。本课题采用了现场调研和文献调研法、德尔菲法、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李志刚、韩学芹 做好中高职衔接改革试点工作建议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牵头院校重视试点项目推进与改革

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牵涉高职、中职、企业等多方办学主体,同一试点专业还涉及多个合作中职校,要确保试点的运行与改革效果,就需要所有相关办学主体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作为牵头单位的高职校,它是试点项目的改革方案制订者、方向引导者、过程监控者,更是质量把关者,它的高度重视与协调统筹是有效调动试点改革多方参与主体积极性的关键。

二、试点改革目标明确、任务分解、责任到人

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改革是一个精细的系统工程,总体目标是构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又可细分为专业调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训资源建设、教材建设、质量监控等。牵头高职校要在明确改革方向、总体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建设目标分解,形成清晰的子任务建设内容、完成标准、时间节点等,并根据各相关办学主体的特点与优势,将任务责任到人。

三、经费保障,专款专用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无论是到兄弟院校调研、开展市场人才需求分析、教学资源建设、硬件设施完善,还是定期召开试点项目相关办学主体研讨会、试点项目经验交流会、专家论证会等,都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健雄学院制定了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专款专用,保障试点项目改革有足额的经费。

回顾试点项目改革的历程,能够取得“优秀”的结果,源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一、项目组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在2014年课题立项后,我校高度重视,成立了由院长牵头的课题建设小组,制定课题推进制度与奖惩措施,保障课题任务的圆满完成。二、奠定厚实的研究基础,进行丰富的实践积累。一方面,试点项目组用了大量的时间到省内外兄弟院校实地考察学习、参加以中高职衔接为主题的研讨会,为课题的申报与规划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试点项目组与合作中职校积极探索与实践,从做中学,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第一手的资料。项目组还积极学习、研究国外关于中高职有效衔接的成功经验与方法,为课题研究找准方向。三、广泛开展教学资源建设并应用于实践。项目组严格按照课题规划与实施方案推进研究与建设工作,积极开展中高职衔接专业调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业主干课程标准制定、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建设,并建设了集成开放、合作共享的网络资源平台,同时在实践中应用课题成果。研究成果不仅内容远远超出了立项要求,还取得了实践效果,得到合作单位、教师、学生等的充分肯定。

白凤娥 2013年,作为牵头本科院校,江苏理工学院联合宜兴中等专业学校和武进中等专业学校共同申报并获批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截至2016年,该项目已连续招生4个年级;2016年9月,首届85名学生通过严格转段考核,顺利进入江苏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发展状态良好。根据该项目实践开展的研究课题中期验收和结题鉴定结论均为“3+4”首批课题唯一“优秀”。在此基础上,“现代职教体系中高等教育衔接课程体系的研究――以计算机专业为例”获得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一、做好试点项目建设工作要有基础保障

试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以及对口学校之间的有机衔接,是保证“3+4”试点项目的研究和践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

(一)“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江苏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三年进行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基本素质培养,后一年完成专业综合实践能力训练、企业项目实战、职业素质培养)和校企合作课程嵌入的专业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有效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在此基础上,试点项目形成了“3+3+1”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二)对口单招学生的人才培养实践

江苏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直参与对口单招学生培养工作,为制订试点项目中职到本科7年IT高技能本科应用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丰富的可直接借鉴的宝贵经验。

二、做好试点项目建设工作要有队伍保障

试点项目的建设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并且取得实际成效,取决于“3+4”对口学校3个方面的有机衔接:

(一)中职和本科段课程体系的有机衔接

既要保证中职段和本科段各自专业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还要保证7年14个学期教育的一贯性,涉及相关课程及其内容、学时和开课学期等方面的设置与优化问题,同时还要兼顾双方学校各自的办学特色。

(二)教学和研究团队的有机衔接

要构建一个系统科学的衔接课程体系,保证试点项目顺利实施,必须要有一支由衔接双方共同组成且由本科段主导的研究与教学团队,由本科院校团队负责组织制订教学计划、形成主干课程标准、落实教学内容、明确转段考核方式。并实行转段考核教考分离考试制度,即中职段主干课程由中职学校教师按照预定的课程标准组织教学,考核命题、监考、阅卷、成绩公布等由本科院校负责。

(三)管理团队的有机衔接

由于试点项目学生7年的学习过程在两个完全独立的学校完成,为了保证试点项目建设研究和教学的顺利进行,须由衔接学校双方协商确定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以保证“3+4”试点项目的整个运行过程管理规范,实现学校层面的管理衔接。同时,还要形成本科专业建设基层单位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基层单位在管理上的衔接,保证试点项目建设和研究的顺利进行。另外学生管理的衔接也非常重要,本科段班主任要求熟悉“3+4”项目,了解试点项目的学生特点。

三、做好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和主干课程标准是试点项目建设的核心内容,本次衔接课程体系的研究与试点项目的实践所形成的最重要成果就是一套系统、完整、可行,且反映对口双方学校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其主干课程标准。这套方案和标准制订的依据是对口学校各自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的前三年和非“3+4”中职培养目标有了很大区别,即由以就业为目标变为以转段升学为目标,但也兼顾了个别学生在中职段就业的需求。

方案加大了中职段公共基础课程的比重,以便为后续本科段的学习奠定较扎实的文化基础;同时突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也兼顾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需求;方案中本科段的通识课程和中职段的公共基础课程相衔接,学科专业课程和中职段的专业技能课程相衔接,两段的集中实践环节和技能证书相衔接。两段课程体系在内容和时间上不脱节,控制适当的交叉度。该方案和标准在实施过程中深受中职和本科学校领导、教师的认同,实施效果显著。

试点项目的成功还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努力和坚持:

1.试点项目衔接学校同心同德,把中高等教育衔接改革作为共同追求的事业,其中本科院校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

2.学校领导和教务部门的指导、支持、帮助和规范性管理非常重要,项目组在学校合作的大框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试c项目专业建设越走越好。

3.项目研究有稳定的队伍,研究过程坚持集思广益、团队合作,具体工作责任到人。

4.项目组不断学习、认真研究、深刻领会国家和江苏省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大政方针政策,使项目研究始终保持前沿状态,有先进的理念,有好的政策引领,将改革方案及时落实到位,并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取得进步。

5.主持和参与试点项目的全体人员愿意做事,而且有努力做成事的激情和动力。

6.项目的研究与目标一定要针对实践中的共性问题,其研究成果理念先进、方案可行。这样的成果具有较好的借鉴和推广价值,能够起到示范作用。

7.“3+4”人才培养过程7年周期较长,中职段的培养质量要由政府、学校自身和对口高校转段考核把关和评价,本科段培养质量则要由政府、高校自身、评估机构(最好是第三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严格把关和评价。

匡家庆 至2016年,我省中高等职业教育“3+3”分段培养项目已达390项。从目前的运转情况来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目前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竞争激烈,很多中职院校在招生时都会以“3+4”“3+2+2”等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项目作为宣传重点。在“唯学历”的社会认知背景下,家长会优先考虑直升本科项目,对中高职衔接培养的优势缺乏了解。因此,近年来很多专业的中高职衔接项目录取分数线都不高,甚至达不到省教育厅要求的当地三星级或四星级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生源质量不佳导致项目牵头高职院校更倾向于招收普通高考生,使得中高职衔接项目难以为继。

二、衔接管理体制不畅:中职与高职各自为政

由于高职和中职院校分属不同的管理体系,目前还没有机构能够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专业教学标准提供较为成熟、权威的引领。高职和中职学校平时往来较少,缺少教学方面的交流和沟通,更谈不上协作和交流。中职学校的教学安排需要受所在地市教育局的管制,且不同地区中职学校的差异也很大,其教学过程并不能完全符合高职院校的要求,牵头高职校每每产生“龙头带不动龙身”的困惑。

三、衔接目标不统一:培养方案的脱节

在现在的中高职衔接项目中,很多专业不能很好地梳理中职和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到底是什么。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中职学校还停留在应试教育上。如为了应对第五学期的学业水平测试人为调整教学计划,将要参加学业水平测试的学科集中在这个学期授课,完全不能体现中高职衔接的教学要求。很多中职校会将升入高职和本科院校继续学习的学生人数或比例作为教师的重要考核指标,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大多数的教育精力和优秀师资都放在了“单招班”。中高职衔接项目由于其转段考核要求不高,不受学校重视。

四、衔接课程不能体现一体化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工作的核心内涵。但在很多试点项目中,中职、高职都是基于各自已有的课程标准进行衔接,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念仍然是“中职课程体系+高职课程体系”,缺乏“一体化”设计教学标准的考虑。同时,鲜有专业课程能够做到中高职的内容设计体现职业能力的递进,很多中职院校的课程内容设计过分追求“高大上”,使得其教学目标不能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如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等,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在中、高职阶段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甚至连使用的专业教材都是一样的。

五、衔接院校的师资不能体现资源互补

职业院校普遍存在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实施中高职衔接的本意是希望由专业实力较强的高职院校带动中职院校一起发展,师资互通有无,实现共赢。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职与中职在师资方面的交流活动较少,对相互的教育情况了解不多,衔接力度不大,未能实现中高职院校优质资源的互补。

刘文君 由于试点无成熟的范例可供借鉴,加上项目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笔者结合自己课题实施和参加相关视导的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一、对试点项目的认识还须进一步提升

许多学校参与试点的首要动因集中在解决生源困难、拉动学校招生、扩大学校影响、获取优惠政策这一层面上。因而,试点的中职校积极、招生困难的高职校积极,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平衡性表现比较明显。部分高职院校站在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和完整课程体系的定位上,站在高职校是比中职校人才培养高一级的思想认识上来实施项目,中职校在合作过程中处于弱势。而只有在合作双方充分认识试点项目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意义基础上,并且在一定政策的要求和鼓励下积极投身于试点工作,才能在真正意义上通过项目的实施来整体提高合作学校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师资提升、管理规范、特色建设、人才质量。

二、项目实施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试点学校对跨区域办学实体合作问题,人才需求调研区域选择和就业面向问题,相同专业还是相近专业对接问题,中高职衔接过程中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资源、课程评价、技能要求、职业素养能否有机衔接问题,人才培养逐层推进技术路径问题等,还缺乏清晰的认识和科学的表述,也就很难保证项目实施的科学性。特别是项目实施过程中转段标准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没有统一组织的转段考试,学校在制订转段细则时标准不一,大部分学校采用了综合评价(品德+知识+技能)达标再注册入学的机制,也有部分地区组织了统一选拔考试,还有高校采用综合评价后末位淘汰的选拔性录取方式进行转段升学,使部分教师和学生产生了某些质疑。

部分合作高校特别强调中职阶段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要求,使中职校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文化课教学上,以满足学生后续学习的需要。在学制和课时一定的情况下,这样做只能弱化专业课的教学和技能实践的要求,长期下去不利于中职校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技能实践,势必影响中职校的职教特征和项目的长效发展,并挫伤学校的积极性。

三、课程一体化设计和建设有待向纵深发展

共同开发、一体化设计、分段培养,有效整合中和高职各自独立的课程体系,构建对接现代产业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提高办学效率和人才质量,这是衔接试点项目区别于对口单招、五年制大专的优势。但一方面缺乏理论层面的支撑,另一方面各校在中职人才培养须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思路指导下,又被中职阶段教学计划上报审核、学业水平测试等规定动作捆住手脚,不敢大胆突破,在究竟采用“3+3”还是“2.5+0.5+2.5+0.5”还是“3+2.5+0.5”等学制问题上显得彷徨。同时,在课改教改大胆尝试、教材选用开发、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标准开发、人才评价标准建立上仍有待向纵深推进、向内涵发展。

李瑞丽 我们的思考是:

一、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行业企业基于逐利的目标,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足、主动性不足、投入不足。其实,能够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也一定能从中受益,能优先得到本企业适用人才,能提早把企业文化、企业技能、企业标准嵌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所以政府与行业应发挥自己的职能,鼓励企业多参与职业教育,其绩效应成为评价企业社会效益的重要指标,并在相关优惠政策方面给予导向支持与激励。

二、加强中高职衔接教学方法科学性的研究与教师队伍能力的提升与培养

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应当首先分析教学对象特征与教学目标,而不是沿循通堂讲授的传统方式,还可以利用相应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目前突出的问题是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都有待提升,学校应制定相关的机制与措施,采用进修、观摩学习、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并加强对企业兼职教师的选拔与培养,重点加强教学方法的培训。

师资是人才培养实施的关键性因素。中高职衔接除了课程的衔接之外,师资的衔接是关键的保障性因素。可建立中高职师资定期交流平台,增加交流,促进了解。一是开展定期教研活动,在听课、评课的基础上,加强沟通,求同存异,形成人才培养共识;二是采取相互兼课制度,中职教师到高职兼课,高职教师到中职兼课,相互了解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等;三是共同对接企业,中高职教师共同走进企业,了解人才岗位需求,共同制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三、推进面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训基地与技能大赛的规范化建设

目前中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有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类型。校内实训基地用于课程学习与学期项目实训,校外实训基地用于项目训练与顶岗实习。在中高职衔接建设过程中,重复建设比较明显,同一专业几乎所有院校都有相同的实训设施设备,缺乏与学校特色相匹配的针对性强的实训基地建设。同时,很多院校都花费大量费用采购技能大赛设备。希望能从政府层面统一安排技能大赛的实训平台,职业院校不必进行重复投资,也能避免技能大赛的商业行为。

沈苏林 我两次参加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视导工作,发现虽然试点中高职学校都能认识到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性,或多或少地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普遍性问题:

一是牵头高职院校对“3+3”项目较为热衷,多数出于为自身储备生源的考虑,对中职学校参与试点的专业建设、生源质量、师资水平、教学现状等情况了解不够深入。他们对中职学校开展试点项目关心不够,投入的精力也不大;对承担试点专业教学的教师培训不多,直接面对试点专业的学生进行指导更少。有的牵头高职学校对试点专业的选择不够严谨;有的出台转段升学规定较为滞后且标准不一。转段要求过高牵扯了中职学校的部分办学精力,而有的则对转段升学几乎没有要求。

二是江苏省中职学校的办学类型多种多样。由于宣传力度不够,“3+3”项目虽然具有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招生情况仍不如五年制高职。与本科学校衔接的“3+4”项目更加受到中职学校和家长的欢迎。但要注意这些学生进入普通本科高校学习后的因材施教,因为他们的学习习惯、专业基础以及英语、计算机水平等与参加普通高考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有较大的差距。

三是试点中、高职是分段教学的,有些缺少必要的衔接沟通,存在两张皮现象,实质性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并未构成。如果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质和量达不到教学要求,实训教学条件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衔接试点项目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得不到保障,就会导致中高职衔接项目与预期目标差距较大。

四是中高职衔接培养试点项目的实施与现有中职学校专业教学管理存在断层。由于中职段仍需按常规要求进行教学管理和考核(如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安排中职段的全部基础课程等),增加了学生的课时负担,与试点要求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安排、转段升学考核产生冲突。部分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未能很好地发挥对试点的管理功能,没能帮助协调解决存在的共性问题。

李志刚、韩学芹 问题主要有:

一、合作方重视程度不够,政府应加强指导与督察

在项目合作过程中,会出现牵头高职院校比较积极而中职校、合作企业被动同意或参与的情况,甚至还有因为怕麻烦而不愿意合作的状况。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引导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全社会共同助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出台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各方的相应责任与义务;同时,还需要政府加强对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的过程监管与督导,指导项目的开展。健雄学院为解决这一问题,成立了校际联盟,成员包括合作高职、中职、企业等多方主体,定期活动,统一认识,调动了各方合作的积极主动性。

二、生源质量下降,需统一转段考核与录取要求

在转段考核录取环节,高职院校为了应对招生困难的压力,一再降低录取分数要求。这无疑会影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质量,降低试点项目的社会认可度。建议政府部门出台改革方案,统一考试与录取要求,可借鉴普通高考中艺术类专业考试与录取的方法,既有统一的基础课程测试,又有各个院校结合自身专业要求的专业课程测试,做到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或者同一试点专业在省内做到统一考核要求与录取要求。健雄学院该项目的核心课程考核由参与试点的所有院校组织教师共同制订考核方案与标准,联合考试,统一评阅。

三、资源共享存在壁垒,可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解决

由于利益诉求不同,在资源共享这一问题上,项目参与各方不仅存在空间距离障碍,还有人为保护与知识产权的限制,导致同一试点专业也很难做到管理信息、教学资源、实训资源、课程资源等的共建与共享。这不仅导致信息的不对称,还造成了来自不同学校同一专业的中职毕业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不一,也进一步影响了试点项目高职阶段的课程教学安排与实施。针对这一问题,健雄学院试点的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开发了中职、高职、企业三方共建共享的网络资源平台,专业课程按照教学规范建立完整的电子教学资源库,包含电子课件、习题、实训项目、模拟试卷、微课资源等。

匡家庆 我觉得要进一步推进中高职衔接,需要:

一、完善中高职衔接机制,发挥政府的监督与协调作用

由于中职和高职院校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和教育序列,教学信息沟通不及时,彼此之间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且不同分管部门对于项目的管理力度也不一样,因此,省教育厅或教科院应成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O指导委员会,统一协调中职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关系,科学规划中高职衔接项目的建设目标,在教学考核机制、学籍管理和质量评价等方面能确保中高职的一贯性。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职业能力梯度提升

在进行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目标设定时,应充分考虑行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情特征,合理确定中职和高职阶段的不同培养目标,实现学生职业能力递进式的提升,达到“1+1>2”。在实训教育环节,更要充分考虑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实训目标,如酒店管理专业可以构建能力要求递进的实训体系,确保学生在经过6年的培养后,既具备丰富的基层岗位实践经验,又经历理论知识的训练和培养,可以胜任酒店基层督导岗位,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三、优化衔接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一体化

课程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纽带。中高职衔接办学应以地区产业岗位为支撑,以中职为基础、高职为目标进行课程建设。实施过程应在集中统筹下,全程相互参与对方的课程建设,构建起符合产业岗位、岗位群要求和中高职衔接要求的课程体系。在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的设定以及在教材的选定上,首先要注意难度方面的层层推进;其次要突出课程建设上的“两新”,即要紧跟当前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有利于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课程实施上,中高职院校需要在一体化框架内有效利用优质的课程资源。在课程评价方面,要增加中、高职互相参与评价的权重,通过评价引导中高职衔接在内容和方向上的契合度,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

四、加强师资交流,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目前中职教师普遍存在重实践、轻理论、解决行业实际问题能力不足的情况,而高职教师大多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但缺乏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同时中、高职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应建立灵活的校际教师互聘机制,根据课程或项目建设需要,实现教师在高职与中职院校之间的流动;另一方面可以依托行业为中高职师资衔接互动搭建一个平台,通过参与行业技术指导或培训,促进中高职教师的共同成长。

刘文君 具有可行性的措施是:

一、统一学习交流,提高理论认识

教育主管部门应在适当的时候,以多种灵活的方式,如专家讲座、论坛、培训学习、参观交流、经验介绍等,丰富试点项目中校领导和教师的理论水平,使他们能够采用课程论的思维模式,从具体课程内容的分析出发,实现对中高职课程的明确定位及衔接,理清在中高职课程衔接机制保障、技术路径、实践策略上的思路,减少工作的冲动和盲目,进一步保证项目实施的科学性。

二、关键环节统一政策标准

教育主管部门应在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如招生、合作开发课程机制的建设、学制模式、转段标准、人才评价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更为细化的政策标准,以使各校在项目实施时有一定的政策依据。特别在转段入学的标准上,由于没有统一的选拔性机制,各校执行标准不一,在公平性操作上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三、全面放开“3+3”项目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需要专业涵盖面广才能发挥出体系的规模效应。一方面,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目标更容易达成,基层也有强烈的愿望;另一方面,江苏已全面放开高职面向中职的注册制招生,而该项目并未经过一体化的课程设计,其人才培养质量是无法与“3+3”中高职衔接项目比拟的,但在某种程度上对中高职衔接项目形成了很大的冲击。所以,与其保守开放中高职衔接试点还不如规范要求后全面放开,特别是对评估结果为“优秀”或“合格”的学校可给予更优惠的政策,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李瑞丽 我建议:

一、构建政校行企共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政策与机制

目前中高职衔接还没有很好地在衔接院校特色资源互补方面进行开发,还存在建设期各自为政的局面。真正的中高职衔接应当做到师资力量互补、企业资源互补、实训平台互补,做到知识与技能衔接、企业岗位工作内容衔接、能力提升衔接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定是政校行企四位一体的体系,需要各方面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职能,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机制,为行业企业培养适用人才。

二、加强改革与宣传,提升全社会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认知

目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还难以让社会大众普遍认识与接受,所以还需从企业用人层面、高考入学层面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层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宣传,让全社会都能认识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及绿色发展

当下经济、技术、社会等方方面面的转型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期望。职业教育要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教育宗旨,在“中国制造2025”“五大发展理念”“绿色经济”等国家战略实施背景下,尽快追赶国际职业教育领域开发绿色技能的先进实践,培养学习者适应绿色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素质,使他们有能力适应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转型和技术创新。

沈苏林 我觉得:一是省教育厅要加强对中高职衔接改革项目的指导与支持,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就试点项目加强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中高职衔接培养试点政策。鼓励试点项目所在的中高职院校突破现有教学管理体制和模式,协调好课程学习、转段升学与学业水平测试的关系,促进试点项目在探索衔接培养模式方面有更大的改革力度。各地教育考试院要帮助参与试点项目的中职学校加强招生宣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召开辖区内项目牵头院校与中职校的协调会,交流经验,协调解决共性问题,努力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中高职衔接项目。

二是参与试点项目的中、高职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改革项目重要性的认识。在设置衔接专业时,要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围绕地方产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紧贴产业转型升级趋势确定中高职衔接专业,以保证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更加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联合成立的项目管理机构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沟通与协调,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对实施方案执行情况的检查,确保衔接培养项目运行与管理的有效对接。

三是中高职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各自的人才培养定位,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衔接课程体系。要深入研究衔接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衔接教材的开发,通^研究来促进项目的开展。进一步探索中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的衔接,高职院校要在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发挥牵头作用,要经常性开展合作院校之间的教研活动,加强对中职学校师资的培训。

四是要加强对参加中高职衔接改革项目学生的专业教育。中高职共同开展入学教育,通过介绍专业特色、培养过程、就业前景,激发新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项目的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起职业规划意识。要让中职学生到高职院校参加开学典礼,参观教学、实训环境,听专业知识讲座,感受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氛围。高职学校还要提前介入中职学生的实习管理,让他们在自己的实习基地内实习。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与项目的意识,防止学生的流失,也能保证学生的顺利转段。

五是中高职双方要联合建立质量保障领导组和工作组,构建衔接课程体系下教学质量的全程控制机制,提高衔接项目的教学质量。高职应提前介入中职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通过随机听课、召开师生座谈会、教学检查、组织评教评学、教考分离等途径建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网络。建立合理有效、分期实施的转段升学考核机制,能够反映学生中职阶段的学习效果。注重过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并重的方式,建立信息的采集、分析、反馈机制,把学生职业道德、技能大赛成绩等都作为评价指标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李志刚、韩学芹

一、建立中高职对接的专业目录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仍是两套系统,专业名称与代码各有不同,中高职衔接更多的是两个相近专业的对接,各自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职业资格证书等都有不对接的情况。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国家调整专业目录设置,公布一体化的专业目录,体现中高等职业教育是层次不同的同一类型教育,能够纵向贯通、上下衔接。

二、颁布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

中高职衔接专业数量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院校之间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毕业要求等却是各不相同。2014年起省教育厅启动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课题研究工作,旨在开发一体化的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资源等。在课题研究告一段落之后,可尽快整合相关研究成果,统一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学标准。

三、加强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的教学督导

中高职衔接的质量保障大多仍然沿用项目各主体自有的质量保障体系,缺乏相互之间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建议政府加强从外部对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督导并做到常态化,可借鉴高职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工作进行。

上一篇:技能大赛与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扫破“牢笼”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