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这种病毒

时间:2022-10-05 09:00:42

“抱怨”这种病毒

有一位中医专家研究发现,人的身、心、灵(包括性格和情绪)都与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关联。怨、恨、恼、怒、烦这5种情绪,对于人们身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怨”这种情绪很微妙,人们会因为别人做得不够好而埋怨,但是怨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喜欢抱怨的人通常都会有脾胃方面的毛病。很多人打着“追求完美”的旗号,埋怨某件事情做得不够好,但是又没有表达出来,然后自己就会心生怨气,最后落下了胃病。有位著名的中医师发现那些有胃方面毛病的人,常常会流露出这类的情绪。他说,人家做得好不好、对不对,那是人家的事情,但你会不会因此而产生埋怨的情绪,却是你的事。

埋怨、牢骚就像口臭,自己没有感觉到,但是会让别人觉得不舒服。或者说,发牢骚的人一点儿感觉都没有,但是别人很快就能感觉到不舒服。在一个公司里,对一些人、一些事的抱怨情绪一旦形成,就会逐渐变成整个公司的文化。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它也叫做责任病毒。

抱怨的潜台词是,问题是别人的,成绩是自己的,或者这件事情做砸了,做坏了跟自己没有关系。如果每个人都用这样的逻辑去说话、去办事,那它就会形成一个叠加,大家都在这个频率上,就会把这个频率放得非常大。

一个人在抱怨别人的时候,自己其实已经在抱怨了。

听到别人在抱怨你,实际上你也可能在抱怨别人。这就像是一个游戏,每个参与者都遵循着这样一条准则——我对你错。那么当你不遗余力地证明对方错的时候,对方也会马上把这个游戏规则用到你身上来。

抱怨是一个引爆点,人们为之争执的事情往往是非常小的,但是争执的行为和过程超越了争执本身,最后越闹越大。

抱怨除了不服别人之外,还源于我们在内心对对方有一种期望,而这种期望对方并不知道,有的时候甚至连自己都没有察觉到,所以很多时候抱怨和冲突来自于彼此没有达成一种共识,形成了希望的错位。这种错位是家庭关系、男女关系、同事关系发生冲突的根源。怨、恨、恼、怒、烦5种不同的情绪中,怨是基础。怨之后是恨,恨了就生恼,恼了之后就会怒。不过,烦跟前面几个还有所区别。

“怨”其实是一种情怀,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对别人有某种期待,而这种期待一旦不合意就会有腹诽——在肚子里面表达对别人的不满。然后就是情绪酝酿,把别人的一些相关或不相关的行为都解读为针对自己。随着双方相互报复的升级,碰到某一个引爆点后,相互之间的愤怒终于爆发。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暴力。从怨到恨到恼再到怒,虽然程度不一样,但本质上都属于心理暴力。暴力是什么?暴力就是以自我的意志、自我的愿望作为绝对的评价标准,让其他的人服从自己。

烦和恼最大的区别在于,烦是对不确定的焦虑,比如有5件事情等待处理,但你没有时间想清楚应该怎么处理,你就会觉得有5件事情在拖着你,于是心生焦虑。而恼是你明确知道要什么,但是对方没有做到,于是产生了恨意和对别人的不满。烦恼不只是影响心灵健康,也会伤害身体;怨会伤脾,恨会伤心,恼会伤肺,怒会伤肝,烦会伤肾。

现代人经常说“亚历山大”。什么是压力?压力就是烦,是对象不确定时的焦虑。压力所带来的压迫感和紧迫感可以区分为真实的紧迫感和虚假的紧迫感,或者叫钟表时间和心理时间。钟表时间就是这件事很紧迫,必须在什么时间之前做完,必须解决它。心理时间是对象不确定,总是感觉有一种无名的压力在压着,却又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每天都被这种心理情绪所笼罩,这种状态就是烦。人烦恼多了以后,怨气就会特别大,形成心理暴力的可能性就更大。

(摘自中信出版社《欢喜》 )

上一篇:小凤仙:卸下了历史的浓妆之后 下一篇:治疗癌症的10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