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盈过万:小才女独创“蜗牛慢递公司”

时间:2022-10-05 05:44:08

月盈过万:小才女独创“蜗牛慢递公司”

在韩剧《触不到的恋人》里,有这样的浪漫镜头:一封信通过邮筒的时间转移,被送到后世的收件人手中。如今,26岁的王曦在北京演绎出了一个现实版的“时空转移邮局”,在迅达快递、飞毛腿速递等遍地开花的快节奏年代,独创“蜗牛慢递”公司――寄信给遥远的未来!1年、10年乃至50年,何时收到邮件完全由顾客决定。很快,这里就成了都市人宣泄情感、释放压力、珍藏回忆的绝妙场地。

一封“牛车邮件”引发开店灵感

王曦2005年大学毕业后,学工艺美术专业的她“北漂”到了京城,进入一家销售公司做接待工作。

2007年十一长假期间,王曦来到向往已久的九寨沟。这次畅快的旅行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回忆,离开之前,她在一个很小的邮局给北京好友赵彤彤寄了一张明信片,“汇报”自己美妙的九寨沟之旅。

回到北京一个多月后,王曦几乎已经忘记了那次多彩的旅途,但就在这时,女友却忽然收到了那张“迟到”的卡片。几天后朋友们在赵彤彤家聚餐,看着旖旎的九寨风光图案下,自己亲笔写的那句“所有的旅程都有终点,而记忆不会”,王曦一瞬间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记忆的闸门轰然开启,一个月前的记忆被瞬间拉回。

指着明信片上的美景,王曦开始津津乐道地向大家讲述九寨仙境的迷人感觉。一向幽默的女友小荷调侃说:“这张卡片估计是用牛车送的!其实,如果能更慢些更好玩,30岁那年收到你大学毕业时写给我的信,复活我的校园回忆;50岁时收到几十年前的婚礼录像带……将会是什么心情?!”

小姐妹异想天开的笑侃,却点亮了王曦的灵感:如今,快速的生活节奏就像飞转的砂轮,毫不留情地磨掉了应有的生命韵味。如果放慢脚步给未来的自己或亲友写封信,不仅种下了一份惊喜,也能让人好好享受和品味过往人生啊。或许,我可以开一家这样的小店――专门替人向未来“慢递”一封来自过去的信!

不料,王曦刚说出自己的大胆设想,这帮80后朋友就一片赞成。年轻就是敢想敢做,慢递的创意经过一番理性讨论后,不满现状的王曦、小荷、张剑虹三人当即一拍即合:辞职创立一家“慢递邮局”,专门帮人投递寄给未来的信。

“创意邮局”走红京城

考虑到“慢递”是为人提供一种精神上的惊喜与满足,属于文化产品概念,他们将店址锁定在了文艺氛围浓厚的北京798艺术园区。

2008年元旦前夕,“蜗牛慢递公司”开业了!白色的柜台,鹅黄的灯光,轻柔的音乐,一切像家一样温馨而随意,毫无普通邮局的喧嚣。“邮局”外面,是一排错落安置的写着月份的邮筒,门前挂着一个可爱的蜗牛店标,十分抢眼。

慢递的流程很简章:挑选明信片,前台付款,写好祝福话语,交给前台投递即可。店内张贴着收费标准:2008年内的信件是8元钱一封,2009年的9元,2010年的10元,2020年20元,2046年46元……

金小姐是光顾“蜗牛慢递”的第一位顾客,她挑了一款图案淡雅的明信片,在写信区的木桌上她认真地写道:“亲爱的自己,收到这封信时你已身在巴黎,也许此时的你正在埃菲尔铁塔下微笑,亦或在塞纳河左岸遐想,但不管怎样,要记得当初离开时你对自己说下的话,一定要幸福!”然后轻轻合上卡片,交给王曦。王曦麻利地将信件装进一个大牛皮纸信封,贴上邮票,并用一枚红色的蜗牛原子章在信封上盖下一组空格,由顾客填写上希望收到信件的日期后,投进门口标有相应时间的邮箱。

每天,蜗牛慢递的投递员都会骑着电动车,将要发送的信件送到附近的邮局。对于所有需要寄存的“未来”信件,店里会按照投递日期,把它们暂时存放在若干个标明年份的保险柜中。

为了防止信件因若干时间后收件地址变更无法寄达,王曦他们为每位顾客准备了联络卡,详尽地记录下了信件返还的地址。新颖的创意、贴心的服务很快便吸引了一批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开业不久,几乎来逛798园区的八成年轻顾客都尝试了这种新奇的慢递服务。

这天,一位50多岁的阿姨在把邮件递给王曦的瞬间,又突然将手缩了回来,不无担心地问:“我要把这封信寄给15年后的自己,如果在此期间你们的慢递公司倒闭了怎么办,里面可是我的个人隐私呀!”她的话提醒了店内的一群顾客,大家都对此充满了疑虑。

顾客们的担心不无道理,如何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呢?王曦和两位搭档开始集思广益想对策。第二天,他们在店外的宣传黑板上郑重地写下了“准时投递承诺书”――我们深知这封信对您的重要性,一定会认真对待每一封邮件,顾客给了“蜗牛慢递”这份信任,我们就要用心守护它,将来即使公司不在了,我们也要履行承诺……同时还附上了他们三人的签字及身份证信息。

几个80后老板的真诚,很快便换回了顾客们的信任。一位身患癌症的台北老人,他担心自己不久于人世,无法亲眼看到外孙出世,便提笔给未出生的外孙写了一封信,希望信件能在孩子出世后寄出。收到这样一份特别的重托,工作人员不敢怠慢,将信件封好后保存在一个设计了密码的“重托箱”中,并通过老先生留下来的联系方式,随时与他的女儿保持联系。2008年6月,老先生的外孙出世,王曦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将信寄了出去,几天后,有幸尚在人世的老先生收到信件后感动得老泪纵横,他亲自写了一封感谢信,寄给千里之外的慢递邮局。

随着“蜗牛慢递”的口碑和知名度不断提高,开业两个月后,每天的收件量很快达到100多封,加上卖明信片、贺卡的收入,王曦他们每月的纯利润保持在万元以上!

开掘“慢商机”财富金矿

每一个到慢递邮局写信给未来的人,都会留下一串动人的文字。讲起寄件人留下的故事,王曦如数家珍:一个失恋后有些想不开的地铁歌手,坐了30多站的地铁来到这里,用一封慢递信,“递走了自己的忧伤”;有人在明亮的秋天误入这里,便开始幻想,“如果可以,能不能把我投递到每一个秋天?”有一个从香港来到北京旅游的女孩,当看到这家小店时,从小就“一心想当邮差”的她差点哭出来。

一对署名“爱你的爸爸妈妈”的年轻夫妻,给未来的孩子写道:“亲爱的宝贝,虽然你现在还在妈妈肚子里,但是你的到来使爸爸妈妈非常幸福……明年的这个时候,让爸爸妈妈把你的小脸亲个够。”那么,到了2010年8月3日,这个出生的小宝宝,将收到人生中的第一张明信片。

一位在信封上写着2059年发信的周小姐说,这封信是她和刚结婚的老公,一起写给金婚时的彼此的,“那时的我们,应该是儿孙满堂了吧!当捧读起这封信时,一定会觉得每段回忆都在眼前,我跟老公可以慢慢地回味50年来的风风雨雨,多浪漫啊。”

慢递邮局开业至今,已经有8万多个“寄向遥远未来”的故事被装进信封,贴上邮票,然后托付在这里,等待着打开它们的那个特定日期的到来。已送出的邮件也高达万封,目的地则五花八门:云南丽江、台北信义街、香港九龙、美国的德伦萨小镇,还有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

去年年初,王曦索性成立了一个设计部,她与招聘来的两名美院毕业的大学生,专门负责开发明信片、卡片、玩偶等原创产品。并在店铺右侧的一块空间,放置了一个名为“原创空间”的货架,架子上全是蜗牛慢递的延伸商品。由于对“蜗牛”心存好感,爱乌及乌,这些时尚小东东还颇受顾客青睐呢!不仅如此,这家在北京乃至全国独树一帜的慢递邮局,还被中外游客们评为“798品牌游览项目”。

去年9月和11月,蜗牛慢递还先后在沈阳、太原和福州,成功发展了三个加盟店。目前他们正在与银行洽谈,准备以后把长期存放的信件放到银行的保险箱里。“不仅更安全,也能让客人拥有一份尊贵的感觉。”

当问及“蜗牛慢递”的成功秘诀时,王曦表示,慢递生意的火爆,正反映了都市人对粗粝生活的厌倦,对生活意义和品质的追求。“在这个快节奏的浮躁年代,人们太需要抚慰心灵的服务了。相对于潜力巨大的‘慢’商机而言,我们才刚刚撬动一个不起眼的小边角!”

责编/紫君

E-mail:

上一篇:徐娘变身80后,骗婚清华硕士只为自己疗伤 下一篇:何去何从,没有隐私的家我还能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