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电子胃镜的效果对比

时间:2022-10-05 03:21:07

单纯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电子胃镜的效果对比

[摘要] 目的 探讨单纯应用丙泊酚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静脉麻醉在无痛电子胃镜检查中对患者呼吸、循环的不同影响。 方法 将本院2009年8月~2010年3月300例接受无痛电子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辅助行胃镜检查,对照组采用单纯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辅助行胃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胃镜检查术前、术中、术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同时记录胃镜插入和检查完成时间、患者耐受程度,检查中是否有恶心、呕吐、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术后患者完全清醒后询问其对胃镜检查的记忆缺失及感受等情况。 结果 两组术中SBP、DBP、HR比较无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胃镜检查后患者恶心、呕吐、呃逆等不适明显减少,患者检查依从性较好。 结论 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镇静、镇痛效果优于单纯应用丙泊酚,且无明显增加抑制呼吸、循环的副作用。

[关键词] 丙泊酚;芬太尼;电子胃镜;麻醉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a)-0088-03

胃镜检查是常用的上消化道检查方式之一,但在其操作时,常因刺激引起患者咽喉部不适及恶心、呕吐,诱发呛咳,甚至躁动等不良反应,甚至出现心血管意外,尤其对于老年患者风险更大。近年来要求在监护镇静与全身麻醉下实施胃镜检查与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多,无痛电子胃镜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在操作时患者依从性较好,操作时间明显缩短。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无痛电子胃镜检查的物为丙泊酚[1]。大量文献报道,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术前麻醉可明显降低患者术中呼吸抑制及术后恶心、呕吐不适的发生[2-3],但对术中、术后循环系统的影响无明显增加[4]。本院从2009年8月起在无痛胃镜检查中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复合麻醉,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2010年3月在本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300例,年龄20~75岁,平均(41.6±2.3)岁,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术前两组患者均行血常规、凝血四项、心电图、X线胸片等常规检查,排除凝血功能异常,心、 肝、肾功能不全, 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2 器械

所有病例均采用OLYMPUS GIF-XQ260型前视式上消化道电子胃镜,镜身全长:1350 mm,有效长度:1030 mm,先端部外径:9.0 mm,钳子管道内径:2.8 mm,视野角度140°(0°直观),观察景深度3~100 mm,插入部外径9.0 mm,弯曲部弯曲角度为上210°、下90°、左右各100°,最短可视距离3 mm。采用便携式多参数监护仪(产品型号:PM28000Exp ress)。

1.3 方法

术前患者禁食6 h,禁水2 h,24 h监测生命体征,取左侧卧位,开放右前臂静脉,以1~2 L/min流量经鼻导管持续给氧,嘱患者咬住口圈,不要吐出。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首剂用量50~80 mg,总剂量80~170 mg,注射后保持患者自主呼吸,待镇静程度达3、4级时开始胃镜检查。

观察组患者胃镜置入前静脉推注入芬太尼0.5 μg/kg,3 min后静脉推注丙泊酚1.5~2 mg/kg,待患者镇静程度达3、4级时开始胃镜检查[1]。检查过程中必要时酌情静脉分次追加丙泊酚1 mg/kg。镇静程度参照Ramsay分级法[1]:0级:清醒。1级:困倦但反应好。2级:入睡易唤醒。3级:入睡、唤醒困难,睫毛反射存在。4级:入睡、睫毛反射消失。

1.4 临床观察指标

观测胃镜检查术前、术中、术后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胃镜插入平均时间和检查完成平均时间、观察检查中患者对其耐受程度及是否有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呛咳、躁动),术后待患者完全清醒后询问其对胃镜检查的记忆及感受,观察有无由物产生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经采用SPSS 10. 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胃镜检查前、中、后SBP、DBP、HR、SPO2的变化

与胃镜检查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检查中SBP、DBP、HR均有一过性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pO2均无明显变化。但两组患者检查中SBP、DBP、HR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胃镜插入平均时间和检查完成平均时间比较

对照组和实验组胃镜插入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检查平均完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胃镜检查的反应、感受、成功情况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术中呛咳、躁动,术后恶心、呃逆等不良反应显著减少,患者依从性较好,患者对无痛胃镜检查过程满意,对检查过程不能回忆,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查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9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所有患者均无未发生意外事件,见表3。

3 讨论

随着科技的进步,内镜技术不断发展,胃镜在上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中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大多数人常常对普通胃镜在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不适感难以忍受,如恶心、呕吐。无痛胃镜检查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与舒适感,完全消除了因不适而躁动对检查操作的影响;同时在操作中对患者生命体征可密切监测,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和及时地处理,提高患者内镜检查安全性[5]。丙泊酚是一种起效快、复苏快的短效,镇静时患者感到舒适、镇静深度容易控制,广泛用于侵入性检查或临床短小手术的麻醉[6]。丙泊酚对循环和呼吸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其机理与丙泊酚降低外周阻力和直接抑制心肌及对心血管神经反射抑制作用有关[7-8]。芬太尼具有起效快、镇痛作用强且心血管状态稳定的特点,是当前临床麻醉中最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丙泊酚联合应用芬太尼静脉麻醉可增强其镇痛作用,增强麻醉效果,同时可减少丙泊酚用量的1/3而达到满意效果[9]。行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应由有临床经验的麻醉医师,预防并发症及意外情况的发生,同时配备必要的抢救药品及物品,包括气管插管的准备。检查结束后应留院观察30 min,术后2 h内必须有人陪同,当天严禁自己骑车、开车或操作重型机器。

综上所述,丙泊酚和芬太尼两药联合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无痛苦回忆、舒适度高,可提高诊断准确性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Wengrower D,Gozal D,Gozal Y. Complicated endoscopic pediatric procedures using deep sedation and general anesthesia are safe in the endoscopy suite[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J,2004,39(3):283-286.

[2] Cechvala,M. Sedative preference of families for lumbar punctures in children with acute leukemia: propofol alone or propofol and fentanyl[J]. J Pediatr Hematol Oncol,2008,30(2):142-147.

[3] 张艺凤,卢荣军.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辅助胃镜检查的临床分析[J]. 吉林医学,2011,32(11):2150-2151.

[4] 关丽,马宁. 丙泊酚伍用芬太尼应用于无痛胃镜的临床分析[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33(6):666-668.

[5] 孙建明,罗世凯,赵旭林,等. 镇静监护技术在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中的应用[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5):388.

[6]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 现代麻醉学[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12-4817.

[7] 曲俊芳. 异丙酚麻醉诱导对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6):33-34.

[8] 龚志毅. 静脉丙泊酚[J]. 当代医学,2000,6(7):11-13.

[9] 闫文浩,白洁,李媛. 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麻醉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2):1039.

(收稿日期:2013-01-31 本文编辑:袁 成)

上一篇:注射用蛇毒血凝酶致纤维蛋白溶解症1例 下一篇:头颅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临床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