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烫熨疗法治疗胃脘痛的护理分析

时间:2022-10-05 03:11:31

中药烫熨疗法治疗胃脘痛的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 寻求中药药包烫熨外治胃炎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00例应用中药药包烫熨治疗胃炎疼痛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2次/日,疗程15天。同时给予常规药物口服。结果 100例患者疼痛症状均减轻或消失,有效率100%。结论 规范、有效的护理是中药烫熨外治胃炎疼痛止痛的重要因素,在临床医疗中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医熨烫疗法;胃炎;疼痛

胃炎通常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如何有效减轻病症是临床护理的主要目标。中药热熨法是应用一些中草药和适当的辅料经加热后再用布袋装好,热敷于身体患处或腧穴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热力及药物本身的作用发挥疏通经络,温中散寒,畅通气机,解痉止痛,调节脏腑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本科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对100例胃脘痛患者采用中药热熨法辅助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患者均经上消化道钡透或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即中医为胃脘痛症,排除标准:消化道溃疡、胃癌、肝胆胰腺及肠道疾病等所致腹痛;腹部的皮肤有破损或者溃烂的患者;未确诊的、不明原因的腹部疼痛患者;不接受中药熨烫治疗方法的患者。

100例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54例;年龄17-63岁,病程2周―5年不等。

1.2方法 所有患者依据病情给予抑酸、健胃、保护胃粘膜等相应用药。在此基础上辅予中药热熨法,将艾叶30 g,桂枝30 g,当归10 g,藿香10 g,花椒20 g,细辛10 g,香附10 g。放入铁锅内加入适量水至药物浸湿,加入盐200 g翻炒至温度60 ℃-70 ℃装入布袋,用细绳子扎紧袋口,再装入另一袋中扎紧袋口,放置患处,来回往返或旋转,当药袋温度降至40 ℃时,将药袋热敷于患处,以患者感到温热而不烫伤皮肤为宜。每日2次,每次30 分钟,15 天为1个疗程。

1.3疗效评判标准经过 根据VAS法,对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进行评判:0度疼痛:痛与治疗前相比,没有任何的缓解;1度疼痛:患者的疼痛有轻度的缓解,仍然需要进行止痛治疗;2度疼痛:患者的疼痛有比较明显的缓解,基本上可以正常的生活;3度疼痛:患者的疼痛有明显的缓解,可以保证正常的生活;4度疼痛:患者的疼痛感消失。总有效率=(1度疼痛+2度疼痛+3度疼痛+4度疼痛)/本组的患者总数×100%[2] 。

2中医护理 (1)注意保暖,仅暴露治疗部位,必要时屏风遮挡,保护患者不受凉或感冒,操作宜动作轻柔,使患者感觉舒适,一般认为正常皮肤的烧伤阈限为45 ℃左右。因此,在药袋温度最高时,药袋与患者接触时间应短,反复来回移动药袋,当药袋温度下降至40 ℃时,延长与皮肤接触时间,将药袋直接热敷于患处,以保证安全,又最大限度地发挥热的功效;(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治疗前详细评估患者状况,有出血倾向,患处皮肤有伤口,炎症及皮肤病忌用,以免引起出血和感染,保持病室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室温在18-20 ℃左右,保证患者充足睡眠,避免寒湿侵袭。(3) 饮食护理:本病常因饮食失调所致,而合理饮食是保证康复的主要环节,饮食应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以易消化温热为主。忌食油腻,辛辣刺激,生冷,坚硬不易消化的食品,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常。中药宜温服,可多食牛奶,瘦肉,豆制品及新鲜蔬菜。指导患者保持心情开朗,生活有规律,以利于增进食欲,增强机体抵抗力。(4)心理护理:心理因素在治疗胃脘痛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主要的影响,可能通过改变内脏感觉功能而加强症状。其次,患者对热熨法不了解,易产生焦急或恐惧心理。因此,应给予精神安慰,细心做好解释工作,讲清治疗的方法、作用、注意事项,使其自愿接受治疗,消除患者焦急和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结果 100例患者治疗后,4度疼痛者58例,3度疼痛者25例,2度疼痛者11例,1度疼痛者6例,0度疼痛者无,所有患者症状均减轻或消失,有效率100%。

4讨论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1],其中药熨法,是利用温热药力,将药性通过体表毛窍透入经络、血脉,从而达到温经通络、活血行气、散热止痛、祛瘀消肿等作用。本组研究通过药物配合使用,熨烫外治胃炎疼痛,使药性可以透过皮肤表层而进入血脉、经络,进而实现通络,起到了祛瘀止痛、活血行气的作用[4]。

疼痛是各种胃炎的主要症状,在我国由于卫生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使得部分胃炎疼痛病人难以到医院就诊,从而影响生活质量。中医护理操作灵活多样,这些技术操作具有使用器具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见效快的特点,目前已在世界100多个国家使用。中药熨法临床应用较广,特别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采取微波制备中药药熨袋,使该法具有操作简便、节时省力、安全实用、低耗、病人感觉舒适、易于接受等优点,近年来,我科将中药烫熨疗法治疗胃炎疼痛作为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进行推广运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孟春梅,张淑芳,王江涛.穴位贴敷治疗胃脘痛30例[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4):170.

[2] 黄志强,苏稼夫.针刺胃痛穴对60例急性单纯性胃炎即时镇痛效应观察[J].福建中医药,2010,41(2):33.

[3]张淑良.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进展[J].护理学杂志,1997,12(3):161-163.

[4] 翁维华. 美施康定治疗癌痛56 例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J ].内科,2009,4(6 ):1007-1008.

上一篇:过敏性休克对心血管系统的长远影响 下一篇:观察分析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