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未来智慧之城

时间:2022-10-05 01:50:43

催生未来智慧之城

2015年12月12日,中国智慧城市大数据重庆运营中心挂牌成立。

什么是“智慧城市”?

一是居民生活有“智慧”;二是城市信息基础平台和城市管理有“智能”。

党的十以来,重庆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势头迅猛,整座城市正变得越来越有“智慧”。

通信设施

为智慧城市“奠基”

“下载一部2G大小的电影,只需27秒!”

2015年8月3日,重庆电信“天翼4G+”手机上市,令“尝鲜”的顾客们惊叹不已。

一个多月后,大渡口区茄子溪街道,工作人员将最后一批铜缆更换为光纤,在主城率先建成全光网络。

同年6月5日,重庆市城口县,“宽带中国,光网城口”工程竣工总结会现场。

城口县副县长汪天举等地方领导与重庆电信城口分公司领导一道,共同见证了城口成为全市首个全光网区县。

“下一步,我县将运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全力提升信息资源共享服务能力。”该县相关领导表示。

“光网城口”的建成,只是重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

作为智慧城市的硬件基础,信息基础设施对智慧城市建设至关重要。

对此,重庆是如何谋划的?

首先,大力建设网络信息基础设施。

包括三方面:建设一流城市光网,创建高速无线城市,构建国内通信枢纽。

同时,在大力建设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的前提下,推进信息共享基础设施。

也包括三方面:建成三大基础数据库,搭建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升级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

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主城、各区县城区及农村热点区域已实现4G网络全覆盖。

另外,重庆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也取得明显成效,各项网络指标均表现优异。

“2016年,我市通信行业还将通过新一轮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将重庆建成网络强市,为‘互联网+’及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市通信管理局相关人士说。

智能交通

让城市“联通”更高效

2016年1月11日下午,渝中区菜园坝立交桥下,一辆面包车与一辆出租车发生擦挂。

随即,两位司机争执不休,互相推卸责任。

这时,面包车司机的手机响了。

“这里是渝中区交巡警指挥中心!请你们把车辆挪至临时停车区,等候民警到场处理。”

“撤了现场还能划分责任吗?”面包车司机不愿动。

“擦挂过程已被远程视频记录下来,请迅速撤离现场。”

正犹豫间,“的哥”的电话也响了起来――说的是同样的内容。

这下,双方都服了,立即撤到了临停区域。

此时,距离事发仅仅一分半钟。

“要是换作以前,沿途早堵起一长串车辆了。”交巡警黄涛感叹。

渝中警方反应何以如此迅速?

原来,渝中区打造了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利用高清监控镜头,建立视频巡逻机制,增强对辖区道路交通状况的掌控能力。

放眼整个重庆,智能交通体系未来解决的不仅是市内拥堵,还会提升重庆市内外的互联互通能力。

按照《重庆市“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将推动全市交通运输数据的互联互通,提供出行路径规划等个性化服务,推进智能化交通监管新模式……

这样的变革,已经在局部发生。

如2016年“春运”,重庆高速集团的“高速路大数据”――哪些路段车流量较大,哪些时间段易拥堵,一张“大数据”表,让人一目了然。

智慧能源

助力城市绿色转型

一些写字楼的中央空调一开,就会有“嗡嗡”的噪音,想必上班族都很不爽吧。

对于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CBD的白领们,这个问题已经解决。

2015年9月,弹子石CBD集中供冷供热能源站投入运营,为周边80万平方米的建筑提供环保高效能源保障。

该集中供冷供热能源站,由水空调江水源热泵系统和三联供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组成,是全国首个将两个系统结合使用的能源站。

“三联供系统同时产生电能和热能,江水源热泵系统利用江水制冷制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热能源站经理李卫东说。

较之传统的中央空调,每提供40度电和一吨热水,这个能源站可以节约15.66元。

更可喜的是,节能将降低热岛效应。

据预测,夏季弹子石CBD环境温度有望比江对面的渝中区解放碑低两三度。

这个集中供冷供热能源站,正是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布局智慧能源的一个试点。

2015年9月27日,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公司董事长李华清表示,公司将大力发展LNG、分布式能源和智慧燃气新兴产业。

随后,在重庆市政府《重庆市“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对“互联网+”智慧能源作出了相应部署。

其中,包括“开展基于分布式能源的智慧能源园区、楼宇、用户示范试点”。

“在全市大力倡导发展智慧能源形势下,我们将更有信心,助力城市绿色转型。”重庆燃气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智能安防

平安城市添了“新管家”

2015年,重庆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250亿元。

不过,在人们越来越热衷旅游的同时,景区的安全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为此,重庆各区县面对安全问题挑战,借助“互联网+”,竞相打造智能安全系统。

涪陵区武陵山旅游区就是一个成功例子。

“景区平均每年在智能安防系统方面投入近200万元,对旅游区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监控及人员流动记录。”武陵山旅游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同样在涪陵,另一张护佑公共安全的“天网”也已织就。

2015年4月,全市首支图像侦查支队――涪陵区公安局图像侦查支队开始“全天当班”。

“这个月,我们图侦支队开始实施24小时滚动巡逻,对城区重点部位、主要街面开展实时视频巡查。”图侦支队支队长马文英说。

随后的近半年里,图侦支队主动发现、预防和制止案情、案件20起,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21条,破案52起。

未来,这样的智能“天网”将进一步覆盖全市。

2015年9月2日,重庆市政府《重庆市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2015―2020年)》。

方案中提到“完善立体化治安视频网络体系,升级社会安全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工程,提升公共安全社会保障水平”。

届时,智能安防,必将成为智慧城市的“安全管家”。

上一篇: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手机银行使用现状及优化策略 下一篇:试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