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初探

时间:2022-10-05 01:47:03

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初探

摘 要: 分析化学是高职院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以培养高级分析工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为达到这一目的,从整改教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融合技能竞赛和考证培训等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期更好地强化教学效果,并且培养出更具社会竞争力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 分析化学 教学改革

分析化学是高职院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专业性,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高校开展分析化学教学旨在使学生熟悉分析化学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技术,树立“量”的概念,培养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工作习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当前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培养新世纪综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高职教育以培养高层次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突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紧密结合。因此,高职院校要提高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性之一是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应增强针对性、实用性。高职教育的以上特征和人才培养质量观都要求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实用性。本着以能力为主体,所学知识、技术(技能)具有岗位针对性,对本专业岗位群的工作要求是实用的,同时教学内容与企业、社会现状基本相符,能学以致用,并能更好地为培养职业能力服务的原则。因此,在选择教材、确定教学内容时,应遵循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浅显性四大原则。

但是,传统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模式相对僵化,缺乏创新精神,追求数量,忽视质量,往往讲求面面俱到,新旧不分、轻重不分。学生学习被动、盲从,缺乏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比较严重,偏重形式,轻视效果。实验做得不少,但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往往没能得到很好的巩固和提高。所以,学生进入生产单位以后还要重新加以培训。

鉴于以上情况,我认为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合理整改教材,理论教学采用分段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理论教学,讲求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解,面面俱到,分散了教学学时。往往导致轻重不分,重点内容不够突出,难点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并且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较严重,往往到了生产单位还要重新进行学习和培训才能上岗。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对理论教材进行了合理整改,把内容划分为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及重量分析法五个主要的部分,并采用分段式教学模式,集中学时解决这五个主要问题。其中,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酸碱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作为重点内容加以讲解,以求为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高职院校的教育重点,是培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的合格毕业生,以适应未来工作环境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这种要求不仅仅意味着在课时安排上做到理论课与实验课1:1的学时比例,更要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

高职院校的学情具有比较明显的特点:大多数学生理论知识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理性思维能力相对弱一些,而感性认知能力相对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这个特点,提倡反复性训练,保证熟练程度,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要求少而精,实用性强,加强专业素质的提高和习惯的养成。

之所以提出新的教学方式,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思路不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讲完理论做实验,实验做完一次就结束。但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要学生在一次理论讲解和一次实验练习之后,就掌握所有的理论原理、操作流程、基本操作手法、注意事项及数据处理方法,难度是比较大的。很多学生在这仅有的一次实验操作练习中,只是机械地按照实验指导进行操作,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实验做完之后,实践水平并未得到太大提高,并没有达到通过实验练习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再遇到类似的实验项目,仍然不会解决。进行反复训练,顾名思义就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实验项目,进行多次的重复性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对操作过程进行强化,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步骤,提高基本操作技能。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更能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在遇到类似实验时,能够做到触类旁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除此之外,利用好综合实训的时间,与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更多样的实验实训项目练习,反复性训练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融入

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仅仅是依照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和训练,很显然是不够的。为了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将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有机融合到实践教学环节中,显得极为重要。这样做不仅能够让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能够做到与社会需求对接,提高日后学生就业时的社会竞争力。

以往的专业课成绩考核多是以笔试为主,考核过程中难免偏重于理论内容的考查,即使有实验内容的考核,也很难体现出学生动手能力的高低。所以,为了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在日常考核过程中也引入技能竞赛和技能鉴定的考核标准,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为技能竞赛和考证的辅导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将技能鉴定考证的方式引入日常训练和专业成绩考核中,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的工作习惯,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张英,杨剑,罗大为.以企业岗位需求为核心的高职分析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3,40(13):254-255.

[3]陈海燕.高职分析化学课程改革初探[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5):40-42.

[4]李会,霍宁波.高职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0,7(1):10-12.

该项目为2014年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院级教研课题一般项目“高职院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LDY20140205)

上一篇:元认知策略在英语专业听力课堂中的运用 下一篇:运用新媒体促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