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路”的语义演化与语用特点

时间:2022-10-05 01:38:30

作者简介:陈瑞娜(1989.3-),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南省,学历:2012级中国语言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伊犁师范学院,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摘 要:拟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探讨“上路”的语义演化,并尝试结合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理论进行分析,得出现代汉语“上路”的语用特点,以期语言交流更加得体,以期能够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教学提供些微参考。

关键词:“上路”;意象图式;语用特点

在维吾尔语中,存在“上路”这个表达,意思仅仅是“起程、动身”。

根据《汉语大词典》,“上路”有三个义项,第一个是“起程、动身”,第二个是“迷信说法,人死魂归阴府,因亦称死亡为‘上路’”,第三个是“指事情走上轨道,有秩序地开展”。[1]

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有1296条包含“上路”的语料,疑问句极少,仅有18条。根据句中环境,受话人可以准确解码“上路”的含义,如:

(1)人们能开这些心里没底的“轿车”上路吗?

(2)你好一点了没?可以上路了吗?

“上路”均解码为“起程、动身”,不会被解码为“死亡”。

(3)为什么要死呢,这蠢材?他有什么必要,一定要在别人料不到的时候上路呢?

“上路”解码为“死亡”。

(4)修炼的功夫为什么不上路呢?是因为见地不够圆满,加上行愿不够。

“上路”解码为“事情走上轨道”。

“你什么时候上路?”与询问某人何时死亡的句式非常接近,单单根据句中环境,“上路”可以解码为“起程、动身”,也可以解码为“死亡”。若被受话人解码为“死亡”,这句话违反礼貌原则,影响交际。

笔者对伊犁师范学院10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些学生是随机选取的大学二年级的51名民族学生和51名汉族学生。调查结果如下:

51名民族学生使用“你什么时候上路?”询问别人何时离开的有14人,使用“你已经上路了吗?”询问别人是否已经在路上的有30人。而在51名汉族学生中,分别是1人和3人。

在开放式问题“您认为‘上路’的意思是什么?”中,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回答存在明显差异。仅有两名民族学生写出了“上路”具有“死亡”之义;汉族学生有27名写出了“死亡、人死后入葬、带有贬义色彩”等相关含义。

通过调查,极少的民族学生知道“上路”具有“死亡”之义;汉族学生虽然绝大部分知道,但部分学生认为其带有贬义色彩。针对民族学生对“上路”的误用和部分汉族学生的误解,有必要对“上路”的语义演化和语用特点进行考究。

通过查找文献,目前暂缺对“上路”的语义演化和语用特点进行研究的文章。本文拟从历时和共时层面探讨其语义演化,并结合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理论进行分析,以期语言交流更加得体,以期能够填补学术上对“上路”研究的空白。

一、“上路”的语义演化

根据《汉语大字典》,“上路”中“上”的含义是“往;去”,[2]“路”的含义是“道路”[3],据此“上路”的本意是“往路上走”。

1.“上”与“路”的语义演化历史

《说文解字》:“上,高也。”本义为“位置在高处”。

据《常用字引申义辞典》,“上”的引申义有五个,第一个是“登”。从由低处往高处去的行为方式出发,便从本义引申为“登”。

第二个是“等级或质量高”。等级或质量高的物品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与本义“位置在高处”相通,于是引申为此义。

第三个是“尊长、皇帝”。

第四个是“时间或次第在前”。此引申义与本义“位置在高处”有相通之处,演变过程符合从物理空间到时间域的认知难度递增原则。

第五个是“进献”。

据《汉语常用字古今义对比字典》,“上”的古义“登上”对应的今义是“由甲处到乙处”,如:

2.“上路”词汇化过程中的语义指向变化

根据对国家语委汉语语料库的考察,“上”与“路”的连用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如:

(5)景公上路寝,闻哭声,曰:“吾若闻哭声,何为者也?”(《晏子春秋》)

“景公上路寝”的意思是“齐景公出行到晚上在路旁休息”。

从汉代起,“上”和“路”共现的数量开始有所增多,开始有了“起程、动身”之义,在各个时期也多表达为此义,尤其是元明时期。如:

(6)游曲台,临上路,不如朝夕之池。(《汉书》)

“路”是“道路”之义。

(7)于是狼狈上路,虑见追,行至寻阳,喜曰:“今始免矣!”(《宋书》)

“上路”表示“死亡”之义的语料较少。

3.“上路”语义指向变化的认知解释

Verspoor(1995)及Smith(1999)等认为语义的变化遵循一定的意象图式结构。“意象图式”由认知语义学家莱考夫(G.Lakoff)和约翰孙(M.Johnson)提出。他们认为,体验经验在概念系统内产生意象图式。人无时不处在各种活动中,在活动中产生体验经验,依此在大脑中建立相应的意象图式。

人们在“沿着一条路径到达终点”的活动中获得了“上路”的体验经验,在大脑中建立了“上路”的意象图式――“始源――路径――终点”,这种意象图式称之为路径图式。作为一种认知方式,路径图式为“上路”的隐喻映射提供了具体的基础,映射的结果就是人们可以凭借此具体的过程来理解抽象的过程。

基于路径图示,通过隐喻映射,“上路”用于指称“死亡”。这一语义指向特性决定了“上路”在语用上的特点。

二、“上路”的语用特点

学习一门语言本体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培养该语言的语用能力。从语义学的角度,民族学生使用“上路”询问别人何时离开,表达准确,能够达到交际目的;但从语用学角度,若不了解汉语词语“上路”的三个义项,使用不当,则可能会冒犯受话人,影响交际。

1.遵循礼貌原则

“上路”其中一个义项是“死亡”,为避免威胁受话人的面子,使用时需遵循礼貌原则。Leech(1983)提出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得体准则要求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尽量少让别人受损,尽量多使别人受益。“你什么时候上路?”中的“上路”可以被受话人解码为“死亡”,受话人受损,违反得体准则。

2.顺应语境

语用学家Verschueren认为语言使用是使用者根据交际语境的需要不断选择语言手段,以达到交际意图的过程。

谈论“死亡、出殡”等事情,语言选择需与语境顺应。若直接表达,话语刺耳、无礼;若使用其它话语代替,则含蓄、有礼。“上路”委婉表达“死亡”,是用较含蓄的话语表达有所避讳的事情。

三、结语

本文考察了“上路”的语义演变过程,分析了语用功能和语用特点。为使言语交流更加得体、顺畅,在单纯的语言教学中,需积极培养语言的语用能力。(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M].陕西: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291

[2]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6

上一篇:让感恩之花灿烂开放 下一篇:论“社会无意识”语境下马克思与弗洛伊德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