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江滨公园及市政广场景观设计

时间:2022-10-04 11:15:18

罗定江滨公园及市政广场景观设计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罗定江滨公园及市政广场的景观设计,探讨城市新区核心开放空间景观的地域认知与活动空间设计问题。罗定江滨公园及市政广场的景观设计在充分理解场地条件和可利用景观资源的基础上对市民广场、半岛酒店、休闲游憩地、儿童乐园、生态湿地等关键景观进行空间塑造。

关键词:滨水空间;市政广场;生态湿地;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3-0000-00

收稿日期:2013-04-02

修回日期:2013-05-06

Abstract : Through case study of riverside park and Municipal Square project in luoding c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about how to rebuilt sense of the new city open space, and what kind of activities are needed in such a place. Based on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site conditions and landscape resources, civil sqaure ,hotel ,leisure areas , kids playground and ecological Wetland is well organized into this project, and dynamic space and statical space are both taken place.

Key words:Waterfront open space;Municipal Square;Ecological wetland;Landscape design

引言

“滨水地区开发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是人们逃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疆界的机会”。这是查尔斯・摩尔对城市滨水地区的一个概述,滨水地区是城市寻找发展新动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目前,滨水区开发正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一个热点课题,这个课题在罗定这个南江文化之乡显得尤为重要。

1 项目背景

本项目位于广东省云浮罗定市的东北部,南段的泷洲国际生态社区,是间于现有三桥和四桥间的2.9 km长滨水带,约24万。罗定泷洲江滨公园作为新区建设的“桥头堡”,是未来新区的形象展示,充分利用山―城―水的风水格局,带动整个片区的发展,有利于建设宜居城市。

历史上的南江是海陆丝绸之路的重要对接通道,也是罗定人西上梧州,东下肇庆、广州的交通要道,同时也是西江流域通往高州地区的交通走廊。它具有丰富的人文遗产。

随着城市的演变,现今南江流经罗定城区水系全长约7 km,江面宽120~200 m,由于历史原因南江两岸和北侧一直处于城市发展的边缘地带。罗定现在的发展中心位于南江南侧,主要以商业、居住区为主。城市开放空间规模较小,远远不能满足全市市民休闲的需求。开放空间大多年代久远、质量较差,且分布较为分散。南江南岸沿岸开放空间虽有过部分改造,但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综合功能配套设施,价值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1.1 罗定城市开放空间存在问题

1.1.1 开放空间缺乏系统性 罗定城区各个开放空间较分散,尚未形成系统来满足生态环境和市民休闲的需求。代表城市形象的重要景点孤立且缺乏规模,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城市印象。应该借助此次开发南江北岸的契机,提升“南江文化之乡”滨水城市的整体气质(图1)。

1.1.2 开放空间形象的趋同性 罗定城区多数规模较大的开放空间形象未够鲜明,功能特点不够突出,导致开放空间总体雷同,如文化广场、体育馆前广场、全民健身广场等主要用于集会活动和体育健身,远远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的休闲体验需求。

1.1.3 公共空间人性化尺度弱 罗定城市现有规模较大的绿地、广场的主要空间可形容为空旷,如文化广场、体育馆前广场、全民健身广场,仅考虑群体展示活动而未考虑个体或休闲散客的游憩需要,缺乏氛围和配套设施,需要进一步创造中小尺度空间。

1.1.4 土地功能的互动性少 在不影响公园公共性和开放发挥的前提下,可借鉴国内外的城市公园打造综合功能,从而提升场地及周边的土地社会价值。现有罗定市区缺少此类规划策略,应努力实现新区的各开放空间与周边的用地功能形成更强的互动关系。

2 策略

本项目以“幸福罗定,活力南江”为规划主题。以打造罗定城市发展新核心,树立整体城市新名片为目标。

2.1激发参与性策略

打造一个优质的城市滨水休闲带,吸引市民走向水岸,激活生态河滨走廊。提供多样的可参与活动项目,提升市民户外生活品质;充分考虑公园设施,为市民提供便利,建立完整的公园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新区的综合环境价值。

2.2加强生态性策略

保持自然河流状态,创造优质宜居生态环境,打造具有生命力的生态型滨水景观。充分利用河岸的临水优势,设置多样的公共开放空间,使生态环境与公共服务的价值最大化;运用大量乡土物种保护和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结合湿地的运用,净化河流的水质。

3 景观设计方法

总体设计可概括为:一心(新区市政府核心)、二脉(山与水相依的天然景观生态龙脉)、三桥(与旧城区连接的三条纽带:三桥、四桥和两桥间的步行桥)、五区(市民广场区、半岛酒店区、休闲游憩区、儿童游乐区、生态湿地区)。(图2)

引进一个完整的慢行系统对接城市现有绿道环线,贯穿滨河休闲带各节点,提倡生态环保的生活方式。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与绿道慢行系统结合,提升公园人气。游船码头的设置,为打造未来连通文塔―湿地公园的7 km南江城市景观带水上游览观光预留空间(图3)。

3.1市民广场区

政府大楼前的市政广场是新区建设的“桥头堡”,同时又是核心的开放空间。在当今中国,这种性质的广场几乎每个城市都可以见到,这些广场以及周围的市政建筑一起构成城市的标志性场所。

设计空间格局灵感来源于罗定城市的大地肌理,体现地域景观与历史的延续,实现了展示空间与休闲空间的转换,成为多种功能的载体,也融合了城市山水格局的设计理念(图4)。通过简洁的大草坪、仪式感的树阵、序列的灯柱、水景等一系列景观设计元素打造出大气而亲民的政府大楼形象,展现出对未来经济繁荣的美好愿望与自信(图5)。同时,灵活的活动空间兼顾形象展示与各空间尺度的过渡,人性化的硬质小型弹性活动空间方便市民开展更加舒适的交流聚会活动(图6~8)。

3.2半岛酒店区

通过高差的处理提升酒店区防洪安全度,同时与公园公共开放空间相隔离,保证酒店尊贵的私密性;大型凤凰木Delonix regia群落打造了尊贵的“凤凰半岛”绿色形象,为后期的酒店开发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氛围,也突显了整个江湾畔的个性。

3.3休闲游憩区

由于场地的限制,通过线性的慢行步道、竹林(Sinobambusa tootsik)和草坪(Cynodon dactylon)空地的结合,为市民创造一个舒适怡人的休闲游憩空间,根据有利的光照角度来布局阳光草坪和停憩点,合理安排区域活动的动静分区,与儿童乐园区形成对比。

3.4儿童乐园区

作为江北新区先行开发的江滨公园,创建性地建设粤西第一个综合体验式的儿童休闲活动空间,以此弥补罗定市城区此类开放空间的欠缺,利用便利的交通吸引城中市民,提高使用性,特别是提高非节假日公园的人气(图9)。

3.5生态湿地区

新区最主要的优势是生态环境,其中城市母亲河――南江的水质尤为重要。除了主要依靠政府对城市生产生活污水垃圾的严格管理外,本案中设计的湿地系统保存了基地本身的特质,并起到蓄水和泄洪作用。通过建立生态岛减缓水体流速,经过湿地系统过滤达到辅助净化的目的。大量运用乡土物种以防护河堤,在滨江地带形成了多样化的生态系统,营造最具当地乡土特色的野趣种植群落。通过生态保护、生态演示、生态体验等多种形式对生态湿地进行系统的利用,打造生物多样性的科普体验式湿地公园(图10)。

4 总结

罗定泷洲国际生态江滨公园设计,尊重场地原有的山水龙脉格局。注重生态与开发的平衡,激活南,形成生态河滨走廊。为周边地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公园设计强化基地边界与城市的融合,旨在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开放空间,提升周边区域的环境价值,焕发南江生态魅力(图11)。

参考文献

[1]张庭伟,冯晖,彭治权,等. 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M].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40- 66.

[2]刘滨谊. 中国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丛书――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10 30.

[3]保继刚,刘雪梅. 房地产开发主导下城市滨水区更新的反思[J].规划师,2005 (5) : 107 110.

[4]焦胜,曾光明,何理,等. 城市滨水区复合开发模式研究[J]. 经济地理,2003 ( 3) :398 401.

作者简介:

黄俊江(1975- ),广东饶平人

园艺硕士,从事城市景观规划设计

E-mail:

上一篇:浅谈清辉园花台 下一篇:苏州古典园林“朴素生态观”理论与实践探索